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与学之心理研究

2016-05-30贺春保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与学声乐

摘 要:现见诸多声乐论文,多讨论纯技术问题,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心理。教与学都受心理支配,很多问题不在条件和悟性,而在乎心理。

关键词:声乐;教与学;心理研究

声乐一向被许多人称为艺术金字塔的塔尖,因其看不见、摸不着,显得有点玄乎,学好难,教好也很难。这其中,心理的作用非常大。

一、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斯蒂芬认为,歌唱艺术主要是心理的,不是生理的。明确提出歌唱的心理因素支配、协调一切歌唱行为。声乐教学是一个师生心理交互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这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和学生的性格、观念、经验等有较大差异,双方能否相互接纳、理解和信任,决定了教学关系能否存在和持续发展。

良好教学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受师生双重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个性特征等对教学关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悟性水平等也会影响教学关系及教学效果。

二、声乐教师必备之心理品质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具体有几方面:

1.对学生表达尊重

首先,尊重意味着教师在人格等方面与学生平等,把学生看做独特的人看待。学生为得到教益,很想知道老师能否理解和接纳自己,而教师的尊重恰能打消其顾虑。教师尊重学生,就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并增强自信和自觉。

其次,尊重意味著要对学生的现状予以接納。不因学生的美丑、嗓音条件和水平而批评、指责,不以自己的好恶而厚此薄彼。

再次,尊重意味着礼貌,当学生做不好时,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甚至辱骂,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教师在给予了正确指导后,要相信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琢磨,最终会解决自身问题,要给予其时间。不能一味求快,要给予更多关爱。

2.对学生倾注饱满的热情

学生上课时会抱着渴望心态,但也担心批评,还会对老师予以质疑等。教师的热情、友好会有效地消除其负面情绪,使教学关系更融洽。教师关注的言语、表情、姿态等,会传达出热情,可以激发学生的配合愿望。而教师的认真、不厌其烦,是热情的最好表达,教师应循循善诱,多些宽容,少些急躁和责备。

3.对学生表达恰当的真诚

有些教师会炫耀、夸大自己,不懂装懂。一旦学生察觉,就会对教师失去信任,拉大彼此间距离,影响良好教学关系的建立。教师应实事求是,在人格上给学生树立典范。

当然,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比如说某个嗓音条件一般的学生说“老师,我这嗓子是不是没有前途啊?”教师如果直白坦陈,则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倒不如说“有一个好嗓子固然好,但嗓音条件不是唱好的唯一因素,如果没有好的方法、音乐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也是唱不好的。”这样就避免了给学生贴标签,更会被学生所接受。

4.对学生表达适度的共情

心理学上共情指的是对别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和体验,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做不好,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光火“这么简单怎么唱不好?”、“笨死了!”……不但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没有对学生表达共情,只会适得其反。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其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来理解学生和解决问题。

5.对学生的表现及反应积极关注

对学生积极关注,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自信心差的学生。一个声音条件一般的学生,他会因羡慕条件好的同学而陷入自卑,却忽略于自己富有感情、音乐感觉好、擅长表演等优点。教师要帮助其认识自己,做到取长补短。

三、声乐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

对于一个声乐学生来说,要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

1.要信任老师

选了某个老师,就要相信老师是可以给予自己教益的。学习中就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踏实地去实践。不能因为看到老师有某些不足,就予以质疑和否定。更不能频繁地换老师,对于哪个老师的教诲都是浅尝辄止,到头来却学得糊里糊涂。

2.尊重自身条件和学习规律

有些学生,换声区的问题都还未解决,却要拼命唱高音、追求大音量,造成喉头过分用力,声音被卡在嗓子眼里,高音最终也没上去。有些学生往往只依个人喜好,不顾自身的特点及现有水平,盲目追求大作品,本是小抒情,缺偏要唱威尔第、瓦格纳,硬要去模仿。久而久之,金嗓子也会被毁掉。学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声部和音色等特点,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要培养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克服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状态,学会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声音观念,要善于捕捉好的歌唱感觉,历经千回百折,最终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把老师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不断稳固和发展。

4.要对歌唱充满热情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现在许多声乐学习者可能动机不一。我想说的是,没有满腔的热爱,就唱不好歌。要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要勇敢面对挫折,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5.要掌握克服紧张心理的方法

首先,要掌握过硬的歌唱技术,所谓“艺高人胆大”,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歌唱本领才能无所畏惧。其次,演出之前做足功课,要对歌曲仔细品味,在每个乐句和每句歌词上下功夫,深刻理解作品,准确领会作曲家的意图,充分把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力争使表演打动人心。再次,要重视实践,适应舞台。声乐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参加演出实践,多熟悉各种演出场所和不同观众,适应不同的演出环境和氛围。歌唱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是消除怯场心理的重要保障。最后,要学会正确处理临场失误。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调整呼吸,稳定情绪,防止在惊慌失措中出现连锁反应,一定要把演唱坚持下去,力求把失误最小化。

声乐之教、学,都包含了复杂的心理,出现问题也是普遍性的,不必惊慌。不管作为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并在平时努力培养良好的声乐心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实效。

参考文献:

[1]《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张前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音乐心理学》,罗小平、黄虹著,三环出版社,2008

[3]《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杨易禾著,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4]《音乐家心理学》,(英)柏西·布克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

贺春保,男,河南南阳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讲师,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四批高层次人才梯队工程成员。

本文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项目《男高音教与学之心理研究》(项目编号111000210920615573)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教与学声乐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