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研究

2016-05-30冯嘉仪何沁霖冯志坚翁殊斐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果茶毛蕊粤北

冯嘉仪 何沁霖 冯志坚 翁殊斐

摘 要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Camellia L.)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及植物标本,对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共4个亚属、10组、48种,占中国山茶属种数的20.6%;在广东省分布广泛,多集中于北部山区;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50~1 800 m。

关键词 山茶属 ;地理分布 ;广东省

分类号 S685.14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3.004

Abstract The species of Camellia are mainly discovered in South China, Southwest China and Southeast China. Based on reviewing literature and herbarium specimen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amellia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48 species of Camellia exi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belonging to 4 subgenera and 10 sections, about 20.6% of total species of Camellia in China. Widely distribu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but mostly concentrated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especially in the area with the altitude ranging from 50 m to 1800 m.

Keywords Camellia ;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 Guangdong

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属于山茶科(Theaceae),分布于亚洲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中国以云南、广西、广东及四川为多[1]。山茶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具有花期长、形姿优美、花姿丰盈、叶色浓绿而具光泽等特点,受到全世界园林界的重视[2]。

山茶属植物分类以张宏达和闵天禄分类系统为例,山茶属约20 组,280种[3];闵天禄分类系统将山茶属划分为2个亚属,14 组,119 种,其中中国有18 组238 种,分别占世界组数和种数的90%和85%[4]。已有对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省的山茶属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报道[2,5-11],但目前针对广东省的还未见。笔者查阅《广东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文献资料,并查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标本馆(IBSC)和华南农业大学标本馆(CANT)馆藏山茶属植物标本,梳理和总结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1 广东省地貌概述

广东省地处华南地区,位于北纬20°09′~25°31′和东经109°45′~117°20′,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境内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地带性植被中,山茶科植物是常绿阔叶林的组成物种,特别是森林植被主要的灌木种类,从广东省沿海平原地区至粤北山区均有分布。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红色岩系地貌[12]。

2 广东省山茶属植物资源分布

广东省地形、土壤条件及适宜的亚热带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山茶属植物资源。山茶属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广东省各地均有分布。据《广东植物志》记载[13],广东省自然分布山茶属植物54种1变种。但该植物志于1991年出版,将海南行政区一并纳入广东省范围内[12],因此,本研究将仅在海南省分布的种类剔除,包括短蕊茶组的黄花短蕊茶(Camellia xanthochroma Feng et L.S.Xie)、细花短蕊茶(C. parviflora Merr.et Chun)、短蕊茶(C. brachyandra Chang)、抱茎短蕊茶(C. amplexifolia Merr.et Chun)、离蕊茶组的腺叶离蕊茶(C. puncipunctata Chun)、糙果茶组的硬叶糙果茶(C. gaudichaudii Sealy)和红皮糙果茶(C. crapnelliana Tutch.)。《广东植物志》中Camellia kwangtungensis Chang的中文名为广东山茶[13],《中国植物志》[1]中Camellia kwangtungensis Chang为秃茶组的广东秃茶。广东山茶的中文名已变更为香港红山茶(Camellia hongkongensis Seem.)[13]。长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Waldensae (Hu) Chang)在《中国植物志》中为香花茶(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var. waldensae (S. Y. Hu) Chang),《Flora of China》未见有这个变种的记载[1,14],暂时将其纳入统计之内。

广东省山茶属植物共48种1变种[1,13],采用张宏达分类系统,隶属于4个亚属、10组[3],组和种(含变种)分别占世界组数和种数的50%和17.5%,占中国组数和种数的55.6%和20.6%(表1)。

广东省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主要为原始山茶亚属、茶亚属、山茶亚属和后生山茶亚属。原始山茶亚属有古茶组(2种),分别于广东东部(大苞白山茶)和西部(大白山茶);茶亚属有离蕊茶组的亮叶离蕊茶(1种),于粤西地区分布;茶组(5种),在广东省内多为栽培种;秃茶组广东秃茶(1种),分布于粤北阳山;山茶亚属包括红山茶组(9种)、油茶组(2种)、糙果茶组(5种)和短柱茶组(4种),其中,山茶、以栽培种为主的南山茶和油茶在广东省境内广泛分布,连山红山茶、大果红山茶、石果红山茶、长蕊红山茶和多苞红山茶分布于粤北地区,尖萼红山茶分布于粤东地区,香港红山茶则分布于沿海地区,高州油茶则集中分布于粤西高州地区;后生山茶亚属包括了毛蕊茶组(8种)和连蕊茶组(11种),连蕊茶组主要分布于粤东至粤北,毛蕊茶组主要分布于粤中至粤北地区(表1)。

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在广东省的地理分布如图1。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在广东省境内分布广泛,但在广东各县市的分布差异很大,多集中在北部山区,其中乳源分布的种类数量最多,其次为乐昌、仁化、连山英德。

