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厢棍

2016-05-30

音乐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铜钱歌舞彝族

连厢棍,还叫做花棍、霸王鞭或者金钱棍,是一种摇击体鸣乐器。它被广泛使用于蒙古族、满族、白族、彝族、土家族、苗族以及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也因此流行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北方一带、云南以及中南地区尤为盛行。

连厢棍的材质通常为细竹竿或者细木棍,在一般情况下,棍子的直径约2.5厘米至3厘米之间,长约80厘米至100厘米,在距离两个端点5厘米至10厘米的地方,分别开有一个长10厘米、宽1.5厘米左右的透空口孔,也有开三四个较短的孔的情况,轴是由铁钉从侧面钻孔而入做成的,在此基础上再分别镶入四到五个小铜钹或者铜钱。靠晃动花棍小铜钹或铜钱撞击孔壁发声,声音清脆悦耳。在花棍的表面通常涂以红、黄、蓝等颜色的漆,花棍的两端系有若干条五颜六色的绸布细条为穗,这些都是起装饰的作用。

演奏这种乐器时,由演奏者单手持单棍,或者双手持双棍,通过敲击或摇击而发声。在演出时可以敲击身体的许多部位,诸如腰、双肩、双臂、背、肘、双膝、双手以及双足等,并且也可通过两棍相敲的方式进行演出,这些都可以使铜钱或铜钹振动而作响。

连厢棍的演奏可以制造出较为复杂的节奏变化,并以此配合各种多变的舞姿。演奏技法高超的人还能让它在肩头、手心以及背部等身体各处自由旋转。这种乐器的演出形式通常是由一人、几人甚至十几人手持花棍边舞边打。是现今在城乡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民间的歌舞表演形式。在北方这种歌舞表演被称作打连厢,南方则称其为九子鞭或打花钱,湖南等地也叫做霸王鞭。

表演连厢棍的同时还可以演唱当地民歌,形式丰富活泼。在满族要单鼓、跳萨满时也经常会用到这种乐器,它既可以作为表演的舞具,同时也承担伴奏功能。在云南彝族所在地区和黔南苗族所在地区的青少年,则多在传统节日里进行表演,铜鼓和木鼓也经常作为它的伴奏乐器。

猜你喜欢

铜钱歌舞彝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铜钱草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歌舞爷爷
一起歌舞吧
铜钱草上的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