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思考

2016-05-30高嫄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通识设置院校

高嫄

[摘 要]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全面的认识,将知识融会贯通,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当前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各项保障制度较为完善,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时间短,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探究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情况,探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114-01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美国博得学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通识教育一词逐步进入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不同的学科能有全面的认识,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它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载体有很多,主渠道还是课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主要两种:一是公共必修课,课程开设较早,有独立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考核机制体系都较为完善。二是公共选修课,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从2013年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本文主要探究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中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情况,探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于2013年上半年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开设课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态。与2013年上半年相比,2016年上半年增设选修课程124门;学生选修课程的人数,由最初的不到两千人次,增长到现在的九千人次;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授课教师的数量与开设课程的数量差量逐渐增大,反映出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设2~3门选修课程;2013年上半年首次开设选修课程时,课程内容涉及小语种、历史、文学等。2016年开设的144门选修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外传统文化、历史、小语种、舞蹈、计算机、体育、文学、法律、礼仪、网络以及个人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无论是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程教师队伍的扩大,还是学生选修人次的增加,都反映出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是有必要且受欢迎的。

二、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不难看出,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多数高职院校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时,主要从教师的兴趣或者自身专业特色出发设置课程,但是极易出现课程重叠的现象,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中,与韩语小语种相关的课程就有《趣味韩国语》《韩语语音入门》《韩国语》三门,教师的授课内容也有重复,学生即使在不同学期选修其中课程,也容易学习到重复的知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另外,课程学分低、课时少等现象也凸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结构的不合理。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多为1.5学分或者2学分,一周两课时,学分少、课时少使得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根本不重视,也达不到系统传授知识,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

2.制度不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管理不足。与必修课相比,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配套制度管理不健全。虽然有明文规定上下课时间、课堂管理相关制度、学生选课原则等,但是涵盖通识教育选修课发展、课程设置、上课制度、学生选课制度等较为系统全面的制度体系尚未形成。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作保障,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教学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缺乏高职院校特色。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虽然打破了学科之间孤立的状态,将不同的专业学科进行融合,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并未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点。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4年上半年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例,开设课程有文学类、体育类、法律類、音乐类等,很多课程也确实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如,商务社交礼仪、计算机二级教程、演讲与口才等。但贴合学生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特别是职业技能发展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寥寥无几。

三、完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对策

1.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重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性质特殊,往往没有专业课程或公共基础课程受重视。完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設置,首先要加强对于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能帮助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更多解决的是学生心灵的问题,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

2.构建制度保障体系。当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虽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是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完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如果不在制度的约束下发展,肯定会衍生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只有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才能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建设发展纳入“规矩”中,才能让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以及课程的发展迈入正轨。

3.构建模块式课程分类体系。通过构建模块式的课程分类体系,细化课程类别,能够有效地减少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重复的现象。高职院校根据本校学生专业情况以及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划分模块课程分类体系。如,历史文学类、语言类、体育类、教育心理类、哲学类等,教师进行课程申报时依照模块课程分类体系进行申报。一方面,构建模块式的课程分类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专业知识以外的空缺;另一方面在既有的模块下结合制度保障体系要求开设课程的独立性,也能有效避免教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重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鲍贤杰.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5.

[2]刘华艳.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

[3]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

猜你喜欢

通识设置院校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