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16-05-30李群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言

李群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本文试从语言的形象生动、诙谐幽默、适度激励和巧妙批评四个方面入手,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言;形象生动;诙谐幽默;适度激励;巧妙批评

教师以“舌耕为业”,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工具。教学语言,金声玉振,口耳相传,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教学手段怎样进步,只要是教学就离不开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形象就是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科学之美,更要感悟艺术之美,而这两者之间的媒介便是要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本文中笔者将试从课堂语言的形象生动、诙谐幽默、适度激励和巧妙批评四个方面入手,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分析。

一、语言要形象生动

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除了教师本身的业务素质外,授课语言的形象生动是关键。所谓形象,就是要用多样化,有个性有特征的语言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平面的文字产生立体的想象和感悟。

“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形象生动,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鲁迅先生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生动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像是讲到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节选《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在描述“八戒”夺过“白骨精”所带来的斋饭时,教师就可以玩玩模仿秀,用“角色扮演”的语气来演绎人物,学生便会对“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感受更立体。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必然大大加强。语文课就是这样,有时一个例子,一句比喻,一个举手投足的模仿,就能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具体,更深刻。

二、语言要诙谐幽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位称职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语文教师作为语言文字的教育者和实践者,更应该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位幽默的语言大师。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高效的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巧妙驾驭好课堂语言的能力,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语言要适度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激励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精彩的课堂激励评价,能是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课堂上动员学生大声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说:“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只不过声音太小,同學们都没听清楚,能再响亮说一遍吗?”又如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贵有疑,这个问题问得好!”

由此可见,这样赏识性的评价语言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语言要巧妙批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面对一些不遵守教学秩序的学生。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处理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是高声训斥,乃至大打出手,传统上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表现教师的尊严和权威,才能让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殊不知,现在的90后,95后,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和风细雨中长大,自尊心特别强,受不得半点委屈,又岂能忍受这种狂风暴雨般的轰炸。因此,会对老师的这种行为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裂痕,这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已过时了。如果能按照学生的心理,给学生以朋友式的平等,用和蔼、婉转的批评语言艺术,那么这种批评就像春风细雨滋润万物一样,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上课,看着“菜市场”般的课堂,我大为恼火,为了制止学生们大声喧哗,我用黑板擦猛拍讲台后,歇斯底里地吼道:“别吵了,安静!”一分钟不到,哗然聲又起,看来这招不行。我就拍了拍手,跟同学们说:“我们做一个小游戏,以后只要老师说1、2、3,你们就说,好的。”小学生对于做游戏当然是一呼百应了。以后,只要是课堂有些吵闹,我立刻就用这个方法。这招果然灵,安静的课堂持续到下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还有,课堂教学中我们惯用笼统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知识错误,自以为给学生讲明白的知识,学生照样不会;反复纠正过的练习、作业,学生照样出错。于是,一遍一遍的订正,反反复复的讲评,成了我们教学中不厌其烦的事儿。其实,我们应该凭借对学生的了解,用细致入微讲评的方法,去重视和关怀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仅能深深打动学生,也能让学生对老师肃然起敬。

总之,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充满诗意,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借此来“粘”住学生,让他们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吧!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课堂教学语言讲授提纲[M].江汉大学人文学院,2005.7.2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42-50.

[3]龙美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考试周刊》[J].2012年14期.

[4]黄永平.语文教师应该成长为幽默的语言大师,《教育艺术》[J].2008年12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刘渡镇花园小学)

猜你喜欢

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语言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