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田七病害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调查

2016-05-30周颖韦继光黄朝贵汪筱雪黄荣韶黄正棠李良波

南方农业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田七广西

周颖 韦继光 黄朝贵 汪筱雪 黄荣韶 黄正棠 李良波

摘要:【目的】进行广西田七病害调查,为今后广西田七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2015年于田七病害发生高峰期,采用平行线取样法在广西百色市不同海拔、不同遮光率、不同荫棚类型及不同七龄的田七园开展田七病害种类、分布和為害程度等调查,统计各调查点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观察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海拔、遮荫棚透光率、荫棚类型及七龄等生态因子情况。【结果】广西田七主要真菌性病害7种,分别为圆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疫病。在广西百色市,田七圆斑病和黑斑病在高海拔区域发生严重;根腐病在低海拔区域发生严重;荫棚透光率越大,叶部病害越严重;避雨荫棚田七叶部病害比普通荫棚轻。【结论】圆斑病、黑斑病和根腐病是目前广西田七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通过避免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建园,设计避雨荫棚,保持园内通风,可极大降低田七病害的发生程度。

关键词: 田七;病害调查;生态因子;广西

中图分类号: S4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6)06-0947-08

0 引言

【研究意义】田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又名三七、金不换、三七参等,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右江流域(郑光植和杨崇仁,1994;拱健婷等,2014)。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田七除具有止血、活血及双向调节血糖和血脂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降血压、抗血栓、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何晶,2004)。田七的生长周期较长,独特的生长环境导致其极易发生多种病害(叶云峰等,2015),随着田七种植年限的增加,发生病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阻碍田七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广西自古就是田七的主要产区,其种植面积在20世纪70年代大于云南,尤其以靖西所产的田七颇负盛名,但到80年代后期,云南田七产业发展迅猛并超过广西,云南文山州成为著名的“三七之乡”。广西百色市是田七的发源地,也是传统的田七生产基地,但1990~2012年百色市田七生产跌落至低潮,2013年百色市实施“田七回家”工程,力求恢复广西田七产业。因此,开展广西田七病害调查,明确当前广西田七主产区的田七病害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等,对田七病害的防治和今后广西田七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报道的田七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圆斑病、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和疫病等。浙江省卫生局(1952)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鉴定为藨草镰孢霉(Fusarium scirpi Lamb.& Fautr),之后有研究者认为田七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 solani(Mart.) Sacc.](阮兴业和罗文富,1986)、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 Whetzel)(王淑琴和于洪军,1989)、腐皮镰刀菌根生专化型[F. solani f. sp. radicicola(Wollenw.)W. C. Snyder & H. N. Hansen](曹福祥和戚佩坤,1991)、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E. F. Sm. & Swingle)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 monilliforme var. intermedium Neish & M. Legg)(王拱辰等,1991)等。王淑琴等(1980)对云南文山、广西和广东的田七黑斑病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认为引起田七黑斑病的病原与人参和西洋参黑斑病的病原同属一种,为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 Whetzel)。韦继光等(1989)研究发现,靖西县田七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Pers. ex Fr.)Grove],胶孢炭疽菌为田七炭疽病的优势菌株。陈树旋(1990)报道田七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韦继光和陈育新(1991,1992)对广西靖西县的田七黑斑病进行调查,并对黑斑病的病害分布、症状特点、病原、发病特点等进行了描述。王朝梁等(1998)对田七根腐病的发生、流行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刘云龙等(2002)鉴定田七圆斑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的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Hartig)Deighton]。缪作清等(2006)通过田间调查将田七根腐病的症状归为黄腐型、干裂型、髓烂型、湿腐型、茎基干枯型和急性青枯型等6种。王勇等(2007)鉴定了田七疫病的病原菌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Leb. et Cohn)Schroet]。【本研究切入点】在广西百色市大规模发展田七产业,实施“田七回家”工程已有两年时间,但田七病害结构特点及主要病害种类尚不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平行线取样法在广西百色市不同海拔、不同遮光率、不同荫棚类型及不同七龄的田七园开展田七病害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等调查,明确目前广西田七的病害种类及病害发生与生态因素的关系,为今后广西田七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调查方法

