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如何创新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

2016-05-30崔莉杰

北京档案 2016年4期
关键词:编研城建档案馆

崔莉杰

摘要:编研工作是城建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和扩充利用形式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现状的同时,分析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从选题、选材、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思考。

关键词: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利用方式

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主要是指以城建档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经常需要利用的信息,按照一定主题,经过选材、加工、分析、编辑和研究,汇总成一定专题资料的工作。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是城建档案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充实档案提供利用内容,扩充利用服务形式的重要手段。编研工作是体现城建档案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城建档案工作的发展,编研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城建档案馆编研工作的现状

北京市城建档案馆1990年建馆,自1994年开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至今,编辑完成各种编研成品44项,共计600万余字。自编研工作开展以来,市城建档案馆结合本馆馆藏,根据北京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的需要,形成多种城建档案编研成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一)以文字类为主的编研成果突出

1.公开出版的著作:一是由本馆档案人员完成的著作。如原副馆长刘巨普同志编著的《城建档案管理概要》《城建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刘巨普城建档案工作文集》(1961-1995);原副馆长苏文同志编写的《基本建设程序与建设项目文件材料》《工程文件与工程档案》。二是与其他部门共同完成的著作。协助首都规划委编辑出版《首都新建筑——群众喜爱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建筑》。三是借助社会力量组织编写完成《〈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北京卷》(市规划委承担部分)等。

2.内部资料:根据1990年4月至1991年4月,北京市关于危旧房改造方面的图纸和资料,编辑完成的《北京市危旧房改造图集》《北京市危旧房改造文件资料汇编》;根据1998年北京市建设综合资料、新建住宅面积,编辑完成的《基础数据汇编》。同时,为提高城建档案人员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综合科研课题成果和学术论文,编辑完成《全国城建档案工作第一协作区第三次会议获奖论文专辑》《北京市城建档案馆首届城建兰台获奖论文汇编》《2011-2012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科调研成果汇编》等。

3.技术标准:为城建建设档案资料整理、编制人员提供参考,编辑《北京市编制市政公用设施工程竣工档案的具体要求和作法》《北京市编制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和资料的具体要求及作法》;为城建档案工作人员完成业务工作提供依据,编辑《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建档案分类大纲》《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建资料分类大纲》《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图书分类大纲》《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接收城建档案缩微品的暂行规定》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建档案密级划分暂行规定》《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保管期限暂行规定》等。

4.简介:结合馆藏档案、照片和数据,编辑《北京市城建档案工作成就展览简介》《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简介》《1998首届全国城市建设档案事业成果展暨档案管理新设备新技术展示交流会北京展区简介》等。

5.规划史料:借助隶属于北京市规划委的优势,为规划界的老领导、老同志编辑文集。收录沈勃同志20余万字的文稿,34幅照片的《北平解放首都建设札记》;收录李准同志28篇文章的《紫禁城下写丹青——李准文存》;收录《京华规划探源——周永源文集》;收录郑天翔同志保存的在北京工作期间主持起草的重要文件及手稿、书信题词的《郑天翔与首都城市规划》等。

(二)编研成果的展现载体多元化

1.照片类:为使公众对轨道交通大兴线的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有及时且直观的了解,精选在大兴线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形成的照片和图片,于2010年编辑《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图片册;精选国际体育场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的照片,搭配文字说明编辑《国际体育场建设纪实》;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以社会公众为服务对象,利用馆藏照片档案编辑《北京市城建档案工作成就展》《北京重点建设工程成就图片展览》《北京市老城区名人故居图片展览》《北京市旧城中心区历史照片展》等。

2.视频影像类:采用工程跟踪拍摄、从建设单位手中征集等方式,利用大量照片、视频影像,编辑《北京市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规划建设专题片》;在2014年北京市轨道交通公司建设地铁六号线过程中跟踪拍摄,后期剪辑搭配解说词编辑完成《北京地铁六号线规划建设纪实》的专题片;为社会公众了解北京城市发展,利用影像类声像档案编辑《空中看北京》《神州第一街》等专题片。

二、城建档案编研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档案编研的选题需要更符合社会需求

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以满足社会对城建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为目的。城建档案编研成果要为城市建设工作服务,为政府部门服务,也要为社会公众服务。然而,现有的城建档案编研成果,大部分是为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和本单位内部的需要服务,而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上的编研成果较少。

(二)档案编研选材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从深度上来看,目前城建档案的编研工作主要以馆藏档案为主,未来应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例如:可以在《基础数据汇编》《北京市危旧房改造文件资料汇编》这些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规律性的整理和总结。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北京市一年的住宅建设情况,分城区、分街区进行新建住宅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形成更具研究性的编研成果。从广度上来看,可以加强与区县城建档案机构、城市规划系统各部门,以及城市建设诸多委办局之间的交流,扩大编研工作的选材范围。

(三)编研成果的形式及利用方式可以更丰富

从形式上来说,城建档案编研成果仍以文字形式为主,“研究性”的编研成果较少,缺乏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型编研成果。从利用方式来说,现有的文字类编研成果大多是内部使用,公开出版的并不多;声像类的编研成果也只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利用,或者以馆内展览的形式展出。

三、创新城建档案编研工作的做法

(一)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选题工作

一是配合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各方的需要,关注城市发展的热点,从确定编研课题开始,就按需定题。二是城建档案编研成果除了服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外,还要选取受社会公众欢迎的选题。例如:笔者单位正在研究的《北京名人故居展览》这一课题,就是根据社会公众的需要,从北京本地居民、外地乃至外国游客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兴趣出发,结合北京文化特色和名人效应进行选题。再如:2015年“档案馆日”展出的《北京市旧城中心区历史照片展》,该选题源于2010年北京市对行政区划做出的新调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合并为东城、西城两个城区,加之考虑到社会公众对老城区的怀念之情,据此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北京旧城面貌的诸多黑白老照片,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欢迎。

(二)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选材工作

一是从其他单位或部门搜集相关档案资料。例如:近两年开展的90年代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情况的编研工作,不但利用本馆“规划管理类”馆藏档案和相关资料,而且根据编研内容的需要,从北京市档案馆收集20世纪90年代总规修订时形成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市政府收到的相关报告和复函等档案资料。二是借助隶属规划系统的优势,从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搜集20世纪90年代总规编制时形成的总体规划方案和各个分项规划方案的档案资料信息。三是借鉴了参与规划编制的规划专家的著作及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等,极大地丰富了编研内容。

(三)创新城建档案编研的成果形式及利用方式

一是以档案馆日等大型活动为契机,根据馆藏特点,推出画册、图片展、专题片等公众容易接受的、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例如:以《北京市名人故居档案展览研究》课题的形式,实地拍摄了大量名人故居等四合院的现状照片,配合文字说明,编辑形成包括图片展览、专题图片册等多种形式的编研成果。二是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开展名人故居网上展览,甚至考虑推出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显示针对照片进行文字解说的特色书签等编研成果。三是增强编研的互动利用。在“档案馆日”活动中,小学生通过参观馆藏展览,了解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变化并撰写观后感,从中选取优秀文章得以展示的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广泛欢迎。

参考文献:

[1]翟海燕.基层档案室编研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档案.2013(7):33-34.

[2]李冀英.浅谈城建档案编研工作[J].兰台世界,2006(10):46.

[3]贺真.科技档案编研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63-67.

[4]刘巨普.城建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270-280.

[5]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 158-2011,2011:5.

猜你喜欢

编研城建档案馆
《山东档案》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