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地方高校为依托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2016-05-30程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家庭

程佳

[摘 要]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家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疾病的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正在减少。老人感到空虚和孤独,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基于高校现有资源,建立新的社会养老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高校资源在社会养老服务中的使用具有效率高、人性化、成本低的特点。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8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也许没有考虑到利用大学资源建设新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势,因为地方高校的优势为有人才、医疗、设施、文化和其他基本资源。所以为了弥补现有养老模式的不足,笔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就是在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实施,使社会养老目前困难情况得到减轻,从而对于学校和养老来说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模式。

一、传统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一)老年家庭养老模式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中国宪法、继承法、刑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老年人权益法》的第10条于1996年生效,明确规定:“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要照顾老人。”每一个公民都要履行这个义务。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存款很少,他们年轻时为他们的家庭提供劳动收入,在退休后仍然有许多老年人帮助他们的孩子做家务。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子女给老年人的养老金作为老年人在劳动时的收入和老年人的隐性延期支付的收入。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年人通过家庭得到了一定的养老资源,这样的经济互动结果就是老年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目前,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但是人口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导致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人民生命的延长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内部结构有了改变,高龄老年人的增长比年轻人和低龄老年人的数量增长要高得很多。“高龄”指的是老年人的年龄为70岁以上(包括70岁)。随着老年人抚养比的增加以及在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就使家庭的养老资源也增加。事实上,我国的家庭结构发展趋向是小型化和核心化。代际分离的存在显著增加了孩子照顾父母的困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一背景,代际分离程度也提高了,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很多老年人很难与他们的孩子沟通,这样的话,目前的社会养老模式无法被家庭养老模式所满足。

(二)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模式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养老”是中国人民高度赞扬的模式。但是,一些社区服务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科学的认识,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对“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没有在意。通过传统观念的约束,社区养老意识不强。(1)社区居委会具有很强的行政能力,但是缺乏独立性。很长一段时间,单位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发展,造成社区往往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是我们社区这一阶段老龄化发展特别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在我们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环境中,许多社区已响应上级部门的呼吁设立了养老机构。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的行政特点很强,养老机构面临资源不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往往在管理和福利的矛盾之间徘徊,很难做出选择。此外,除了居民对“社区养老”模式的冷漠还有社区服务问题,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发展和完善。(2)缺乏稳定来源的社区资金。为了保证社区的稳定发展,必须要求社区资金可以由自己来提供。个人捐款、社会征收、政府赠款和适当费用等方面是目前社区资金的主要来源。即使政府对社区的资本投资逐年增加,但是依然无法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所以,社区资金必须自己来筹措,这样的话,社区资金的来源就不稳定,不能使资金的供应得到保证。这样社区养老的发展和完善得到了限制。(3)社区服务设施供求失衡,严重缺乏。根據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有46%的老人有紧急服务的需要,但只有0.9%的老年人表示满意;35.9%的老人有相关的健康指导的需求,但只有9.6%的老年人表示满意;58%的老人有定期医疗服务需要,但只有0.9%的老年人表示满意;43%的老人有家庭病床的需要,有15.6%的老年人得到满足;19.2%的老年人有家庭护理的需求,但只有0.6%的老年人表示满意。

目前社区服务设施提供基本的简单运动器材,而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是什么。同时,社会对老人医疗设施和老人服务中心的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无法满足老年在社区服务中的需求。

二、依托高等院校资源建立社会养老中心

(一)体育资源

在国家健身环境中,指导人员、体育场馆和设施严重短缺是限制集体运动的发展一个重要因素。为提高体育设施使用率,所有国有体育设施应向社会开放,这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的事项。

无论是综合性机构还是专业机构,他们都有自己的体育人才——体育教师,这些体育人才都接受高等院校的培养,在教学和科研上,培养成为一个专业的体育人才。他们具有的专业知识很丰富,并且精通教学的技能,可以为老年人口提供专业的培训。同时,体育教师不仅是大学体育人才,也是社会运动中难能可贵的精英资源,他们参与社会体育贡献自己的力量给社区养老服务,并在参与中把体育理论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体育教师不仅奉献自己的力量,也使现有的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不足得到改善,基于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开放的新局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体育教育专业中。这不仅给他们起了一个模范的力量,而且还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指导。

(二)文化资源

高校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是各种文化思想碰撞交汇的地点。校园文化的形成始终会吸收和融合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根据老龄人口的心理和生理需要,高等教育機构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基本的文化和医疗服务以及身体和心理咨询、医疗保健、娱乐和学习等多种多样的服务,这种形式的变化可以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自己所需的服务。

(三)人力资源

高校不单单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选择文化的精髓,还要指引运用他们的智慧来满足社会需求,呼唤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作用。高校中精英、教授和专家聚集,他们是一个更高文化素质的集团,具有丰富的知识、前进的思想。

学校还有精密的仪器、先进的设备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这些原因使学校的文化能够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从而带动社会文化的进步。

因为和孩子沟通的缺乏,那些不能照顾自己的老年人特别会有孤独、寂寞的感觉。应该给予需要家庭照顾的老人精神慰藉以及更多的照顾,让他们可以在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得到他人的关爱。

(四)医疗服务资源

大学的医疗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它不仅能够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医疗,还能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健康服务。健康服务主要包括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从而能够使教学秩序保持稳定,以及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

高校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学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具有丰富的医疗服务工作的经验。社会人口水平与老年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老龄化水平类似,高校教师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许多教师因为年龄的增加,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也越来越突出,他们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及护理服务、健康服务,这符合老龄健康服务的要求。同时,学校区域人口特别多,便于公共卫生疾病的爆发,这就要求大学医院应该使用治疗为主、平常进行预防的服务,而且还应提供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综合服务。

(五)区域发展

笔者通过对一些地方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一下结论,地方高校的发展不仅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还能够把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转化成为自己的优势,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现实方面考虑,地方高校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地方的政府对本地高校的发展情况是特别重视的。

为了吸引学院和大学的进驻,制定了许多奖励措施,如税收减免、财政援助和利息补贴贷款。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区域发展也会有类似“胡萝卜”政策的激励措施,高校将被放置在动力的位置来推动知识经济地位的迅速发展,这大促进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区域经济。

总之,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就是在高校资源的基础上实施,从而使社会养老目前的困难情况得到減轻,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和治疗的全面服务,以及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服务。国家和政府需要将现有的养老观念得到改变,使用高校現有的人力资源、设施、文化、医疗和其他资源方面,使地方高校参与社会养老,建立基于现有资源高校的新养老模式,让养老能够更加正规、产业化地快速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于养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喜红.社会养老服务转型升级问题探讨基于烟台市城乡居民养老现状及养老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5(5):15-16.

[2]孙玉岭.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河北金融,2015,4(1):86-87.

[3]蒋轶嘉.浅谈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J].管理观察,2015,4(18):45-46.

[4]《社会福利》编辑部.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发力[J].社会福利,2011,7(4):14-15.

[5]宋全成.人口高速老龄化: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严峻挑战[J].理论学刊,2016,4(2):87-88.

[6]徐倩,周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认识误区及优化方略[J].学术论坛,2016,1(5):22-23.

[7]张凌瑄.民办养老机构参与社会养老的机制初探[J].统计与管理,2016,3(6):101-102.

[8]田北海,王彩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家庭养老替代机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4,1(4):36-37.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家庭“煮”夫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恋练有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