2014~2015年于田七病害发生较集中的7~9月,深入广西百色各县田七种植点七园内调查田七病害发生情况。采用平行线取样法,在不同海拔、不同地势、不同遮光率、不同荫棚类型及不同七龄的田七园开展田间调查,每点调查50株,每园调查点数不少于6个,统计发病株数,计算大田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调查时观察并记录各观测点的海拔、荫棚透光率、荫棚类型及七龄等生态因子情况。

1. 2 病原菌分离及形态学鉴定方法

1. 2. 1 病叶组织镜检 用镊子撕取病叶标本病健交界处组织置于滴有灭菌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病原菌形态特征。对观察不到病原菌特征的样本,放入保湿器中保湿培养后再进行观察。

1. 2. 2 病原菌分离 从病叶标本病健交界处剪取大小为5 mm×5 mm的组织块,于75%酒精中消毒10 s后放入0.1%升汞溶液中约浸泡2 min进行消毒,然后将组织块于灭菌水中浸洗3次,最后将组织块放入PDA培养基中置于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当组织块上有菌落长出后,挑取菌落菌丝先端,放入新的PDA培养基中进行纯化培养,之后进一步进行单孢分离纯化及菌种保存,并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待其产孢后,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 3 病害分级标准

1. 3. 1 黑斑病、圆斑病、炭疽病等主要叶部病害分级标准 0级:无病;1级:幼苗每株叶部病斑在5个以下,2年生以上每株叶部有10个以下病斑且小叶不脱落,茎和花苔上无病斑;3级:幼苗每株叶部病斑在6个以上,2年生以上每株叶部有10个以上病斑,2年生植株小叶脱落且不超过5张,茎和花苔上无病斑;5级:幼苗小叶脱落不超过2张,2年生植株小叶脱落且不超过6~10张,茎和花苔上出现病斑;7级:幼苗小叶脱落不超过3~4张,2年生植株小叶脱落超过11张,1~2个叶柄折断,茎和花苔上出现病斑;9级:幼苗小叶全部掉落,2年生植株小叶脱落超过15张,3~4个叶柄折断,茎和花苔上病斑深陷,接近折断。

1. 3. 2 白粉病分级标准 田七白粉病的分级标准参照陈泰祥等(2013)对黄芪白粉病的分级标准制定。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25%;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100%。

1. 3. 3 根腐病判断 田七根腐病在田间主要表现为黄腐型和急性青枯型(缪作清等,2006),在进行田间调查时,首先找寻叶片黄化下垂的植株,然后挖开泥土观察其根部是否腐烂,若有腐烂,则为根腐病。在调查记录时,一般只记录根腐病的田间发病率。

1. 4 统计分析

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DPS 7.0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发病率(%)=■×100

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014~2015年,对广西百色市乐业、靖西、德保、田林、西林、田东、隆林及凌云等8个县的田七种植区进行田七病害普查,发现并鉴定了田七真菌性病害7种,分别为黑斑病、圆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和疫病。圆斑病在广西田七上发生较普遍,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也是首次报道广西发生田七圆斑病;黑斑病和根腐病仍是田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2. 1 广西田七病害及特征

2. 1. 1 田七圆斑病(首次报道病害)

2. 1. 1. 1 田间病害症状 田七叶部受害初期呈水渍状病斑,后期变褐色,病斑为圆形,随病程发展可见多个病斑合并为一大斑,后期病部逐渐腐烂(图1);叶柄受害呈水渍状缢缩,继而导致叶片脱落;茎秆受害后病部发生褐变,并由病部发生折垂。发病严重时导致植株大片死亡。保湿培养可见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在乐业、凌云、靖西及田林县的调查点均有圆斑病发生,部分田七园的圆斑病发病率可达60.00%以上,田七植株成片死亡。可见,圆斑病是田七生产上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