3 广东省山茶属植物地理分布规律

3.1 水平分布

广东省由南至北跨热带(雷州半岛)-南亚热带(全省大部分地区)-中亚热带(南岭山区),地形由南岭山地过渡为岭南丘陵,北部山区较多,南部较少[12]。由于广东全省雨量充沛,均为湿润区,东西方向上水分差异的影响不大。为了更深入研究水平分布的差异,将广东省山茶属植物划分为粤西、粤北、粤东和粤中4个分布区域[15]。

粤西以阳春、阳江、高要、封开为分布中心,包括信宜、德庆、罗定、高州、茂名等县市[15],有8种,包括古茶组的大白山茶,离蕊茶组的亮叶离蕊茶、茶组的秃房茶,红山茶组的多苞红山茶、油茶组的高州油茶、糙果茶组的阔柄糙果茶、多瓣糙果茶,连蕊茶组的半秃连蕊茶。

粤北分布以乐昌、乳源、连州、连山、阳山为中心[15],共13种,包括秃茶组的广东秃茶,红山茶组的连山红山茶、大果红山茶、石果红山茶,短柱茶组的钝叶短柱茶、短柱茶、窄叶短柱茶,毛蕊茶组的大萼毛蕊茶、棱果毛蕊茶,连蕊茶组的钟萼连蕊茶、披针叶连蕊茶、长尖连蕊茶、大萼连蕊茶。

粤中分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广州、珠海、清远、从化、博罗、深圳等[15],共4种,包括茶组的毛叶茶,糙果茶组的肖糙果茶、全缘糙果茶、毛蕊茶组的广东毛蕊茶。

粤东分布以惠东、大埔、五华为中心,包括和平、平远、饶平、河源、陆丰等县市[15],共4种,包括古茶组的大苞白山茶,红山茶组的尖萼红山茶;连蕊茶组的小石果连蕊茶、细叶连蕊茶(粤北仁化县也可见,多见于粤东)。

此外,还有一些跨区域分布的种类:粤中至粤北:3种,短柱茶组的落瓣短柱茶,毛蕊茶组的心叶毛蕊茶、杯萼毛蕊茶。粤东至粤北:4种,连蕊茶组的细叶连蕊茶、柃叶连蕊茶、细尖连蕊茶、尖连蕊茶。沿海分布:红山茶组的香港红山茶。

3.2 垂直分布

广东省从北到南地形有山地、丘陵、平原(含台地)3种类型,构成3个阶梯:高阶梯为粤北山区;中阶梯为粤中丘陵区;低阶梯为粤东南沿海台地、平原区[12]。结合山茶属植物标本的相关记录和广东省地形概况,得出山茶属植物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山茶属植物在广东省的垂直分布范围为50~1 800 m,集中分布地带的海拔高度为200~1 000 m。

其中集中分布地带(200~1 000 m)的种类共有15种,包括茶组的毛叶茶,红山茶组的长尾红山茶、连山红山茶、香港红山茶、尖萼红山茶和石果红山茶,糙果茶组的糙果茶,短柱茶组的钝叶短柱茶,毛蕊茶组的广东毛蕊茶、棱果毛蕊茶,连蕊茶组的半秃连蕊茶、披针叶连蕊茶、细叶连蕊茶、柃叶连蕊茶、贵州连蕊茶;分布范围低于集中分布地带(海拔高度小于200 m)的种类有3种,包括古茶组(山茶属中最为原始类群)的大白山茶和大苞白山茶,糙果茶组的肖糙果茶,这些种多分布在广东省沿海台地一带以及沿江河支流附近;分布范围高于集中分布地带(海拔高度大于1 000 m)的种类除了分布在高阶梯的粤北山区,还分布在低阶梯的粤东地区的部分高山上,有6种,包括秃茶组的广东秃茶,连蕊茶组的尖连蕊茶、细尖连蕊茶、钟萼连蕊茶,短柱茶组的短柱茶、落瓣短柱茶;还有一些种类的垂直分布范围较广、生态幅较广,在广东省不同地形区均有分布。海拔分布跨度较大的种类有16种,包括茶组的普洱茶、茶,红山茶组的大果红山茶、山茶、南山茶,油茶组的油茶,短柱茶组的短柱茶、落瓣短柱茶、窄叶短柱茶,毛蕊茶组的香港毛蕊茶、长尾毛蕊茶、柳叶毛蕊茶、心叶毛蕊茶,连蕊茶组的小石果连蕊茶、细尖连蕊茶和尖连蕊茶等植物。

