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2016-05-30蔚智武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笔者语文

从教语文有二十多年的经验,笔者却感觉语文越来越难教,困惑也越来越多。并不是语文越来越难,有什么拉不下的地方。其实,由于多年的历练,在三尺讲台上,可以说已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地步。只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思想浮躁且复杂,难以对语文产生持久而浓厚的兴趣;教材和高考脱节;语文教学变得务虚而不务实。所以感觉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可能存在方向上的大问题。现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望能引起关注和探讨,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改革,迎合时代和语文本身需求,推动语文教学事业发展。

一、语文何以成了学余

目前,教语文的老师都面临一种尴尬,是让学生做数理化呢,还是做语文?尤其对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目前的现状是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基本没有人主动去学语文。他们的理由是,语文成绩拉不开档次,再好也很难超过120分,再差也很难低于80分。于是只是在数理化等做得头疼时用学语文来调节一下紧绷的神经,语文已然成了“学余”。事实上,当学生步入社会,最用得着的就是语文。人们说当下大学生是高分低能,与语文水平普遍较差不无关系。语文高考是否能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仍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但是高考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完全脱节,这是导致中学生不学语文的罪魁祸首。我们以全国卷为例,盘点一下高考不考的内容。拼音、词语辨析、关键句赏析、文学常识等体现语文学科本色的题目大部分退出了高考试卷,考的内容大部分是阅读理解。考生们答题时往往都是根据小聪明和答题模板在答卷上胡搅蛮缠。学生们认为反正没有统一答案,只要字写得好,语句通顺,均可得分。分数高低就看阅卷老师阅卷标准的宽和严。有的评卷老师宽和,找优点给分,分数就高些;有的评卷老师严格,找缺点扣分,分数自然低一些。让老师和学生都觉得别扭的是高考处处要用语法和修辞,但中学语文课本基本不涉及语法和修辞。专家们对此美其名曰“淡化知识,重视能力”,对学生来说却是知识欠缺,能力受限。常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授人以渔呢,还是受人以鱼?”可连现在的小孩子都会齐声说“授人以渔”。于是我们的孩子天天在沙漠里练习打鱼技术,却没有鱼吃。可以想见,我们的这种语文教学教出的学生的语文水平会是什么样子——缺乏文学常识积淀,不懂语法,不会修辞,只会一些网络语言和答题套语的空话天才。什么是能力?高考是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现实情况却是,这些年笔者的学生让我常常判断失准,笔者认为语文水平差的可能考出高分,而看好的学生都总是成绩平平。笔者发现在语文考试中,思维缜密、套的好的,容易获得高分;注重性情、有创意,自主发挥者总成绩平平。可见,我们的考试和教材都需非来一场大的革命不可。

二、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治学非博览群书不可。学语文有建树者,往往是一些好读书者,是图书馆里泡出来的书痴。没有图书馆条件的,是嗜书如命的疯狂借读者或在一定经济条件支撑下的买读者。有人曾就孩子学写作求教于鲁迅,鲁迅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只不过给他开了一些必读书目而已。

笔者在小学初中阶段非常崇拜一个叫蔚黄记的邻居。他嗜好读书,又有一个亲戚开书店。他常从书店借出书来读,笔者则跟在他后面借着读,为了能尽快读完,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那时候(70年代)并没有多少作业任务。以致曾在好长一段时间把当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做为自己的理想。蔚黄记学习并不认真,甚至很松懈,是个无拘无束,好自由的人。但写作文常落笔不凡。可惜上高中几天就辍学了。笔者虽读书不如他多,但也一直靠语文成绩来装饰门面。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笔者深有体会。笔者感觉自己现在的性格里面融合了许多所读过的书中的主人公的因子。笔者憧憬他们的学识渊博、武艺高强、勇敢智谋、滔滔辩论、豪爽豁达、侠骨正气。也常常为自己学他们不到家常常显得委琐、无能而苦恼。多少年后想来,虽然自己没学成一个英雄,却也正确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也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地方,真是受益匪浅。

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笔者却发现,好读书,多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平时作业压力大,一逮着闲工夫就说游戏上网,课外阅读也仅限于网络上鱼龙混杂的豆腐块文章。有的同学大部头作品就一部没读过,只背了一些哲理名句,却缺乏圣人的招引和历练,显出整体世风的浮躁和轻狂。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语文课本就是他语文的全部!尽管课本里的文章是越来越多,必修、选修、课文读本、中学生必读书目。理念是好的,但操作不到位,监管不力,成为一纸空文。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时间。理论上,课外阅读,课外进行,天经地义。可由于其它课的课外作业重,课文课外阅读费时、效率低、不好检查等原因,学生一般不管。而课堂上,语文老师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就不错了。

从学生的角度说,一个中学生每天应至少保证1小时的课外阅读,20分钟背诵、朗读,10分钟预习,30分钟做练习题,30分钟写日记的时间,那么每天课外用于语文的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30分。可绝大多数同学都做不到。因为每天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只有6-7个小时,而数、理、化、英语要占去更多的时间,除非你不想当一个“好学生”。因而我们痴心妄想地只从语文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现实的。只能从学生可能用于学语文的时间的前提考虑,从现有的语文资源考虑,提高语文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结构亟待改善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过分注重了阅读的质而忽视了阅读的量。我们现在一篇10分钟就能读完的文章要学2-3课时,换句话说我们让学生在本该读10篇文章的时间里读了一篇文章,实在是对学生智商和情商的一种蔑视和践踏。虽然美其名曰精读,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但从语文的角度上讲,我们“举一”,学生“反三”了吗?大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老师“举一”学“一”,“反三”则要么忘了,要么望尘莫及。我认为,语文每周应增加到7课时。其中2课时精品讲读,3课时用于自主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2课时用于写作。自主阅读课以量为目标,可作一些笔记,写心得的要求。自主阅读课以自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但不要因为布置过重的任务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自主阅读课可以在图书馆或阅览室进行(缺点是难以统一内容),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进行(可统一内容,但视觉效果不好),有一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是让学生下载到手机上阅读。其实我们阅读的渠道还可以拓展得更宽一些,例如,校园报架,教室阅览柜,甚至课桌面贴纸都可以让学生的课余从语文中获得精神的栖息。老师可以不断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使学生从手机游戏里走出来,进入文学的乐园。

总之,要学好语文绝非易事,要教好语文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目前这样一个浮躁的世风之下。但高考的指挥棒指向哪里尤为重要,关系到一代人整体的语文素养问题,关系到科学技术人才的发展潜力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不可小视。笔者希望这篇小文能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同仁的关注,共同探讨对策,改善语文教学落后现状。

参考文献:

[1]四书五经.论语章句集注[M].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1985.

[2]甘惜分. 甘惜分文集(第一卷).博览群书——三论同青年同志谈治学之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3]过传忠.正确对待这根“指挥棒”——试谈高考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J].语文教学通讯.1980,(10).

[4]陈光明. 正确面对高考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观念谈[J].山东: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2008(3).

[5]鲁迅. 鲁迅全集(第3卷).读书杂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鲁迅. 鲁迅全集(第4卷).答北斗杂志社问[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蔚智武 甘肃省西和县第一中学 742100)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笔者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老师,别走……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