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6-05-30董志坤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榕树学情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应用知识的程度。如在45分钟里,甲让学生5分钟完成的某一学习任务,乙教的学生却要8分钟,我们就说甲的效率比乙高。课堂教学效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里只谈下面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先决因素

一个品德修养高的教师是热爱教育、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关心热爱学生的人,这虽与教学范畴无关,却能直接作用于课堂。因为不具备高尚品德的老师,学生必定会对他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学生还能愿意上他的语文课吗?比如魏书生老师一年有很长时间在外地讲学,但他所教的学生仍能在他走后自觉学习,完成他布置的作业,这就是德高望重的魏老师作用于学生的强大推动力。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人格效应”。

一个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应该具有牢固的专业基础和渊博的知识。教师知识厚,才能吃透教材,拓展知识,扩大教学视野,把讲授的内容“装载”在自己身上,再输送到学生头脑这部“放大器”进行“放大”。自然现象启示我们,只有落差大,水压才高,水压高,动能才大,教师的先决条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这里说的知识渊博,不单是书本的理论知识,还须具备对宇宙、世界、自然、社会生活都要有所了解的大语文观。语文与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拿教材中《项链》一文来说,如果你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不了解,不知道金钱在社会中的魔力,怎能分析好玛蒂尔德这个人物虚荣心的客观因素呢?新编教材中的科技小品、说明文等体裁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上升,试想,如果你对科技动态全然不知,对仿生学毫不了解,又怎能教好、讲好《斑纹》、《南州六月荔枝丹》、《眼睛与仿生学》这些课文呢?如果你不了解“朦胧诗”的有关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当代诗人舒婷的作品?所以,语文老师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这也是语文老师上好语文课的先决条件。

二、正确处理教情与学情的关系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先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不知学情,怎定教情!学生不接受的或难以接受的,又怎能是好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任何一厢情愿的教法,都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如笔者担任的两个班中,一个是较好班级,一个是普通班。在教学《故乡的榕树》一文时,先在较好班级授课,上课伊始,笔者问:“本文写的是故乡的榕树,但却从住所的榕树写起,这是为什么?不这样开头可以吗?”学生雀跃回答,有的说作者正是因为住所的两棵榕树才联想到故乡的榕树;有的说由故乡的榕树才引发出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又有的说作者正是借故乡榕树的景、事、人表达思旧怀乡之情,这样开头显得自然、合理……下一堂在普通班上,同教这一课在同一教学阶段问同一问题,学生却寂然无声,即使有回答的也不够准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呢?原来是学情不同,较好班级的学生基础好,认真通读课文,对课文钻研较透;而普通班的学生,基础差,学得粗,有的一遍课文也未看过,怎么谈得上理解呢?所以回答就不准确或根本回答不出来。当笔者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后,效果就不同了。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研究怎么教之前,就必须先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完整的教学应包括“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这两个发展流程。教情为学情而定,学情因教情而变,这就是课堂教学的辩证观。

三、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研究如何把知识点、能力点形成线、变成网,而整个过程又是从感性到理性、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近十几年来,很多名家创设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对语文教学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如钱梦龙的“三主回式法”等。有人把一堂课分为起(激发学生情)——承(知识联系、拓展)——转(知识的联系和嫁接)——合(知识的统一和综合治理)的模式。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应是完成目标的可行、有序过程。

比如笔者在教学散文《灯》一文时,整个教学内容作四步:第一步,扣紧《灯》的重点知识点——象征法,提纲挈领地处理课文;第二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运用象征法的类似课文;第三步,发阅读材料,练习、巩固、拓展象征手法的有关知识;第四步,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象征物,进行口头作文。这样安排,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从感性——理性的认知过程。不但让学生学到了“新知”,而且贯通了“旧知”,也拓展了知识,拓宽了思维,锻炼了能力,收到了快节奏、大容量的效果。

在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同时,要反对盲目机械地照搬、不顾学情的固定模式。任何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搞活课堂,也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除了要具备较高的品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外,备课时,还要考虑如何根据学情决定教情步骤,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优取胜的目的。

(董志坤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 221132)

猜你喜欢

榕树学情效率
榕树街121号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榕树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榕树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