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永葆朝气

2016-05-30齐惠

北京支部生活 2016年7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初心中华民族

齐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历史”,中国共产党伟大之处就在于顺应历史、传承历史和书写历史,读历史就是读党心。

顺应历史,浴火新生,拯救苦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灾难和屈辱,战争不断、社会一盘散沙,列强肆意欺凌,中国向何处去?如何救民于水火?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境遇中应运而生,拯救危亡的民族,再次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这是历史上绝大成绩。中国的统一和主权的完整是中国政治最核心的利益,这也是中国绵延不绝的政治史所揭示的最本质规律。对中国政治而言:统一,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核心,中央与地方关系稳定,社会就安定和发展;分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核心,地方割据中央软弱,社会就混乱和动荡,特别是近代以来更会遭受外敌欺凌和蚕食,其结果就是国破家亡。历史不会忘记,是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数的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中国真正的统一和独立,“站起来的国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觉醒的民族不会忘记自己的英雄”。共产党人的英雄气质和精神内涵,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活在当下,不忘初心,激励后来人不能苟且和懈怠,需要不断进取和精进。

传承历史,执政为民,走向富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虽然也有曲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以贯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立党為公、执政为民,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初心”,这也是在更高层面上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一中国传统政治信条的继承和创新。我们党要始终秉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为民,是共产党非常坚实的信仰情怀,是共产党人做人做事的信念,不忘初心,任重而道远。

书写历史,中国方案,实现复兴。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的使命更加崇高,但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特别是面对思想多元、利益分化、信仰缺乏、矛盾凸显等的国内环境,再加上,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称霸论等西方敌对势力无孔不入的渗透,内外相纠缠、借机生事,这些都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当下,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有政治定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尤其是不能走西化道路进而落入其分化陷阱,中国社会一旦四分五裂,最倒霉的就是老百姓,兹事体大,不可不察。党史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源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不是教条式的照搬照抄他国经验;而经历的失败和失误,则都是因为不顾中国实际,自以为是地奉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拿来主义。历史没有走远,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初心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共产党人的感情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永远的初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论“不忘初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