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夏和韵

2016-05-30马颖

音乐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管弦乐刘刚民乐

马颖

2016年1月18日晚7时,沈音北方民族乐团“华夏和韵——2016年新春音乐会”在盛京大剧院音乐厅激情奏响,民族管弦乐《丰收锣鼓》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丰富多彩的打击乐表现了喜庆丰收热烈欢腾的场面,营造出一派欢庆和谐的节目气氛;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乐曲中独特的绵延悠扬、回荡激昂;作曲家关乃忠创作的《丰年祭》是一首以台湾原住民音乐为素材的作品,乐团的演奏充满动感,展现了丰年祭热闹场面与人们的丰收喜悦;台湾著名作曲家卢亮辉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乐》刻画了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青年教师沈建晖以其纯熟的演奏将唢呐个性化的音色发挥到极致;民族管弦乐《太阳颂》让观众在熟悉的川东民歌旋律中领略了巴蜀的无限风光;青年琵琶演奏家徐贺用精湛的技艺、饱满的情绪准确地表达了琵琶协奏曲《春秋》的华夏民族精神气概;当《大宅门——卢沟晓月》耳熟能详的旋律响起,立即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二胡与乐队《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民族器乐作品,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印再深教授的演奏平静深沉处不乏昂扬之志,缠绵哀怨中饱含喷慨之情;终曲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既向“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祝福,又将本场音乐会推向高潮。

音乐会获得圆满成功,此次音乐会的艺术总监也是沈音北方民族乐团发起人刘刚,时任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作为国内知名的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刘刚教授所任职的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民族器乐表演专业,是沈阳音乐学院四大重点专业之一,在国内成立时间最早。从1997年至今,刘刚教授担任民乐系主任主持工作已有19年,这近20年来逐渐形成了其管理思维与理念,并落实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使得民乐系的发展蒸蒸日上。

对于表演专业学生而言,舞台演出是提高表演水平最行之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但优秀学生音乐会只能为专业好的学生提供演出的机会,而更多的专业成绩平平的学生除了每学期的三次考试之外几乎没有走上舞台的机会,只是闷在专业课堂和琴房练琴而没有实战的经验,这严重阻碍了表演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从而使其变成纸上谈兵的乐器演奏匠人,结果是即便那些专业不错的同学,在外出参与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比赛时,经常因为舞台表演经验不足造成临场发挥有失水准而与奖项失之交臂。2000年,在刘刚主任的策划下,民乐系组建了自己的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并于2013年12月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乐团”。每年每学期,乐团都会定期举办大型专场音乐会,并邀请国内著名的指挥家、演奏家进行合作演出,并不定期地举办配合演出的民乐知识讲座和大师(吴玉霞、戴亚、刘锡津、周煜国、卢亮辉)课,并参加三届辽宁省民族器乐展演和三届中外音乐交流展的演出。乐团演出的曲目涉猎较广,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加强了学生对于多种风格作品的区别掌握。乐团不断发展壮大,影响也逐渐扩大,多次赴北京、长春等地演出。2009年,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成为全国首个被国家大剧院邀请赴京的学院管弦乐团演出。而担当这次重要演出的演职人员主要是民乐系在校的本科学生。2013年下半年,存刘刚主任发起下,“北方民族乐团”下属的“桐韵弹拨乐团”正式成立,乐团由民乐系弹拨乐专业学生组成。旨存继承并探索弹拨乐器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打造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目前乐团共有40余人,乐器包括柳琴、琵琶、扬琴、古筝、中阮、大阮、三弦等。“八音组合”是与“桐韵弹拨乐团”同期策划成立的室内乐团。2013年10月,“八音组合”经过赛前努力练习和精心筹备,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

“八音组合”经过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轮角逐。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水平民乐组合中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刘刚主任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客观冷静地审视、分析每一位演奏员所存在的问题和优胜者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提升“八音组合”作品的创作和演奏水平,将其打造成为民乐系、沈阳音乐学院乃至辽宁省的闪光名片和响亮品牌。

民乐系作为在国内成立时间最早的民族器乐表演专业,在成立之初有很多国内有影响的民乐演奏大师级人物,如山东筝派的代表赵玉斋先生,四川琴派的代表顾梅羹先生等。随着民乐专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民乐系暴露出教师少、多外聘无专职教师的弊端。为填补空白专业、逐步健全师资队伍梯队建设,在刘刚主任的努力下,近年来增设了一些专业和课程。外聘了一些国内、省内的演奏家(如:笙演奏家文佳良等)、指挥家(如:洪霞、韩育才),也引进了一批青年指挥教员(如:孙鹏),民族器乐创编课作曲教员(如:王云飞),演奏教员(如:张科威、沈建晖等)。对于专业极为优秀的人才留校任教(如:徐贺等),鼓励青年教员多开音乐会、多上台表演,从实践中摸索教学经验,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13年度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中喜获铜奖的原班人马刘黎、贾晓莉等也都是民乐系新近引进或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艺术水准之高自是不言而喻,特别是经过了大赛的历练和后期的雕琢,演奏技艺、舞台表现、情感处理愈加成熟;民乐系青年教师的演奏个个技艺精湛、挥洒自如。而民乐系的小组课、考试制度以及日常教学工作也促使这些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日益提高、不断进步。专业的民乐作曲教师使得民乐系的音乐会常有新作精彩呈现。由王云飞倾力创作、精心打磨的作品.音乐语言流畅,技法运用娴熟,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学术性和时代性,得到了国内作曲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本年度的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乐组合比赛中,“八音组合”在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就是民乐系青年教师王云飞的原创作品。专业的民乐指挥教师孙鹏作为“北方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在刘刚主任的指引下经多年的努力,带领乐团不断走向成熟、完善。一支年轻的民乐人才团队的梯队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背后是刘刚主任的精,心打造与良苦用心。

刘刚教授重视舞台实践,在日常教学与演出中常不忘帮助和提携其他院校或单位的民乐发展。刘刚教授除担任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一职主持系行政管理工作之外,也承担很多社会角色,社会音乐活动也十分频繁,作为国内知名的琵琶演奏家经常受邀担任全国性的大型比赛的评委:ccTV民族器乐大赛、文化部“文化艺术院校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国际琵琶演奏大赛”(辽源)、“敦煌杯”、“楚汉杯”……从琵琶专业扩展到整个民乐传播。尤其作为辽宁省音乐家协会的副主席、辽宁省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主抓辽宁省民乐发展工作。作为辽宁省民乐的领军人物。从2017年开始牵头辽宁省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器乐比赛和展演,而在此之前省内是没有这种大规模的比赛和展演的。除了大型比赛和展演,辽宁民族管弦乐协会还举办过几次号业比赛(如琵琶)和业余民族器乐展演。除此之外,刘刚教授也十分重视理论研究和学术能力。作为政协委员还多次在参与工作会议过程中建言辽宁的文化产业建设;作为音乐交流使者,近年出访除了日本几所大学之外。还去美国北圣桑大学等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刘刚引领的民乐系和“沈音北方民族乐团”(的身: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从成立至今已有16个年头,乐团始终秉承“传承中华传统经典,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年轻人特有的活力、娴熟的专业技工,热情洋溢的演奏风格,以及对音乐作品独到理解和强烈的艺术的感染力,必将带动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冲出学校走出辽宁走向世界,积极推动辽宁乃至东北民乐的创作、发展、繁荣。

猜你喜欢

管弦乐刘刚民乐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民乐国祥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青少年民族管弦乐作品展演在北京举办
对管弦乐《玄梦》的音乐研究
我,民乐高手
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