2. 1. 2 田七白粉病(首次报道病害)

2. 1. 2. 1 田间病害症状 田七白粉病发生于叶部时,受害部位出现白色霉状近圆形斑,似一层灰白粉,随病程发展病斑可连成片(图3)。在各调查点中,仅德保县足荣镇调查点发现该病害,发病率为4.64%,病情指数1.29。

2. 1. 2. 2 病原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有多个隔膜,无色。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大小为21.25~47.50 μm×13.75~25.00 μm(图4)。

2. 1. 3 田七黑斑病 田七叶部受害时多沿叶尖、叶缘及叶片中部开始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后期可发展为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呈褐色或黑褐色(圖5)。田七苗期受害可导致幼苗发生猝倒;病原菌侵染叶柄与茎连接处导致顶部叶片折垂萎蔫。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见黑色霉状物。在本次调查中,凌云、西林、德保及靖西县等多个调查点均有黑斑病发生,受害重的七园发病率可达46.80%,植株叶片大面积受害脱落,是对田七影响较重的病害。

2. 1. 4 田七根腐病 田七发生根腐病时植株地上部分初期表现为叶色不正常,发病严重时叶片发黄萎蔫,甚至脱落;根系受害时可导致块根表面开裂或病部腐烂,根系腐烂有的表现为根皮腐烂,有的则从根内部先腐烂,用手挤压后腐烂物可挤出,最终根的心部完全腐烂,只剩下根表皮部分;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见浓密的白色霉层(图6)。田七根腐病是田七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本次调查中在乐业、凌云、西林、田东、田林及靖西县等调查点均有根腐病发生,发病重的七园发病率可达18.80%。可见,根腐病是广西田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也是田七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防治的病害之一。

2. 1. 5 田七炭疽病 田七炭疽病可为害田七叶片、叶柄及茎秆和花果。叶片发病初期形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常穿孔破裂(图7);叶柄及茎秆发病则生成黄褐色梭形病斑。本次调查中,仅在凌云、西林和靖西县的调查点观察到零星发病株。

2. 1. 6 田七灰霉病 田七灰霉病多见于叶部,多从叶尖开始发病,从叶尖向内发展,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期变为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呈灰色霉层并可形成黑色菌核(图8)。本次调查中,仅在德保和靖西县调查点观察到零星发病病株,发病率低于1.00%。

2. 1. 7 田七疫病 田七发生疫病初期,叶片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期叶片似开水烫伤状低垂,病部逐渐变半透明状干枯(图9)。在本次调查中,仅在凌云县的一个调查点发现田七疫病,发病率为14.00%。

2. 2 广西田七病害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2. 2. 1 海拔高度与田七病害发生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1和表2)显示,在海拔1000~1300 m的地区,圆斑病、黑斑病发病严重,其中一发病严重的调查点田七大片死亡;随着海拔高度下降至600~1000 m,各七园圆斑病和黑斑病发病率在10.00%以下或不发病;而海拔400 m以下的调查点基本不发病或仅零星发病。可见,圆斑病和黑斑病等田七叶部病害的发生随海拔升高而加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而在气温相对较高的7、8月,较高海拔地区的气温更适宜圆斑病菌和黑斑病菌萌发和生长,从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此外,在高海拔、发病重的乐业县调查点七园,据了解当年6月多雨,持续到6月20日左右,7月20日开始发生圆斑病,说明圆斑病的发生与湿度有关,阴雨连绵天气利于该病发生流行。

