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几点探讨

2016-05-30廖鹏

科技与企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维修电气设备检查

廖鹏

【摘要】工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已经逐渐成为了影响工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电气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各类故障的发生,对于故障的准确检查与有效维修对于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针对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的原则及方法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查;维修

电气设备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设备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不及时进行维修与排除,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危害与损失。电气设备故障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对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与检修经验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在检查与维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方法进行操作,进而准确对电气设备故障问题进行判断,并对症下药有效进行维修,下面我们就对其主要的检查与维修措施进行阐述。

一、电气设备的故障检查方法

1.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判断电气设备故障区域的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其运用的有效性,即故障区域判断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结构及控制关系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气原理图的运用,以及一定的逻辑分析思维,针对复杂的电气设备电路展开分析,逐步排查出相应的故障区域及准确的故障点位置。目前常见的电气设备电路都有两大关键部分组成,即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故障的检查相对较为容易,运用常规的检修知识与方法就能够较为快速的予以确认,但控制电路相较于主电路要复杂的多,因此发生在控制电路的故障检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需要在多个基本控制环节与单元中逐一排查出发生故障的部分。对于这类复杂电路的逻辑分析检查,必须要以电气设备的原理图和控制关系作为基础依据,初步判断故障点的可能位置,之后还要根据电路的连接特征,进一步明确故障的具体位置,针对最终确定的故障情况,采取维修措施予以排除。

2.直观检查法

在电气设备检查的过程中,直接通过人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去捕捉故障发生所导致一些外观变化、异常声响、异常气味等,也能够发现电气设备故障的问题,并判断其故障区域和位置,这种方法由于直接通过感官进行检查与判断,因此称作直观检查法。直观检查法的应用需要借助检查人员的丰富经验,要熟悉各个位置的各类故障相应的外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直观检查法的应用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步骤来进行,首先,在进行检查前,检修人员应首先向电气设备的操作及管理人员详细了解电气设备的具体情况,包括设备主要的运行环境特征,此次故障发生前的维修历史,并要查看相应维修记录,设备故障发生时的具体工作情况,是否有异物贴近电源的情况发生,以及是否存在外部气体、液体入侵电源的情况,这些都能够为故障检查提供判断依据。其次,在对电气设备基本情况等信息准确把握后,维修人员应具体进行电气设备的外部检查,检测设备的绝缘情况,确定设备的开关及熔断指示器有无损坏,检查设备进水及油污染情况,最后保证设备的线路无松动。最后,在对设备的故障进行初步检查后,维修人员应对设备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做试车检查,试车通电后,如果出现特别的气味,发现异常的声音,维修员应当迅速切断电源,对电气的动作程序及温升进行详细检查,判断设备运作是否符合其原理图的要求,找到故障的原因。

3.测量电压法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电压与电流值会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测量所得的异常值与正常值的比对,能够有效的判断电气设备电路所存在的故障及其发生区域。较为常见的电压测量法包括电测法和分段测量法等。电气设备电路故障中断路故障相对较为常见,而造成断路故障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如主要导线松动、连接不良、触点污损脱落等,对于这些问题所导致的断路故障,一般可选择用短路检查法进行诊断,其主要操作方法为,利用一根绝缘导线接入怀疑断路的位置,根据接入后故障是否得到解决来判断是否为该位置发生断路,以此方法依次进行排查,并最终确定断路故障的具体发生位置。在缺少相应仪表设备,无法有效测量数据时,可采取强迫闭合法,即强行闭合绝缘电磁铁、接触器、继电器等的接触点,再通过观察判断可能的故障位置及情况。

二、电气设备维修的主要原则

1.先机械设备后电气设备的维修原则

电气设备故障有时也会伴随机械故障一起发生,因此,在同时发生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或不确定是否存在机械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应首先对机械设备故障进行检修,如机械设备故障未排除就进行电气设备维修,很容易导致最终电气系统接通后,因机械设备故障造成设备损坏加剧,甚至导致安全事故,只有在确定机械设备零部件故障全部排除的基础上,才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与维修。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应使用专业的检查与维修设备及仪器,以准确判断故障位置,鉴别故障类型,并要明确线路及机械动作的关联性,以确保维修措施运用得当。

2.先静态后动态的维修原则

电气设备故障维修应首先以静态维修为主,即先在设备断电情况进行关键位置的检查,如设備的接触器、操作按钮、保护装置等,在排除这些位置的故障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维修处理后,才能对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并从运行声音、各主要参数比对分析等方面判断故障情况,针对性进行维修。

3.先充分检查后着手维修的原则

设备检查是设备维修的先行环节,也是维修措施选用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要在对设备进行全面充分的检查,并确定了设备故障的具体情况后,才能进行维修方案的制定,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盲目维修所造成的成本浪费及设备损耗,提高维修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设备维修不规范、不到位等情况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的产生。

4.先清理设备后维修的原则

设备的污染情况可能会影响到设备检查的准确性以及设备维修的有效性,同时一些电气设备电路的污染情况,还可能直接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因此,清理设备对于设备检修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过程中要坚持先清理后维修的原则,在检修前应该先对设备进行充分的清理,清除电气设备电路及其他主要元器件的污染物,尤其要注意对电路中各接触点位置的清理,在清理后对设备进行试运行检测,排除污染原因导致的故障后,在采取其他措施进行设备检修。

5.先外部維修后内部维修的原则

在遇到需要维修的设备时,要先对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的过程要从设备的外部开始,也就是说要先仔细查找设备外部哪个部分有所损坏,然后进一步了解设备在此之前出现过哪些问题,哪个部分曾经进行维修。对设备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解以后再对设备的内部进行检修。只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对设备进行维修才能更全面的检测设备的内部故障,就大大的方便了设备在拆除后及时而准确的对内部引起的故障进行检修。如果没有按照这个顺序拆除设备进行维修,就像没有对症下药一样,将会使设备问题越来越多。

三、提高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措施

1.加强电气设备的定期养护工作

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很多时候也与检查及养护不到位有关,因此,要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应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隐患问题,并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以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采取预防性检修措施,对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关键零部件及关键位置进行预防性的更换与维修,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

2.加强对电气设备检修人员专业素质培训

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是决定检修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还应着重加强对电气设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多种培训手段相结合,除系统的集中培训外,还应通过组织实习、参观,或轮岗实训等方式,增强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故障排查的效率与准确性,保证故障维修的速度与质量,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总结

电气设备检修是一项复杂而又极为重要的工作,加强对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深入研究,保障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质量,及时快速的查明故障位置与原因,并及时通过维修予以排除,不仅能够充分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从而为生产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有力地推动企业的稳定长期发展,其对于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红群.电子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维护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8).

[2]白庆森.对工业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

[3]李子文.浅析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05).

[4]刘永飞.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

猜你喜欢

维修电气设备检查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Playjng with ch & sh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做检查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