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作文的个性表达

2016-05-30李春奇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想象儿童

李春奇

余秋雨先生说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

一、作文立意的个性化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是儿童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也应该是他们抒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可是,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习惯于树立“意义”的灯塔让儿童仰望,把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异变成为毫无生气的技能训练,这样的习作教学必然远离作文的本原。在作文的时候,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老师,我没事可写!学生们真的无事可写吗?其实不然。现代儿童的生活接触面比起他们的前辈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他们缺乏的只是大人们需要的所谓的“有意义的事”。正是为了这类“有意义的事”,我们顺手把孩子们的思想清理干净了,然后“越俎代庖”,塞进去一些“好东西”。

一位小学生在一篇有关“牛”的文章中写道,牛不爱干净,身上脏兮兮的,还写牛身上的毛病多,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吃苦精神,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读了这个故事,我们并不觉得它是陌生的,而是似曾相识,因为我们身边甚至自己经常在演绎这样的故事。

二、作文思维的个性化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首先,我们要开发儿童想象空间。想象是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作文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多让学生进行续写、改写,想象未来和未知的世界,这样思维驰骋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广阔。其次,要激发儿童的思维裂变。“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多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换个层次去思考问题。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活动一直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不可能有个性化的立意、布局、语言,也就没有个性化的作文。一位小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雨”:“听着雨欢快地唱,便伸手抓雨,却什么也没有,扑了个空,我那只手可能是个特别的漏斗,过滤了心急的雨滴,留下了略带冰凉的小水渍和攀在手背上摇摇欲坠的小水滴。”这段文字可谓写得清新别致,富有鲜明的个性。其原因不仅在于她对雨的喜爱,更在于她以个性化的思维,运用联想,刻画了“如漏斗般的小手”“心急的雨滴”“调皮的小雨滴”三个形象。其中,一个“攀”字写出了小水珠欲滴犹留的情状,显得活泼可爱、俊俏灵动。试想,倘若不是具有个性化的思维,这类的描写是很难写出来的。所以,作文必须有“我思”的切人。只有“我思”的触角才能掀开“我”周围的各种迷茫,使作文成为“我”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

三、作文语言的个性化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想象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想象作文是指学生受到感知材料的刺激后,对感知的表象和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从而获得丰富的事物形象材料所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文。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途径:①利用图形激发创造想象,可向学生提供单一或一组图形,启发学生想象,如出示一个长方形,学生有的把它想象成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台收录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麦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象成足球场,使它有了激烈的竞争。又如:给学生出示一组画面,学生根据几幅画面的意思,想象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情节,自圆其说。②提供词语编故事(注意词语在意义上的相互联系,便于学生凭借词语扩散思维合理想象)。③借助课文中的空白点进行再造想象。④进行纯想象作文训练,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表达习惯,肯定、欣赏他们的“童话”,鼓励儿童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对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中所犯的错误,要持宽容的态度。儿童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套话语系统独特而富有情趣,词汇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創意,表达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

四、作文形式的个性化

每一部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如同它的内容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一样它的形式也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这是美学的基本原理。黑格尔说:“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即由于它包含成熟的形式在内。”《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写作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多角度地观察”,“有创意地表达”。什么是“有创意地表达”?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教师不要以任何定规去捆绑孩子,不要讓学生有“作文该不该这样写”的顾虑。当然,我们的“有创意地表达”即形式创新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主义,它是对作文的外部包装。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打好写作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自己的文章寻找一个最有利于表达而又最符合自己个性的外部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同时,我们不能把“有创意地表达”定位过高,这样就会人为地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拔高作文要求的倾向,又一次使儿童作文走上异路。

总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作文,也是小学作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要求。也只有训练和发展儿童自己的语言,作文教学才有价值,儿童才有可能对作文产生兴趣。我们要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常见的成人话语的粗糙复制品。只有这样,儿童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才有灵性。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很多,相信如果教师转变观念,坚持训练,学生一定能写出鲜活的、富有张力的作文。

(作者单位:四川省雷波县黄琅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个性化想象儿童
快乐的想象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