APP下载

链接现实,让中职语文教学皈依于生活

2016-05-30丁玲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中职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它巧妙的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这真实世界。学生依靠语文课堂学习固然能学到一些知识,但并不能完全掌握,要知道,生活中出现的语文现象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因此,在如今的中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联性,使语文的学习更加轻松、更加全面。

一、活化现实生活,为中职语文教学服务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大多数教师对文言文的讲解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对照书本,重点讲解字词的翻译。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若活化文言文教学,把生活经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则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优化教学质量。文言文蕴含当时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对当今的影响仍日久弥新。以《过秦论》的讲解为例,除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文言知识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告诫学生以史为鉴,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联系到我国当前状态,虽快速发展,跻身强国之列,但仍需巩固加强,不断进步,切莫向秦国那样不可一世,而最终自食恶果。从小的方面来讲,可以联系到每一个学生,提醒他们应该时刻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因此,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有教师的悉心指导,更要让学生积极动脑,指引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思考,领悟语文的生活意义。这样,中职语文教学就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改革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模式常常呈现这样的情形:教师一个人站在讲台上讲课,黑板上写得密密麻麻,而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抄着黑板上的笔记,看似很认真,实则不然。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反而认为学习是一件被动、枯燥的事。因此,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基础,改革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活跃课堂,提升效率。如《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这则材料,教师让学生在课前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搜集有关职业道德的资料。在课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组织一场辩论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探讨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荷塘月色》一文,学生在学习时很难理解当时朱自清写下这篇文章的心境,于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并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亲身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三、模拟生活环境,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堂环境对教学的影响,被动而压抑的环境并不被学生所接受,他们希望在一种和谐美好、生活化的环境下学习,能够轻松愉悦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学习情境。以《雷雨》的教学为例,教师一反传统的教学形式,提议将这一节课改为话剧表演。然后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一组都选取一个组长,并要求每一组的组长根据组员的能力安排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正式上课时,每一组依次上台表演话剧,教师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塑造人物时虽有不足之处,但整体表现非常出色,体现出了他们的精诚合作与努力。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话剧《雷雨》中最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与体验,并从中学习话剧表演的方法。这种充满趣味和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学生更丰富、直观的生活经验,语文课程成为了新知识延伸和拓展的载体,使得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多方面的才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贴近学生生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中职学生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就业,因此中职阶段的教学应当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教学内容和目标也应做出相应调整,旨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同样如此。教师应当意识到中职语文课堂并不能只是传播理论知识的沉闷课堂,而应更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课堂延伸到各个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如将语文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与新知识相关的课件,要求课件制作符合简洁、美观、突出重点的要求,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又如在语文口语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销售的相关理论向同学介绍一款产品,并注意说话的态度和礼仪。同时,为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体验这个真实的社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实践性。实际上,加强语文课堂的实用性可以使其成为贴近学生生活、模拟就业情境的媒介,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更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为就业夯实基础。

总之,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完善教学模式,创设轻松、有效的教学环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丽芳.摭谈如何教中职生学语文[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07).

[2]周菊.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刍议[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3]潘雅萍.立足生活实际,促进中职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3,(07).

(丁玲玲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2233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中职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