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016-05-30吉牛衣洛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计算方法梯形平行四边形

吉牛衣洛

数学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成绩呢?教师要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帮助者”、“引导者”,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现和同仁们一起分享。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训练过程

著名的心理学家扎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大胆想象,把他们的设想说出来,发挥他们的天赋。”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共同参与,互相促动,才能激励学生创新的潜力、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才能摩擦出创新意识的智慧火花。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要让学生有创新的思维,就必须首先创设疑问的情境。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进行练习时,首先进行自编题目,让学生我们学习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说“9+5”,有的说“13-9”,并说出计算方法,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充分体验到了创新的快乐,使他们勇于创新,乐于创新。

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作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积极关爱的感情,温柔友善的态度,通情达理的语言,尊重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支持学生的新思路,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有想法敢争辩,有疑虑赶提问,有发现敢说出。对教材内容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 指点给学生,也绝非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去提高。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训练学生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魂,多角度的再现问题情境。知识的重现是需要意境的,对学生的将有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对学过的内容能够有全新的認识和理解。

二、设问质疑,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方法

“学起于思、思援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知识。面对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学困生。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更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设问、大胆探究。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求果中思考认识不到位。比如教“梯形面积计算”时,用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推导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的上底与下低的和,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让他们去思考,引发思维的火花,发挥他们的内在的潜力,促使他们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

教师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和方法,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讲授《梯形的面积》这节时,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要及时了解思维情况,并根据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和补讲。当学生通过引导法得出结果时,又提出是否能用别的方法推导出公式时,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了许多新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羞怯的心理,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激发学生自由讨论、尝试问题的解决。

三、要设计精当,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才有想法敢争辩,有疑虑赶提问,有发现敢说出。教师要善于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和新内容满堂灌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去发现、 去认识、去提高。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引导学生提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之间与高有什么关系?能否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用梯形面积的公式计算呢?他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用推理、比较的方法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有“疑”质“难”,探究问果的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对数学而言,而解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它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途径,学生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给你一个硬币,请你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它有更多的途径,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善于打破思维定势。

四、要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各自不同的思路,看见学生的闪光点,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巴浦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是探索的动力,是创作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温柔友善的态度,积极关爱的感情,通情达理的语言,尊重学生的主体行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支持学生的新思路。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

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愉快和欢乐。为此,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体会到创新的愉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进行练习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和计算方法,其次进行自编题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讲出自己的题目和计算方法,有的说“7+5”,有的说“16-9”,孩子们气氛活跃,并说出计算方法,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他们乐于创新,勇于创新。

總之,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多给鼓励,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解疑、应用,使学生感到自我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四川省美姑县井叶特西乡小学校)

猜你喜欢

计算方法梯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填数
浮力计算方法汇集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
随机振动试验包络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