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素养的英语教师研修实践

2016-05-30蔡吉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研修话语学科

蔡吉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結合教师培训实践,阐述了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教师核心素养以反思性为核心;强调教师与工具互动意识;强调教师与他人、与团队的互动;强调教师的自主性和自我认同。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教师培养;自我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28-02

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1997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理念,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 简称DeSeCo)。

DeSeCo认为,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首先,素养能够应付复杂的能力的要求,能够满足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它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素养的获得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过程。素养的发展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它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DeSeCo认为,核心素养包含三大类:互动地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和在社会异质团体中的互动。

一、教师核心素养概述

我国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理念,并推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如何培养英语核心素养。但是,我市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现象严重;内容教学呈现碎片化状态,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英语能力。究其原因在于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缺乏。核心素养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老师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者,自身要发挥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要求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教师要首先具备。另一方面,时代的变革已经到来,不具备反思能力、资源意识、规划意识和合作意识的教师,将不能胜任英语教学岗位。

借鉴DeSeCo的核心素养概念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内涵,结合研修实际情况,本发言着重阐释高中英语教研工作在培养教师核心素养过程中的四个体现:强调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为核心;强调教师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强调教师与团队的互动;强调教师的自主性和自我认同。

二、强调以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为核心

反思能力就是当代教师能力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俞平,2004)。素养包含了除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道德、动机、价值观和情绪情感等更为综合的内容。DeSeCo认为,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反思性。反思是相对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元认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教师的反思性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成熟度,不随波逐流,能够考虑不同的观点,提出个人独立的见解并为自身的教学行为负责。为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研修活动必须突出教师培训的实践性和问题性。

(一)明了研究路径,梳理问题清单

通过开展深度学习交流,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观察反思,参考学生模拟测试结果和教师研修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梳理并提炼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形成学科教学的关键问题清单。这些教学关键问题,区别于具体知识点琐碎的,零散的教学问题。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关注如何选取对学科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核心内容;如何引导教师形成学科核心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核心能力和重要价值观;如何进行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有力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何对教学进行全过程、持续性和发展性的评价。

(二)解构关键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在研修过程中,教师不断追问和尝试回答这些问题: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本学段对英语学科素养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在具体教学中某一节课,素养培养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呈现该素养的培养过程?基于教学案例能够提炼出哪些培养学科素养的具体教学方法或策略?通过分组分工,每个小团队聚焦一个学科教学关键的问题,开展更为具体更具针对性的研究。在解构每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文献学习研究,同时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生成教学视频案例,开展实践研修。每个小组结合教学案例,再进行理性分析,梳理出培养学科素养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目前,绝大部分教学评价和反思主要集中在教学過程和教学方法上,对影响课堂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的课堂话语的评价与反思较少。高中英语教师对课堂话语分析知识普遍较为欠缺,加之缺少客观的英语课堂分析评价标准,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教师课堂话语的反思。于是,怎样促使教师进行有依据的课堂反思,如何提高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的有效性,就成了当前深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关注高中教师能否依据课堂话语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进行话语自评和反思,发现自身课堂话语的不足,明确改进自身课堂话语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不断提高其课堂话语的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通过研究,找到了操作性很强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强调英语教师与工具互动意识

(一)工具即教学资源

大数据时代,教师不仅应具备筛选资源和恰当使用资源的技能,还需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正确的工具意识

理解工具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如何用工具来达成更广泛的教学目标;工具不是被动的介质,而是教师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积极对话的手段。

(三)教师即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和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在于创造资源。如:教师的教研成果转化为研修课程资源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教师培养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开发思路的开放、监控管理的灵活,为研修课程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动力与生机(见表2)。

四、强调教师与他人、与团队的互动

(一)与人或团体互动

该素养强调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与自身不同的他人互动。这种素养要求个人和他人一起学习、生活和工作。社会适应力、社交能力、跨文化能力和软技能等术语都属于这类素养。

(二)研修即交流活动

高中英语研修活动强调不同质的人群的沟通与交流。研修就是一个交流平台,可以平等、自由地讨论问题、交流观点、获得启发,使研修成为专业发展的充电站。

(三)层级贯通的研修

教研员与教师间的交流;教研员间的交流;不同学段教师间的交流;不同学校间教师的交流等。

学生的成长虽然具有阶段性,但是学生的发展更是持续性和一贯性的,英语语言习得更是如此。同时,语言离不开体验与生活,剥离了运用功能的语言只能是死去的符号。英语教研适时开展了小学、初中、高中教研一体学科融通的探索,同时开展了将课堂语言知识引向学生的真实语言体验活动。

五、强调教师的自主性和自我认同

DeSeCo认为,个体必须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社会的运转,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和想要扮演的角色。对于教师而言,自我意识就是要凸显自我的专业判断,同时获得自我专业价值的认同。

入学校入课堂的浸泡式研修: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课、说课、赛课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教师的做课、说课、教案、课件制作、教学反思,有计划地跟踪指导。同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总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修方式,凸显在研修理念、研修机制、内容形式等多方面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教师主动探究,高效学习,支持个性发展的研修文化。面对基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提升的新的形式,面对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新挑战,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问题。教研员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创建培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努力践行教师研修的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做好研究、引领、指导与服务。

參考文献:

[1]陈桃.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3):6-8.

[2]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39-46.

[3]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研修话语学科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