调查中发现,随海拔升高,田七根腐病发病率降低(表3)。在海拔500~1000 m的地区,根腐病发病率在8.00%以下;海拔升高至1000~1300 m时,发病最重的七园发病率为5.60%,大部分调查点仅零星发病或不发病;但在海拔低于500 m时,根腐病发病率在15.0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差异的影响,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低温抑制了根腐病病原菌的增长;而随着海拔降低,气温逐渐升高,温热的气候为根腐病病原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条件,从而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2. 2. 2 七园荫棚透光率与田七病害发生的关系 田七是一种阴生植物,人工栽培需遮荫棚遮蔽大部分阳光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1年生田七在8.0%~12.0%透光率条件下生长最好,2年生田七在12.0%~15.0%透光率条件下生长最好,3年生田七则在15.0%~20.0%透光率条件下生长最好(王勇等,2003)。由表4可知,不同遮荫棚的透光率不同,传统蕨草棚和避雨棚的透光率较低,改良错层通风棚次之,普通网棚的透光率较高;随着透光率的增大,田七叶部病害的发病率增加。透光率过大的七园,田七黑斑病和圆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植株落叶、死亡。此外,透光率过大易导致生理性日灼病,使植株生长受影响。

2. 2. 3 荫棚类型与田七病害发生的关系 由表5可以看出,普通网棚田七叶部病害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避雨棚(P<0.05),说明避雨栽培对田七叶部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田七主要病害如黑斑病和圆斑病的发生与园内湿度大小及叶面湿润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圆斑病在雨水较集中的7~9月发病严重,黑斑病病原菌孢子在雨量充足的季节能迅速萌发和生长。田七叶部病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及侵染均离不开水,采用避雨栽培可有效减少田间水含量并降低园内湿度,同时有效减少了空气中的病原菌随雨水落入田间,因而对田七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 2. 4 施用生物菌肥与田七病害发生的关系 从表6可以看出,使用生物菌剂宁盾的田七植株病害发生率与使用常规农药的植株病害发生率差异不明显,说明生物菌剂宁盾对田七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符合“绿色植保”的理念。

2. 2. 5 田七年龄(七龄)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由表7可知,田七叶部病害发病率随七龄的增长而下降。1年生和2年生的幼龄田七病害较严重,3年生田七病害较轻,可能是植株的抗病性随着七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强。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田七主要病害有圆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疫病等7种,与云南田七病害有相似之处,可能与大量种子和幼苗从云南文山州调入有关。此次调查首次报道广西田七圆斑病和白粉病,且圆斑病在广西田七上发生较普遍,已成为广西田七上第一大主要病害,因此需加强对广西田七新病害的研究,找到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田七白粉病目前仅在德保县足荣镇发生,其他地方尚未发现,预防田七白粉病扩散也是当务之急;此外,调查中各调查点均发现田七有不同程度的裂根现象发生,经多次分离未得其病原菌,可能是生理性病害,其发生原因及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圆斑病和黑斑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表现为随海拔升高病害加重,根腐病发病率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与陈昱君等(2001,2003)和王勇等(2003)在探讨圆斑病、黑斑病和根腐病的发生與海拔的关系时所得到的结论一致,但前人对海拔高度的探讨因云南省田七实际种植多局限于1000 m以上,海拔跨度较小,而本研究针对广西田七种植区域特点,海拔高度从200 m到1000 m以上的分布均进行实地调查。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抓住广西自身特点,探索低海拔种植田七的更多有利条件和可能性,是发展广西田七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次调查中得出的七龄及透光率对田七病害的影响规律与云南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一致,即随田七年龄的增长,其病害发病率减少;随透光率的不断增大,田七叶部病害发病率增加。透光率过大的七园黑斑病和圆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造成植株落叶、死亡。此外,七园透光率过大易导致生理性日灼病,植株生长受到影响。

