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语教学初探

2016-05-30张芬香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双语师资轨道交通

张芬香

[摘 要] 对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其次通过分析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双语教学培养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以外语语言或外语技能支撑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轨道交通的国际化水平。

[关 键 词] 高职;轨道交通专业;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36-0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们要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作为铁路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铁路运营人才的主力军,面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倡导,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也将迎来国际化培训的广阔市场需求。2016年3月中国铁路职业培训的“海外第一单”——肯尼亚蒙内铁路当地技术人员培训项目正式启动。此次培训不但為肯尼亚当地培训铁路技术人员,同时也为肯尼亚铁路技术学院培训师资。因此,轨道交通类专业的教学不仅要满足国内行业需求,也要适应轨道交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这双重需求,双语教学成为现今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行业交往需求的一个必然轨迹,是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一次机遇与挑战。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双语教材和课程建设还属于起步期,本科院校开展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高职院校开展较少,鉴于此,我们需要对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双语教学进行探讨,同时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其成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双语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在实践中,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便大力开展双语教育的实践,构建本国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自此,双语教学模式趋于多样,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或者策略的选择方面的研究趋于丰富。克林·贝克(1993)综观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现状,依据各国双语教育的学生类别、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社会目标、实施双语教育的目标、语言习得标准等,将国外双语教育细分为10种模式。《双语教育概论》《双语制度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以及W·F·麦凯和冯·尼达·贝贝的《双语政策,双语教育和双语课堂》(1978)、洛恩·拉福热的《语言教学与语言规划》(1990)等论著均对双语教育进行系统阐述,探讨了双语教育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使双语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的国外双语教育加大了对双语教育基本要素中双语教育接受者的研究,且将研究从基础教育阶段扩展至幼儿教育和高等教育。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当今中国的双语教育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时间较短,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国外双语教育经验的借鉴和国际比较,以及双语教育的理论探索。姜宏德教授的《双语教育新论》和《双语教育研究报告》(2006)是在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与实验”的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王斌华教授的《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2008)也是一本具有指導意义的书,其中收录了41篇基于双语教育实践的总结性论文,包括了关于双语教育的本土个案研究、具体学科教学研究,以及师资培养。

(2)关于师资水平和开设课程的研究。刘森林和胡加圣(2006)的调查问卷研究表明,63%的学生和73%的教师认为国际贸易类、计算机类、电子商务课程、管理类课程比较适合双语教学,经济学类次之。高芳英(2007)在论述《世界史》课程为何适合用双语教学时,讲到“涉外性强”“英文版教材比重大”“师资力量外语水平普遍较高”等因素保证了世界史双语教学不是教育改革的表面点缀,而是切实可行的。赵光辉等(2008)认为双语教学适合普适性的课程,这些科目文化差异小,且国际惯用英语,采用英语教学有直接准确的好处。如金融法律等专业或其他急需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一些学者认为师资水平与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国内特别关注双语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何江胜和谢小苑,2007;桑迪允,2011)。具体说来,当前双语教师队伍虽然英文水平不错,但运用英文讲课的能力尚且不足(陈志祥,2010)。

(3)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的研究。许多研究指出多维互动式教学(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学生—媒介—环境等多维互动)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它顺应了教学规律,适应并迎合了师生需求(王擎,2006;张远和贾忠田,2008;魏亚萍,2011)。魏亚萍(2011)论证了以任务为导向、以真实案例为依托,鼓励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嵌入式教学模式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李薇和王磊(2010)提出了原型化双语教学模式。

2.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以“双语教学”为主题,并含“交通”,在中国知网(CNKI)上进行跨库检索(2007年至今)查询结果仅有20多篇,其中职业院校的相关研究只有6篇。何雅琴等(2015)以交通工程学为建设对象进行研究;高洁(2011)研究了交通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的关键问题;韩冰源等(2015)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尤凤翔和祝拥军(2012)探讨了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的改革策略和发展方向。但是较少涉及轨道交通类双语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和课程资源建设。

(三)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学者在该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尚需进一步完善。

(1)从研究视角而言,学界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但是目前将双语教学与“互联网+”环境结合做研究的较少。

(2)从研究内容而言,以往对经贸类、物流类和国际法专业的研究较多,关于轨道交通类专业的课程尤其是客运方面课程的双语教学研究较少。

(3)从研究区域而言,目前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内地省份如湖南省内轨道交通类职业院校双语教学研究开展较少。

我省正在由区域性交通枢纽变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我省的职业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轨道交通人才,需要有相应的双语教学实践。因此,本研究在“互联网+”环境下,分析轨道交通类专业尤其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的能力,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以期拓寬我省双语教学的渠道,为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更多经验。

二、提高轨道交通类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加大双语教学的投入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走出去”企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抓住国际化人才培养先机,让企业获得带路战略红利,获得国际化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轨道交通类的企业对于国际化人才尤为需要,而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运营人才的主力军,因此从政府到学校应该加大对双语教学的投入,推进双语教学的建设和发展,规范双语教学的标准(师资、课程资源、评价模式等),树立双语教学是以专业为依托,为学生营造一个用英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境界。

(二)打造双语师资团队

1.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双语教学师资存在以下问题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双语教师不仅在语言与专业两方面素质要过硬,还要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目前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的双语教学师资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教师英语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专业教师英语的读写能力要优于听说能力,很多教师担心英语发音不够标准,语法不够熟练,缺乏英语教学的自信心,影响到英语教授专业知识的效果。

(2)外语教师缺乏专业基础。外语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有优势,但是专业知识薄弱,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但是由于各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人员紧缺,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

(3)小语种双语师资匮乏。“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铁路项目目前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相应语种的师资尤为匮乏。

2.提高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打造双语师资团队,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1)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师资。各院校根据本校需求,可以引进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参与海外项目的技术人员来补充双语教学师资。同时招聘有行业背景的外籍教师进行讲课。

(2)加强原有师资的双语教学培训。通过双语教学培训,如英语教学培训和外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着手提升双语教学师资水平。

(3)根据各个学校需求适当引进小语种双语教学师资。根据各个学校培训的具体需求,适当引进小语种双语的师资,扩充双语师资队伍。

(三)开发双语课程资源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类高职双语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我们应组织师资团队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双语教材的编写、授课资源的开发、评价模式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建设,并聘请专家审核,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形成与时俱进的课程资源。

(四)开展双语教学实践

由于高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入学成绩,将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先在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中进行试点教学,不断完善之后再推广。同时各个专业选择一至两门课程为试点,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再加以推广。

本文对于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双语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希望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对于双语教学的理解。同时也希望通过双语教学培养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以外语语言或外语技能支撑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家轨道交通的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姜宏德.双语教育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王世元,段书凯,王丽丹.关于本科生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3]肖建芳.當代国际双语教学模式概论[M].广州:广东省出版社,2011.

[4]周艳.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猜你喜欢

双语师资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