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咖啡产业办专业可行性探讨

2016-05-30杜华波李学俊周艳飞朱春梅宋国敏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消费量咖啡专业

杜华波 李学俊 周艳飞 朱春梅 宋国敏

[摘 要] 对接产业办专业将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将大大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咖啡为纽带的农工商三产融合的咖啡产业链庞大体系,咖啡相关专业的开设值得探索和研究。

[关 键 词] 咖啡;产业;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3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一、对接咖啡产业办咖啡相关专业的必要性

(一)咖啡产业发展需要有学科专业的支撑

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非酒精类饮料。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喝咖啡,就世界每年的消费量而言, 咖啡消費量为可可的2倍,为茶叶的3倍。世界咖啡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总产量为900多万吨。作为世界重要的饮料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南亚、东南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

我国咖啡的引进试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海南和四川等少数区域,而咖啡的消费遍布全国。云南省发展咖啡产业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5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87万亩、产量12万吨,均占全国的99%以上,属全国最大的咖啡产区,咖啡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特色和支柱产业之一。根据我国咖啡产销形势分析,到2020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有望达到250万亩以上,年产咖啡生豆20多万吨,实现总产值350亿元以上。

当前在咖啡产业发展过程中,咖啡的良种繁育、种植技术研发问题;咖啡种植的环境问题;咖啡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集约化、特色化等发展问题都非常突出,急需解决。需要有学科专业的科研技术体系的支撑。

(二)咖啡相关专业的开设将為咖啡产业提供人才支撑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石油交易的最广泛的国际贸易商品之一,超过60个国家进行着咖啡交易。全世界人口约70亿,而其中竟有10%依靠咖啡产业链为生。咖啡不仅对近7亿多以咖啡产业为生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10亿多消费者的生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有2500万小生产者以生产咖啡为唯一收入来源,每个这样的小生产者平均养活5个家庭成员。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上第8人口大国——日本全国的人口总数。世界银行进一步估计,全球竟然有5亿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卷入咖啡贸易中。

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比较低,年平均咖啡消费量仅为5杯,国内咖啡年消费量仅在8万吨左右,但中国潜在咖啡消费者达2~2.5亿人;从市场上看,目前中国全年咖啡行业销售额为700亿元,全世界为12万亿元。据农业部南亚办统计,2011年中国出口咖啡豆36538.00吨,进口咖啡豆39886.00吨。据2006~2012年中国咖啡产量、出口量和进口量统计分析,中国咖啡消费增长率达25.71%,2012年咖啡豆消费量达87311.00吨;全国有13600家咖啡馆,2200家咖啡相关企业,从业人数达到50万人。

预计从2015年起的10年内,中国咖啡行业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及中国咖啡文化的融合,消费笛声越奏越响。据估计,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还有95%以上空间未被开发,预计10年内,国内咖啡豆消费量将达到20万吨,2030年达到30万吨,咖啡消费市场有望达到3万亿元,中国将成为世界咖啡消费大国。

尚普咨询《2014~2018年中国咖啡饮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年平均咖啡消费量仅为5杯,远低于日本(200杯)与韩国(140)杯。从市场上看,目前中国全年咖啡行业销售额为700亿元,同比增长15%,全世界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2%;预计10年内中国咖啡行业销售额将达到1~2万亿元,2030年达到2~3万亿元,成熟咖啡消费市场应该在3~4万亿元,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还有95%以上空间未被开发。因此我国咖啡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而咖啡产业快速发展急需人才支撑。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把云南省建设成为世界优质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国最大的精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的总体目标,开办咖啡相关专业将为咖啡产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咖啡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当前,云南省咖啡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总体服务能力较低,不能适应咖啡产业发展的需要。面对咖啡企业生产技术科技含量不高,咖农种植管理技术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咖啡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整体上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咖啡产业产品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税,是现阶段推进云南省咖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当前咖啡产业链上的工作人员更多来自非专业,对咖啡产业缺乏系统的认识,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咖啡产业发展,咖啡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前段产业咖啡育种、栽培管理、初加工、深加工等相关行业将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端末端产业产品营销、文化传播、服务行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也将大大推进,整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缺口很大,也为学生就职就业、干事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二、咖啡相关专业的开设将为咖啡产业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水平建立平台

我国咖啡行业有近150万的从业人员,他们也有继续学习的愿望,但目前没有这样对口的专业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关于“建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了有效支持的要求,指出开设咖啡相关专业有其必要性。

三、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有利于重构专业体系

咖啡产业是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目前,国内尚无能完全对接咖啡产业人才培养的高校相关专业,只有相关的农学、食品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设置咖啡相关专业能完善学科专业体系。

四、开设咖啡相关专业是地方性大学特色办学的发展需要

区域型大学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当前云南农业大学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开设了相关专业,比如:茶学、烟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蜂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专业,专业的设置坚持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教学科研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四大板块的定位为高山农业、热区农业、都市农业和跨境农业,咖啡产业是热区农业和跨境农业的重要产业,咖啡相关专业的设置将有利于专业体系的完善,不断增强地方特色办学和服务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总而言之,对接产业办专业,能够为专业良性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有效提升专业的发展力。对接产业办专业为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从而有效提升产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之与时俱进,为区域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有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接我国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设置咖啡相关专业可行且必要。

参考文献:

陈煜,刘养洁.世界咖啡产销现状及中国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11).

猜你喜欢

消费量咖啡专业
关于咖啡的9个真相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韩国电企2月份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015年全球废钢消费量同比下降
咖啡
N2015083 中国铜铝消费量料在未来十年达到顶峰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36.2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