本研究还对施用生物菌肥及遮荫棚类型与田七病害发生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使用生物菌剂宁盾的田七植株病害发生率与使用常规农药的植株病害发生率差异不明显,说明生物菌剂宁盾对田七病害防治有一定效果,符合“绿色植保”的理念。但本次只调查宁盾一种生物菌剂,仅说明其与常规农药对于田七病害的防控效果的比较关系,今后将就多种生物菌剂对田七病害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更多适用于田七病害防治的生物菌剂,以促进广西田七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田七病害发生种类多,且雨季发生严重,尤以黑斑病、圆斑病和根腐病危害最严重。黑斑病、圆斑病和根腐病与温湿度的关系均十分密切,与其他生态因子也有关。因此,开展田七病害的生态防控,在建园之初即应避免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建七园,设计避雨荫棚,保持园内通风,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程度。在开展田七病害防治时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综合防治方针,选用无病、健壮饱满的种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适当增加网棚层数以避免透光率过大,适当间苗,保证全园通风透气,尽量选择轮作年限较长的地块种植田七。通过生物防治技术抑制田七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在病害严重时,适当施药防止病害继续扩散流行。

4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广西田七主要有圆斑病、黑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疫病等7种真菌性病害,其中圆斑病、黑斑病和根腐病是目前田七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开展田七病害生态防控,避免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建园,设计避雨荫棚,保持园内通风,可极大降低田七病害的发生程度。

参考文献:

曹福祥, 戚佩坤. 1991. 田七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 植物病理学报, 21(2):11-15.

Cao F X, Qi P K. 1991.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root rot disease of the medicinal herb Pseudoginseng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Burkill) Hoo & Tseng][J].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21(2):11-15.

陈树旋. 1990. 三七新病害——灰霉病[J]. 植物保护,(S1):27.

Chen S X. 1990. New disease of Panax notoginseng——grey mould[J]. Plant Protection,(S1):27.

陈泰祥, 陈秀蓉, 王艳, 徐鹏刚,杨小利. 2013. 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效试验[J]. 农药, 52(8):599-601.

Chen T X, Chen X R, Wang Y, Xu P G, Yang X L. 2013.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control of powdery mildew o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J]. Agrochemicals, 52(8): 599-601.

陈昱君,王勇,冯光泉,李忠义. 2001. 三七根腐病发生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 云南农业科技,(6):33-35.

Chen Y J, Wang Y, Feng G Q, Li Z Y. 2001.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rrence of Panax notoginseng root rot disease and ecological factors[J].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6):33-35.

陈昱君, 王勇, 冯光泉, 李忠义. 2003.三七黑斑病发生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调查初报[J]. 云南农业科技,(1):33-34.

Chen Y J, Wang Y, Feng G Q, Li Z Y.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rrence of Panax notoginseng black spot disease and ecological factors[J].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 33-34.

拱健婷,张子龙,王雄飞,刘凤波,赵志刚. 2014. 三七自毒与化感作用初步研究[J]. 广西植物,34(3):362-368.

Gong J T,Zhang Z L,Wang X F,Liu F B,Zhao Z G. 2014. Preliminary study on autointoxication and allelopathy of Panax notoginseng[J]. Guihaia,34(3):362-368.

何晶. 2004. 三七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 16(5):58-60.

He J. 2004.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Panax notoginseng[J]. Tianjin Pharmacy, 16(5): 58-60.

刘云龙, 陈昱君, 何永宏. 2002. 三七圆斑病的初步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7(3):297-298.

Liu Y L, Chen Y J, He Y H. 2002. Preliminary study round spot in Panax notoginseng[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7(3):297-298.

缪作清, 李世东, 刘杏忠, 陈昱君, 李云华, 王勇, 郭荣君, 夏振远, 张克勤. 2006. 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39(7):1371-1378.

Miao Z Q, Li S D, Liu X Z, Chen Y J, Li Y H, Wang Y, Guo R J, Xia Z Y, Zhang K Q. 2006. The causal microorga-

nisms of Panax notoginseng root rot diseas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39(7):1371-1378.

