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倡教学新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016-05-30孙秋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北国因材施教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不再固守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维而是越来越注重教学质量和课堂的实用性,笔者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一直在摸索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努力将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让学生真正地享受语文课堂,并将文学素养体现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一直秉承以下教学理念,立足理论,运用于实践,提倡教学新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提问式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一味的由教师精细备课、学生机械接受的传统备课方式不再符合新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让学生自觉地参与语文课堂就成为教师探索的重点。高中学生都渴望被重视,笔者会用激励的方式来表扬课堂积极发言的学生,对于课堂参与而言提问式教学相当重要,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每当笔者在黑板上面写出几个问题,学生就会发出好奇讨论的声音,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时,笔者便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师1:南方的秋天和北国的秋天有什么不一样?生1:文章指出,江南的秋天,草木凋的慢,空气来的润,只能感受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都赏玩不到十足,而北国的秋天,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让人回味不永。师2:北国的秋天有哪些景色让作者怀念?试着举例说明。生2: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色,潭柘寺的钟声。这些都是作者怀念的景物,到了秋天,这便是最美的风景。师3:文章哪一句话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生3: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是留得住的话,笔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诙谐幽默,直接表达了对故都秋的热爱,让人赞叹。《故都的秋》是一篇景物和人文融合的经典之作,通过提问式的方式,有效将课文的主体大意讲解清楚,既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教学,也能使学生很好地进行深层次理解。

二、因材施教,个性化课堂教学

我们提倡的新课改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因材施教一直被誉为高级教学方式,但是很多老师很难把控,毕竟学生个性差异不一,把握好这个度就显得特别困难,但这毕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所以值得老师不断探索。我们都知道学习语文知识相当重要,它对一个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积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高考大棒的指挥下,很多学生将大部分学习时间放在数学英语等科目上,而忽略了对语文学习的重视,这样更加要求教师寻找科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效率并让学生合理分配时间,而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其接受程度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笔者一般将学生分3组,每一组学生的水平差不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发挥所长,这样有利于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文言文《兰亭集序》一课,笔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分工明确,演示如下:从低到高分为A,B,C三组,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示范A组:负责全文生字词的注音、注释,给全文进行断句。清流激湍tuān(流势很急的水),流觞shāng(饮酒的杯子)曲水;断句为,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示范B组:负责找出全文写景的优美句子,并试着翻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大体意思是这里有高耸的山,陡峻的岭,也有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激流,映衬环绕在兰亭周围。示范C组:找出作者由美好景象感叹出的生死观,并加以解释。诗人的生死观是“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诗人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生命的长短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人们不能阻止生命的结束,警示自己在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通过因材施教,将不同层面的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研究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同时也要给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明白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材施教体现的是一种教学公平性,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力度,值得教学工作者进行探索和追求。

三、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是属语言类的学科,需要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将课本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凸显个人的人文素养。这就需要老师加以督促,经常给学生进行场景模拟的机会,在学习一些优美的课文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自己去用心感受。高中语文课本上还有很多富含哲理性的文章,如果能加以思考,便可以很好地指导现实生活,例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是马丁路德金渴望解放黑奴运动,争取平等自由的一次演讲,用演讲的方式带来力量,用语言的方式带来震撼,用语言的感染力震慑人心。那么结合现实生活,笔者也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的感想,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梦想,也可以是对社会的关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有力地表达,通过演讲的气势、风格和严谨的构思,首尾呼应,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孙秋桐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 125001)

猜你喜欢

北国因材施教教学质量
江南如今到北国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北国红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