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探索

2016-05-30旦增达瓦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欣赏者欣赏课美术作品

旦增达瓦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艺术作为学校教育“副科” 的时代已经结束。现代人普遍意识到,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丰富多彩的世界;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艺术,它能使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艺术这个开放的领域决定了艺术内涵是不断丰富和扩展的,发展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必须熟悉艺术发展史,必须具备欣赏艺术的趣味和评价艺术的洞察力。而这些修养的获得主要途径就是艺术欣赏,美术教学中欣赏课的设置无疑起到了这个作用。美术欣赏教学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为宗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服务。通过欣赏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基础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同时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欣赏课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富有进取精神。从欣赏课的形式来看,无论是专题欣赏、随堂欣赏还是现场欣赏,都无不体现欣赏活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是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它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就是对欣赏者(学生)的思想情操的陶冶过程。

一、欣赏教学的一般方法

美术欣赏教学与其他理论性课乃至实践性课有所不同。美术作品有较强的观赏性,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有较强的自主性,执教者在组织欣赏时有语言的表述性和审美的导向性。根据其特點,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讲、看、议、谈。”欣赏教学的形式一般采用专题欣赏、随堂欣赏和现场欣赏等。这里笔者主要谈专题欣赏。

专题欣赏是在整个课时内对某个专题范围内的作品进行欣赏,是欣赏教学的最基本形式。专题欣赏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且具有知识的系统性,教师要善于归纳、提炼、概括,宜精忌滥,重点要突出。围绕专题的目的任务,精选几件具代表性的作品组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系统进行重点欣赏,作出较深入的全面分析。

专题欣赏课教学容易形成满堂灌的“ 填鸭式” 教学,这不符合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应精心设计现代教学结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努力让学生自己去表达看法。我们说欣赏课要部分地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幻灯、录像、电视、VCD 光盘,甚至是实物投影等教具。这样会在课堂内形成多元的、全方位的教学层面,使欣赏课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欣赏课只是有精彩的导入和完整的讲授过程,那么这个课还不够完整,因为结尾的处理也非常重要,它是巩固讲授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常见的欣赏课仅仅是采用讲讲、看看、议议、谈谈等方式来处理巩固新授知识这一环节,其实还可以采用学生亲自参与的方法。

二、小学、初中 美术欣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是教师决定采用什么样教学形式的依据,忽视了这个重要因素,就会势得其反。像小学欣赏课常采用的设疑导入的方法,假如在中学的欣赏课中使用,那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因此把握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欣赏课教学十分重要。

2.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设计教学方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是教师采取教学方式的第二个依据。

小学的欣赏课选择的作品只要符合本课业的要求,起到启发、示范的作用即可,并不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在欣赏中,作品涉及的面比较广,教师在讲授时,要求趣味性、知识性兼容,形式感一定要强—— 电教手段、观场演示、实物展示等,同时还可以穿插故事、儿歌、传说等形式,但内容不能离题太远,以引人入胜,突出该课的重点为好,这样,既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又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初中阶段的欣赏课是在小学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较系统的中、外历代美术作品介绍,要求知识性与趣味性一体,教材内容的安排多是专题欣赏。根据这一特点,每节课的教材内容都要归纳概括。要以点代面的讲授,许多教材内容可以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可以让学生各抒已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无论小学还是初中的美术欣赏课主要通过是借助各种媒体,对作品进行分析、讲授,启发学生思维,与学生讨论,或是让学生写出观后感,或是让学生搜集资料,或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等形式来进行。一句话,以欣赏者为主体,考虑多种因素,达到教会学生欣赏方法,使学生具备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欣赏者欣赏课美术作品
留出想象的空白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美术作品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美术作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