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宁红玉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教学

宁红玉

[摘 要]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以及青年大学生创业热情不断高涨的背景之下,围绕高校当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困境及问题,提出六项对策建议,为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28-02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以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来,创业、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国务院、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工商总局,各级政府、高校及社会组织就创业问题不断发声,不断推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

2014年9月11日,国家领导在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提到“创业火种引燃了,要让它越烧越旺”。青年学生迎来了自主创业的大好契机,大学生创业团队及小微企业不断涌现,在破茧成蝶的创业路上实践创新,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渴望自主创业与成功的内在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之下,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顺应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内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综合指导平台。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学校如火如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及困境。如,学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不顺,专职人员不足;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及知识体系陈旧;师资队伍结构性短缺,企业导师不足;缺少真实创业环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实践教学营养不良;财政支持不足,运营资金短缺等问题。在此,文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坚持五项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

创业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组织机构建立、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管理和学生创业团队培养及实践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要做好规划和落实工作,要有计划分批次循序渐进地推进创新创业工作。

2.以人为本的原则

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人才培养,都要以人为本,师资队伍培养要以“教師”为本,全方位努力打造实力雄厚的创业管理导师团队,课程培养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创业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学院设施条件,优化创业环境,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

3.学创结合的原则

鼓励学生结合创业管理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力,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锻炼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创业热情,培育创新精神。

4.内外结合的原则

在做好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加强校外创业基地的建设,加强校内教育与企业教育的合作,为学生搭建广泛的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5.点面结合的原则

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营造创业氛围要进行全员教育,同时对于具有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扶持和个性化辅导。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创新办学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建立基础性的创业教育、项目制的创业实践、科学化的创业管理体系、个性化的创业指导和创业资本支持的办学模式,即学校普遍开展基础创业教育+优秀创业项目入园区孵化+境外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办学+地方企业集团产业实习实践+创业资本体系的建立和运营。明确学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業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使学生在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团队协作、公共关系、风险竞争、法律契约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按照“应用型、国际化、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要求,坚持学校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创业实习、资本创业支撑“三位一体”,专业学习与创业实践并重,努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创新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除建设传统的创业管理理论体系,包括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课程内容外,创业教育实践性很强,要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能完全局限于课堂上使用的理论教材,还要组织编写直接针对学生创业模拟和实验的实训教材或实验指导手册,更偏重于指导大学生如何模拟现实中的经济环境进行创业行动、开展营销活动、进行财务管理等,以获得更多的实际工作体验。更新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优化教学环境,开展深度吸引和充分锻炼学生的创业课堂。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打造双师素质的创业管理师资团队

首先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专职管理团队,并坚持培养与引进结合,选聘和引进既有高学历层次,又有创业实践经历的人才作为专任教师,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对专任教师进行国际化培训和企业实践;同时,坚持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相结合,立足自有专任教师,积极选聘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经验的外聘教师作为企业导师,或在合作的国外教育机构及企业集团中选聘兼职创业导师和境外合作导师,不断优化师资结构,逐步建立一支适应“应用创新型、国际化、个性化”创业人才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建设现代化创业园区,积极拓展办学空间

建立具有孵化器性质的创业园、产业园或与之合作,为学生提供机会,提前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在从事研发、营销、商业服务的创业实践中掌握本领。开展全面、科学的创业指导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并做好园区的管理、建设与合作工作,吸纳学生、企业或创业团队入驻,开展创业活动,让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施展才智,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办学空间。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积极寻求国际化教育合作伙伴

“走出去,请进来”,主动联系、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引进国外优秀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探索并建立恰当的合作模式,引进国际化创业管理理念,拓宽教师及学生的国际化视角,建立国际合作的创业团队,努力进行国际化创业项目的成功尝试,并探索其国际空间,以便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高鹏.发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董志霞.大力推动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

[3]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之歌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