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2016-05-30祁凯杨凤霞厉从明张庆奎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3期

祁凯 杨凤霞 厉从明 张庆奎

摘要 利用2007-2009年安徽省闪电监测定位仪系统资料,对安徽地区闪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安徽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6-8月)是闪电活动的高峰期,其次是春季(4-5月);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天的12:00-21:00,其他时间闪电频数较少;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km2·a),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km2·a);各月闪电平均强度在50 kA左右,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这些闪电特征值可以为雷电防护与雷电灾害评估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安徽地区;闪电定位仪系统;闪电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P427.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02

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逐渐采用闪电定位仪系统来进行大范围的雷电自动监测,定位检测系统因技术优势在国内外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各地获得大范围测量地闪密度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对闪电定位资料进行了研究探讨。Orville[1]等利用1989-1996年期间美国云地闪资料计算平均闪电密度、年雷暴时数和闪电频数;还利用美国1995-1997年云地闪资料分析地闪频数、正闪百分率和正负闪峰值电流等。朱传林[2]等利用2006-2009年闪电定位仪资料对南京地区闪电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王学良[3]等利用湖北省2006-2007年闪电资料从闪电的极性分布、日变化、月变化、强度和密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安徽省气象局提供的2007-2009年闪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安徽地区闪电活动的规律,为雷电防护提供相关依据[4]。

1 安徽省闪电监测系统概况及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到的闪电资料采用安徽省LD-Ⅱ型闪电定位系统2007-2009年的完整原始闪电记录。由于原始记录数据全部是由大量的TXT文本组成,需要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本文选择Matlab软件进行编程,然后对闪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安徽地区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1 闪电频数的时间分布特征

对2007-2009年的闪电资料进行处理等到每个月的平均闪电频数,图1给出了安徽地区的闪电频数年分布图。由图1可以看出,正闪和负闪呈典型的单峰值分布,都在7月达到最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全年的32.1%和40.0%。正负闪电大多发生在夏季,在冬天发生闪电最少。负闪占总闪电的比例最大,达到了96.9%,并与总闪电的分布特征基本相同,而正闪极少发生。

由图2可以看出闪电的日变化呈现出双峰分布,主峰值在16:00,次峰值在06:00;闪电集中分布在12:00-21:00,其他时辰闪电频数较少。

2.2 闪电频数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2007年-2009年的闪电定位资料,结合安徽的边界地图,利用suffer软件绘制出安徽地区的闪电密度分布图和闪电强度分布见图5、图6。

由图3可看出,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km2·a),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km2·a);还有其他高值区散落于阜阳、巢湖和安庆境内,都达到了10次/(km2·a);闪电低发区主要位于萧县与砀山境内。由图4可看出安徽大部分区域的平均雷击强度在5~85 kA,最大可达到185 kA,雷击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位于巢湖、马鞍山一带。

2.3 闪电强度时间分布规律

分别统计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各月的所有闪电强度样本,制成方框-端须图,如图6所示。假定闪电强度数值呈准正态分布,在每个长方框的上下端,代表准正态分布两端占样本总数25%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平均),方框里的黑线代表占样本总数50%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平均),方框中的“□”表示样本均值,从长方框上下端延伸出的粗黑线的端点,代表占样本总数5%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代表占样本总数1%个例的闪电强度数值,最下端和最上端的短线“-”表示该月份所有闪电强度样本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由图5可以看出:闪电强度值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5~200 kA,超过50%的样本分布在20~100 kA;各月平均闪电强度在50 kA左右,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

由闪电强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与闪电频数不同,闪电强度随时间的分布无明显规律,一年中各月各时次均有可能发生强闪电,但由于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的12:00-21:00,因此该时段内强闪电出现频数很高。

3 结论

安徽地区的闪电活动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的6-8月是闪电活动的高峰期,其次是春季的4、5月份;秋季和冬季闪电活动最弱。

闪电活动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闪电活动主要发生在每天的12:00-21:00,其他时辰闪电频数较少。

安徽地区的平均雷击大地密度在2~8次/(km2·a),极大值位于六安境内,其闪电密度达到了15次/(km2·a);还有其他高值区散落于阜阳、巢湖和安庆境内,都达到了10次/(km2·a)。

闪电强度无年变化特征,一年中各月都有可能发生强闪电。各月闪电平均强度在50 kA左右,平均闪电强度无明显的年变化规律。由于闪电集中发生在6-8月的12:00-21:00,因此该时段的强闪电频数最高。

参考文献

[1]Orville,Haffines.国外雷电监测和预报研究[M].彭治班,冯桂力,宛霞,等,译.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6-33

[2]朱传林,杨仲江,陈翔翔,等.2006-2009年南京地区闪电活动分布特征[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248-253

[3]王学良,黄小彦,刘学春,等.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8,27(4):359-362

[4]冯桂力,陈文选,刘诗军,等.山东地区闪电的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13(2):347-35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