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探索

2016-05-30翟所霞

大东方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动态的工程,目前高职寝室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文明寝室创建工作还在路上。本文引入生活德育概念,在生活德育视域下探索文明寝室建设路径。

关键词:生活德育;高职院校;文明寝室

高职院校的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在学生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学生除上课、体育运动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内度过的,寝室成为学生教育成长重要“课堂”。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应逐渐学生寝室区转移,强化学生寝室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寝室生活包含了人际交往活动、生活起居、学习、娱乐等,也包含了很多寝室矛盾、思想问题、学习成长困境等,因此也迫切需要发挥好文明寝室建设的育人功效。

一、生活德育是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的新导向

生活德育是有目的的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资源和情景,来影响个体的德性发展。生活德育既是一种德育理念,又是一种方法论,为高职院校创建文明寝室提供了新方向。

从德育角度看,文明寝室建设也就是进行生活德育,在实践中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和良好心理素质,从本质上推动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要求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高职院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善软硬件条件,提供高职学生喜爱的文体学生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温馨、自由、和谐的环境中生活成长。

二、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文明寝室建设的积极性低,主体意识不强

目前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中,单向灌输倾向明显,往往自上而下地下达文明寝室的建设要求,单项灌输文明寝室的精神理念,而高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确不高,甚至可能产生叛逆心理。如今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宠爱,自理能力差、劳动意识缺乏,对文明寝室建设更是缺少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相对不高,对寝室管理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在寝室抽烟喝酒、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寝室的学习氛围不强,部分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寝室文明建设缺少主体意识。

2.高职寝室文体活动单一,文化育人氛围不浓厚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总要组成部分,虽然高职院校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寝室文体活动,但有时活动组织还是以系部班级为单位,不以寝室楼、寝室为单位,在组织运行上存在缺陷,易与教学区学生活动存在人员和资源的冲突。而且活动大多流于表面形式,不能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和宿舍生活的特点,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不高。寝室基础建设不健全、德育的硬件条件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无法在寝室楼内进行相关德育学生活动。因此,高职寝室文化氛围还是不够浓厚,生活德育的功能还不能体现。

3.高职寝室管理模式陈旧,生活德育导向缺失

很多高职院校寝室管理模式弊端多,寝室楼内的楼层长制度,队伍组织管理松散,且不能很好的收集学生信息情报;住楼辅导员大多不是专职生活辅导员,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无法真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德育指导;班主任走访寝室基本流于形式,学业指导和文明寝室建设监督缺失。陈旧的寝室管理模式制约了文明寝室的创建,也不仅能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三、生活德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明寝室建设思路探索

1.构建家庭式的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寝室区

大力宣传“寝室是我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文明寝室建设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寝室具有家的形式和内涵,如建立寝室家规,推选寝室家长等;营造如家一般温馨、团结、友爱的寝室氛围,如举办寝室美化活动,布置温馨寝室,评选特色寝室,考评优秀寝室等;还可以建立寝室与教职工联系制度、低年级学生寝室与学长寝室联系制度,教师如同家长般及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学长犹如哥哥姐姐一般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并做好榜樣示范。

2.强化高职院校寝室文化育人活动建设

既然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寝室区活动,那就应该将学生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寝室区,在寝室区大量进行文体活动和文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增设公共自习室、阅览室、学生活动室、工作室等功能性房间;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开设寝室区网站、网络交流群、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通知相关事项,进行网络预约服务,搭建网络沟通平台,抢占网络文化阵地进行思政教育等;在寝室文化活动方面,贴近高职学生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情感体验、价值取向,运用生活德育理念,开展具有高职学生个性风格、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推进寝室文化活动主题化、系列化、品牌化。

3.建立生活德育的高职院校寝室区管理模式

建立三级联动的高职院校寝室区管理组织结构和队伍架构,包括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寝室党团组织、专职生活辅导员。

(1)在高职寝室区建立自治组织,使学生成为寝室管理的主人,构建一个德育生活的实践平台。许多高职院校已成立寝室自管会,进行寝室管理自我工作,收集学生意见信息,也能在文明寝室建设中发挥其的引领管理作用。

(2)高职文明寝室建设中,要重视学生党员、团学干部这支重要力量,建立寝室区的党团组织,起到正面的榜样作用。利用寝室区党团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寝室区日常情况,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维护寝室区的安全稳定。

(3)进驻寝室楼的生活辅导员专职化,不再是系部辅导员兼任,并按一楼一人的原则配备,其主要职责是通过走进寝室与学生谈心谈话,进行思政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和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娜恩.高职生活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应用[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2]周震.構建高校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9).

作者简介:

翟所霞(1988.04—),女,山东淄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