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学设计和阅读的重要性

2016-05-30李春奇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李春奇

在进行学生语文阅读训练时,朗读和默读相互结合,对于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有重要作用。朗读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佳途径。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汉字认识的不多,让他们自由阅读,从而爱上阅读,是不怎么可能的事。所以要潜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有效性”什么叫“有效性”呢?我认为它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抓住这几点,基本就能做到把语文设计运用自如。

一、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学的前提

不同的专家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又有人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進行修改的过程”,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很重要,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新课标也是这样表述的,但就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的现状来看,语文教学也是最缺乏专业尊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向课堂要成绩,我们语文老师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有效高效。

教学设计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大纲)、依托教科书(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环境和自身能力确立的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的运用中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定位的错位甚至错误,如果教学目标都定位错误了,那些所做的语文教学设计肯定是徒劳无功的。其次应该做到,课程管理理念思路要清晰。是否理清了不同阶段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每一课的关键点又是什么。还有教学设计的重点还是为了定位学习目标,这一点必须牢记。

二、指导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出能生成学习能力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不会盲目被动地学习。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阅读、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朱熹有句经典的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读”是由“听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学读”的关键。这个过程也急不得,自主阅读也不能激进,先由拼音学得好的学生,课前、课后阅读,课堂上代替老师读,让这些学生读,其他学生听,这个听读的过程,既可以提高读书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更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更加激发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习惯。另外,听读的学生也会不断萌动要表现的欲望,课后也会多读,以寻求表现机会。教师逐渐在读与听读之间,注意角色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阅读的快乐。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子,对以后的阅读和写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教师引导学生拆分词句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重要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继“听读——学读”之后,便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阅读教学。经过了“听读”到“学读”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逐渐接触阅读课文。在小学生的词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教导学生将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还要将“读”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将一些经典的词句应用到作文中去,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运用能力。而此时的阅读教学,教师们往往走进一个误区——识字、认字为主,忽略了阅读方法的引导,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文章中的精彩句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

三、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學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还有注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首先,要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其次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如可以采用比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这一点必须依托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小学生的思维是很发散的,往往想到啥就写啥,这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入正轨,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培养他们抓住关键信息阅读的能力,也培养他们敢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

四、适时给学生以鼓励

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来自教师的鼓励以及引导。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亮点,帮助到每一个孩子,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出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然后再让他们自由答辩。这样在锻炼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积极发言的自信心。这样,学生有了自信,又有老师的正确引导,那么在阅读中去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此,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雷波县黄琅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是小学生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