4 小结

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在中国滇、桂、粤三省北回归线两侧,从现代山茶属分布中心看,它的起源中心与现代分布中心是重叠的,是典型的东亚起源属。其中原始山茶亚属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在其后的每一个系统发育阶段都能找到一些较为原始的种类,例如红山茶组的南山茶等[16]。广东省山茶属种质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已调查的山茶属植物种类中,山茶作为优良的木本观花植物,在公园中的配置形式多样,可营造立体复层植物景观,构建岭南园林植物景观,与园林建筑、小品、水景进行配置[17-19];红山茶组植物花色丰富,花期较长,观赏价值高,可供游人观赏,如石果红山茶,主干明显,抗污染能力强,可以作为城市的行道树,栽种于居住区、公园、工矿企业等的道路旁;连蕊茶组植物株性紧凑,花量大,耐修剪的种,可以开发成绿篱植物;叶片较小、花小的种,可以用来制作盆景[20];油茶为优质油料作物,可继续大力推广栽培;茶是中国传统的饮料之一,目前栽植面积较广,具有开发利用潜力。一些珍稀濒危种,如大苞白山茶,花观赏价值高,具有相对原始的形态特征,对研究山茶属的系统发育具重要的意义[21]。具有观赏性但尚未人工引种的种类,如石果红山茶和长尾毛蕊茶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在园林中推广和应用[22]。针对广东省山茶种质资源库建设,江运仁等[23]提出了山茶种质资源库建设思路、原则、方案的理论体系。苏志尧等[21]认为,应采取迁地保护和人工育苗造林措施,并利用广东省在山茶科研究和开发方面的优势,设立珍稀濒危山茶植物的保护和繁育中心,把中心办成科研、教育和迁地保存的种质园,发挥保护山茶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与为今后开发利用提供条件的双重作用。

随着栽培繁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山茶属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24],如应用在专类园、花灌木、盆栽、道路绿化、厂矿绿化[25]。为更好地推广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需充分利用广东省丰富的山茶属植物资源,深入挖掘乡土品种,选育适宜园林中应用的优良品种。

致 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植物标本馆(IBSC)和华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CANT)等单位的支持。感谢崔大方教授给予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九卷第三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李娅莉,张 健,潘远智,等. 四川省山茶属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J]. 西南园艺,2005,33(2):68-71.

[3] 张宏达. 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1:1-12.

[4] 闵天禄. 山茶属山茶组植物分类、分化和分布[J].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2):127-148.

[5] 王 君,周晓玲,刘海燕,等. 贵州山茶属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应用评价[J]. 贵州科学,2011,28(2):83-88.

[6] 刘应珍,邹天才. 贵州山茶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探讨[J]. 贵州科学,2008,26(2):75-81.

[7] 漆龙霖,吕芳德,李克瑞,等. 湖南山茶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利用的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1989(3):275-284.

[8] 田晔林. 湖南省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分类及园林应用研究[D]. 长沙:中南林学院,2001.

[9] 陈 睿,鲜小林,秦 帆,等. 四川观赏用山茶资源及景观应用研究[J]. 北方园艺,2012(11):97-101.

[10] 罗 强,刘建林,袁 颖,等. 攀西野生山茶属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J]. 中国林副特产,2008(3):67-69.

[11] 陈 慧. 江西山茶属Camellia植物分类及其资源利用分析[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12] 广东年鉴编撰委员会. 2014广东年鉴[M]. 广州:广东年鉴社,2014.

[13] 陈封怀. 广东植物志:第2卷[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14] Zheng yi Wu, Raven P H, De yuan Hong. Flora of China[M]. Volume 12.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9.

[15] 王发国,叶华谷,叶育石,等. 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1):21-28.

[16] 叶创兴,石祥刚. 山茶属地理分布特征//中国地理学会.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地理学会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2004.

[17] 苏丹萍,贺 涛,崔大方. 山茶属植物在广州公园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园林,2014(1):65-68.

[18] 朱 纯. 乡土植物在岭南园林创新建设中的作用[J]. 广东园林,2012,34(6):29-32.

[19] 武丽琼,苏 斌. 适宜华南地区园林种植观花树木资源的调查[J]. 热带农业科学,2009,29(1):47-53.

[20] 胡羡聪,赵鸿杰,吴小英,等. 广东优良观赏山茶资源与开发利用[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19-22.

[21] 苏志尧,吴大荣,陈北光. 广东山茶科稀有濒危植物的区系特点和保护评价[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1(2):34-37.

[22] 张 潮,吴保欢,李 薇,等. 生根剂对石果红山茶和长尾毛蕊茶扦插生根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15(6):69-72.

[23] 江运仁,胡羡聪,赵鸿杰. 试论广东山茶种质资源库建设[J]. 防护林科技,2011(3):53-56.

[24] 张常乐,丁绍刚,李升科. 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314-316.

[25] 陈银铸. 泉州城市道路绿化调查与分析[J].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7):57-60.

猜你喜欢

果茶毛蕊粤北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运用血清药理学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的血管新生作用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不同温度、pH、光照条件下毛蕊花苷的降解动力学
红皮糙果茶研究进展
补肺活血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的测定方法
大力提升我国果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村果茶产业化发展途径探索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