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连类引譬引领写作教学

2016-05-30魏学娟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写作方法诗歌文章

连类引譬出自《列女·辩通传题序》:“惟若辩通,文辞可从,连类引譬,以投祸凶。”而将其应用在写作教学中,就是要引用与教学内容相类似的内容来指导学生写作。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直接或者间接的学习到了许多文章,而这些内容不但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与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好资源。

借用类似的文章连类引譬

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编排都是以单元为主要形式,其中在每一单元之后都有与本单元内容相近的写作训练,但是每一篇课文在取材、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却又各有千秋,而过多的方法有时反而让学生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来作为参照,其实学生选择哪一种都是合适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驾驭得了。因此在训练时,教师要注意选择本单元当中的一篇文章来进行重点分析。当然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选择那些学生容易接受的,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吃力。

例如学完了一个以“母爱”为主题的单元之后,让学生通过模仿本单元内容来仿写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在选择例文时要注意考虑选择与学生生活环境相类似,学生又能感受到的内容,这样通过分析,学生就明白该如何去选择材料,如何去构思,实际上学生也就掌握了此类作文的写作。当然这样的写作,学生在刚开始是处于模仿阶段,当学生对于此类作文的写作方法掌握的比较好之后,可以将几篇文章进行综合,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活用诗歌连类引譬

学生在写作时有了好的材料,明白如何去写,但是这未必能写出好的作文,关键要看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何,也就是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借助诗歌来连类引譬,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仿写一些诗歌中所描述的景象,在学生写作结束之后,再来对比一下自己写的内容与诗歌的原文,并让学生借用诗歌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在修改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弄明白诗歌中造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让学生修改,当然不是要按诗歌中的内容照搬,避免将作文写作写成诗歌的翻译稿,这样的写作训练对于学生反而是一种束缚。

巧用生活经验连类引譬

生活经验是学生写作的重要资源,而一些课文的选材有时往往与学生的经验有相似之处,如果教师能将学生经验与课文内容进行连类引譬,不但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会让学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例如在学习完一篇以“人与人”为主题文章之后,虽然没有写作训练,但是教师可以对于教材的写作训练适当的进行调整,让学生写一篇突出“人与人”的文章,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一写自己与同学的交往,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见闻,只要学生打开了的思路,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建立了联系,学生可以选择的内容是很多的。

引用网络内容连类引譬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许多学生认识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且在网络中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可以连类引譬,由于网络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写作,而且许多学生对于网络中的内容比较喜欢,爱去仿写,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点,让网络来帮助写作,但是网络中的内容良莠不齐,到底哪些内容能帮助学生写作,这就需要教师去认真的考虑,向学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之后,让学生来写一写与网络内容相近的内容,并抽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而教师更要做好指导,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网络中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当然,让学生通过“触网”来提升写作,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及相关的设备。

联系旧知识连类引譬

对于一些旧的知识,随着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以及阅历的加深,这些内容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学生完全遗忘,如果有一个刺激,学生还是可以回忆起来的。通过回忆旧知识连类引譬,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到完全不同的角度。例如教师让学生去写一篇自己对于语文学习看法的作文,学生不知如何入手,教师出示了《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赞美自己国家语言的句子,并让学生来读一读,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如何去写了。有的学生还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了开篇,写作效果非常好。

总之,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连类引譬,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二要考虑运用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关键就在于如何去选择合适的内容,如果没有合适的内容连类引譬,反而成为束缚学生写作的枷锁,让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写,当然连类引譬的最终方法是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而不能一直停留于模仿上。

(魏学娟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 734023)

猜你喜欢

写作方法诗歌文章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诗歌岛·八面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