阮興业, 罗文富. 1986. 云南省镰刀菌属(Fusarium)种类鉴定[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1):1-13.

Ruan X Y, Luo W F. 1986. Identification studies on the species of Fusarium link et Fr. in Yunnan[J].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1):1-13.

王朝梁, 崔秀明, 李忠义, 贺承福, 喻盛甫, 罗文富. 1998. 三七根腐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3(12):10-12.

Wang C L , Cui X M , Li Z Y , He C F , Yu S F , Luo W F . 1998.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root rot on 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and it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J].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3(12):10-12.

王拱辰, 陈鸿逵, 骆平西. 1991. 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分离、接种和药剂试验[J]. 植物病理学报, 21(2):66.

Wang G C, Chen H K, Luo P X. 1991. Isolation, inoculation and fungicidal tests on the pathogens causing root rot of Panax pseudo-ginseng Wall. var. notoginseng(Burkill) Hoo & Tseng[J].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21(2):66.

王淑琴, 于洪军. 1989. 三七根腐病的初步研究[J]. 特产研究, (2):7-10.

Wang S Q, Yu H J. 1989. Preliminary study on Panax notoginseng root rot disease[J].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2):7-10.

王淑琴, 于洪军, 陈仙华. 1980. 三七黑斑病的防治研究[J]. 特产科学实验,(4):8-14.

Wang S Q, Yu H J, Chen X H. 1980.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anax notoginseng black spot disease[J].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4): 8-14.

王勇, 陈昱君, 范昌, 刘芸芝. 2003. 三七圆斑病发生与环境关系[J]. 中药材, 26(8):541-542.

Wang Y, Chen Y J, Fan C, Liu Y Z.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urrence of Panax notoginseng round spot disease an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26(8): 541-542.

王勇, 刘云芝, 陈昱君, 刘云龙. 2007. 文山三七疫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04-107.

Wang Y, Liu Y Z, Chen Y J, Liu Y L. 2007. The pathogenic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hytophthora blight of Panax notoginseng in Wenshan of China[J]. Journal of Wenshan Teachers College,(1):104-107.

韦继光, 陈育新. 1991. 田七黑斑病的调查[J]. 广西植保,(1):12-14.

Wei J G, Chen Y X. 1991. Investig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black spot disease[J]. Guangxi Plant Protection,(1): 12-14.

韦继光, 陈育新. 1992. 广西三七黑斑病调查初报[J]. 中药材, 15(1):7-8.

Wei J G, Chen Y X. 1992.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Panax notoginseng black spot disease in Guangxi[J].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15(1):7-8.

韦继光, 陈育新, 吴景华. 1989. 田七炭疽病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广西农学院学报, 8(1):25-33.

Wei J G, Chen Y X, Wu J H. 1989.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s of Tianqi(Panax notoginseng) anthracnose and 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al College, 8(1):25-33.

叶云峰,付岗,胡凤云,蒋妮,刘丽辉,白隆华. 2015. 三七主要病害生防真菌F2的抑菌作用测定及其鉴定[J]. 西南农业学报,28(5):2112-2115.

Ye Y F,Fu G,Hu F Y,Jiang N,Liu L H,Bai L H. 2015. Antifungal effect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control fungus F2 against main pathogenic fungi of Panax notoginseng[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8(5):2112-2115.

浙江省衛生局. 1952. 浙江省栽培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M]. 杭州: 浙江省卫生局.

Health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 1952.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Zhejiang Province[M]. Hangzhou: Health Bureau of Zhejiang Province.

郑光植, 杨崇仁. 1994. 三七生物学及其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Zheng G Z, Yang C R. 1994. Bi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M]. Beijing: Science Press.

(责任编辑 麻小燕)

猜你喜欢

田七广西
壮美广西
田七成长记
风筝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叶用田七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广西尼的呀
田七丹参茶养心防心痛
《田七郎》对《刺客列传》故事的借鉴与发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