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QQ群的高职大班教学模式探索

2016-05-30杨贞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班课件社交

杨贞

[摘 要] 高职大班教学存在很多困境,利用QQ群服务教学、改善大班教学的效果,是可行的途径。通过本校选修课日语的大班教学中使用QQ群各项功能服务于教学,尝试了微课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对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使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前和课后,实现了针对单个学生的因材施教。

[关 键 词] 高职大班教学;QQ群;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54-02

一、高职大班教学的研究以及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课程有不少安排了大班教学,有的是合班教学,有的是因学生感兴趣而选修的人数众多。对于高职院校大班教学的研究,根据中国知网不完全统计,2010年到2016年2月止,中國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国内会议数据库跨库搜索关键词“大班教学”含“高职”(查找方式为精确),共有41篇。研究者和教师(王德才,2009;佘晓洁,2009;许爱军,2007;周会,2014;庞海才,2006)对大班教学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总结,认为高职院校大班教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高职学生基础较弱,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大班教学的学生来源复杂,学习的能力、动机各不相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对教学难度、进度很难把握,难以因材施教。3.师生交流互动开展困难,互动受到限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不愿意主动回答的现象,在混合的大班教学中,更加不愿意在别的班级学生面前发言回答问题。4.教学秩序差。由于学生众多,后排学生的管理以至整个课堂的纪律很难把控,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5.教学评价不客观。大班教学的任课教师很难认识全部的学生,更谈不上了解个体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根据些微的印象或者期末考试的成绩打分,这样对学生很不公平。6.大班教学时,教师存在焦虑和不安,教学效果欠佳。7.大班教学的教师很容易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一言堂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社交媒体运用于教学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是人们用来创作、分享、交流意见、观点及经验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现阶段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播客等。虽然,社交媒体并非专为教育而产生,但是将其运用于教学,特别是能够用于“数字化原生代”的学生的教学中,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一线教师的探索和研究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正在教育领域不断壮大。朱晔认为,社交媒体用于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可以将社交媒体开发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资源库,通过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内容呈现形式,提供给学生大量鲜活、真实、有趣的学习材料,弥补传统学习材料的不足。第二,社交媒体能更好地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更大程度上使学习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兴趣與需求,帮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点,方便、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第三,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互动平台,让师生、生生之间更加灵活、及时地开展学习交流,使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动态、给予及时反馈,为学生间开展合作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基于QQ群的大班教学模式设计

QQ是腾讯计算机通讯公司于1999年2月11日推出的一款免费的、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软件,是中国使用量最大、用户最多的、面向个人的社交媒体。其中,QQ群是腾讯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它的功能有共享文件、视频以及语音聊天、群作业、群签到、群问问、群讨论组等。当QQ群运用于教学中时,它有以下这些基本的教学功能: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将QQ群应用于本校选修课日语的大班教学,从课前备课、课堂翻转、课后教学延伸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努力解决教学主体、手段、效果等之间的矛盾,力争达到整合的最佳效果,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

以本校选修课日语的教学实证研究为基础。日语是一门基础的语言课,选修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因此研究可行性和意义比较大。通过初期的问卷调查了解,83.6%的学生对日语或者日本文化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据分析法,对学生在QQ群的参与情况、作业提交及其质量、问卷调查等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为期一学期,共14周。

(三)教学模式设计

1.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微课,将教学知识点录制成5-10分钟的小课件,通过QQ群文件分享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微课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可以随意调节课件的进度,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容易的地方也可以加快进度。同时,在QQ群里补充教学资料(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呈现形式),供给学生大量鲜活、真实、有趣的学习材料,弥补传统学习材料的不足。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翻转课堂。通过课前线上的学习,学生到课堂进行讨论和提问,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朗读句子、对话、小组合作造句、作文等教学活动,课堂基本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3.课后的教学延伸。(1)教学评价,可以根据QQ群上的活跃程度、学习进度、QQ群作业提交的效率和质量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的评价。其中,在线作业需要提交到QQ群作业的音频,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学习进度提交。(2)线上答疑,弥补课堂答疑和互动时间有限的弱点。学生可以通过QQ群聊、群问问等功能进行文字或语音提问,教师或其他同学可以即时做出解答。

四、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问卷调查了66位学生。问卷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的,主要涉及学生对课前课件的接受度和使用度,学生对教师分享的网络资源的接受度,学生对使用QQ群作业功能提交朗读作业的看法。

1.对课堂情况的评价:47%的学生课堂参与不主动,习惯依赖教师的督促,24%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48.5%的学生认为课堂有一些师生互动,28.8%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不错。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班级太大(28.8%),学生参与不积极(48.5%)。

2.课前录制的小课件学习情况:51%的学生只看过一两个课件,32%的学生看过大部分的课件,13.6%的学生看过全部的课件。对于课件的作用,47%的学生认为可以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40.9%的学生认为课前课后都可使用,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学习。90.9%的学生认为小课件是很有必要的。

3.对于在QQ群作业提交朗读作业的看法:53%的学生接受这种形式的作业,其中6人认为是一种新颖的作业形式,能激励学习,有26人认为能促使自己去练习朗读,更好地学习日语,有14人的学生认为方便高效,可以弥补大班课堂得不到教师点评的情况,能了解自己的学習情况。另有37.8%的学生表示这种作业布置后压力太大,选修课就只想轻松上课。

4.本校学生对于慕课、SPOC以及翻转课堂的了解是很少的,知道这三个概念的仅有16.6%,0.08%和30%。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有:(1)对学生过程性的学习情况掌握有所加强,通过QQ群作业提交的朗读作业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对学生的评价得到改善。除了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评分,还增加朗读成绩,丰富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和途径。(3)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方式得以部分改变。在QQ群分享了教师制作的微课件,分享了教师整合的一些视频、音频、链接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抓住重点学习。存在的问题有:(1)没有对比的实验班,对教学实践的效果无法更加明显的显示。(2)微课效果不是特别好,原因在于学生对学习新理念的不了解,学习观念没有转变,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督促、强制实施。在今后的教改中,教师需要探索如何提

高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微课件,如何更好地安排和设计课

堂活动。

参考文献:

[1]庞海才.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2]佘晓洁.高职英语大班教学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9(31):343-344.

[3]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中信出版社. 2015(1).

[4]王德才.高校大班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44-47.

[5]许爱军.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国际关系学院学報,2007(4):57-62.

[6]钟志荣.基于QQ群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0(7):202-204.

[7]周会.高职院校英语大班教学之策略初探[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78-79.

[8]朱晔.论社交媒体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4):47-51.

猜你喜欢

大班课件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社交距离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