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全面深化改革

2016-05-30贺薇杜栋

求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复杂性协同改革

贺薇 杜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顶层设计。《决定》的通过也引出了一个新的议题:如何进一步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到:“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本文拟从复杂性科学角度来深刻解读全面深化改革。

一个复杂系统往往包含着众多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有机地耦合为一个整体。复杂性系统一般都遵循五个基本原理。

1.整体性。整体性研究即是考察全面深化改革对象的整体性,从整体上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从整体性上考察全面深化改革,应该从“全面深化”下手,整体分析研究,而不是把全面深化改革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小系统,单独进行分析,最后再叠加。在全面整体地认识改革方方面面的基础上,要深刻抓住改革的重点、注意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性。

一是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决定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仍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决定》中指出“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二是要协调性地进行社会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所有领域的改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来说,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常发生非线性的交互作用,组成部分之间的这种交互作用既是造成系统复杂性的根本原因,又决定了复杂系统一定存在多样性、差异性、非均匀性等特点。我们必须先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各项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为后续改革过程的实施扫除障碍,排除万难,以最高效的方式实现目标。

2.动态性。改革系统是复杂系统,而且具有动态的特征。动态即是指改革系统的状态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一时间全社会都参与进来,并对全面深化改革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人民生活主要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一是经济条件不断改善,国民收入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一直存在。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国家的法治建设越来越好。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法治中国的概念深入人心,司法的公正性和便民性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一些冤假错案,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三是人民民主也更加广泛、充分和健全。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监督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使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得到巩固。

3.时间与空间相统一。复杂性科学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既包括时间上系统演变的轨迹也包括空间上系统演化的过程。全面深化改革既代表着发展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有外部的挑战,也包含改革系统自身的挑战。因此制定一个周全细致的改革时间表非常关键。

2014-2015年是改革前期,而且正值“十二五”后阶段。在这期间,相关领域专家建议可以快速推进近170项改革(约占全部改革项的50%)。这些改革措施是相对较容易实施的,而且是前置性、基础性的改革,比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值税消费税改革等。当然,也可以啃一些“硬骨头”,比如前期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16-2017年是改革中期,在这一阶段,可以推进剩余130项左右的改革(约占全部改革项的40%)。这些改革措施相对第一阶段来说,关联项多、牵涉面大、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强。2018-2020年是改革后期,在这一阶段,改革的不确定性较高,实施难度增加。需要重点关注。

除了关注改革实施的时间外,也要关注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空间实现情况。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有利于科学、社会发展的新态势;处理好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关系,规范国家职能运作权力和公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处理好社会建设和治理的关系,构建文明和谐友爱互助的发展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打造生态文明。

4.宏观与微观相统一。任何复杂系统在宏观上的变化都可能来自于组成系统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小变化。这些小变化的集聚最终造成了复杂系统的大变化,取得1+1>2的效果。全面深化改革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将系统进行简单地分解与加和,而必须使宏观与微观相统一。

以经济发展为例,放活微观是经济政策的关键着力点。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微观经济出现深层次的积极变化,为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上出现了新的创业热潮。2014年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达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同时,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经济体量增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增长,许多“创客”脱颖而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正显示了释放微观活力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无限潜力。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但是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增大,挑战与机遇共存。不少企业陷入了困境,不能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阶段,我国通过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只有激发微观活力,焕发人民群众的热情,才能汇聚发展的巨大动力,开拓经济发展新局面。

总之,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必须坚持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的经济发展道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下功夫,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5.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统一。对于任意一个复杂系统本身来说,结构是确定的,但是它可能会出现随机性的行为过程。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它的目标是确定的,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分别从多个领域制定相关改革原则和实施措施等。这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随机的现象甚至异常的问题,这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势随时修改改革措施,这样才能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地实现改革目标。同时,各个省市自治区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举措。基于复杂性视角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认识论的补充,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具有明显的启发意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全社会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对于复杂系统,还没有建立描述其行为的有效方法,但是面对真实的具有复杂性特征的改革系统,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才可能逐步具体和深入,才可能产生出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将复杂性科学研究与全面深化改革系统结合起来研究,甚至是创新性地建立改革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学科的新分支学科。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既强调改革的全面性,又强调改革的深化性。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呈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鲜明特点,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要相互配合、协同推进。以往多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而对协同性缺乏深入研究和积极实践,今后应借鉴协同管理、协同治理、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等研究成果,加强协同改革这一方向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复杂性协同改革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改革之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改革备忘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改革创新(二)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