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微课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

2016-05-30田飞冯所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院校

田飞 冯所伟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课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并将伴随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作为新的信息化辅助教学而被广泛应用。针对高等数学课程目前的教学情况,试图从微课的基本内涵以及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以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为借鉴,提出在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中运用微课的有效策略与手段。

[关 键 词] 微课;教学质量;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7-0044-0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课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并将伴随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作为新的信息化辅助教学而被广泛应用。高职院校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正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与不足,为了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引进微课教学,对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如何将微课恰好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课堂质量,如何突显优势、避免劣势,是值得我们高等数学教师积极探索思考的事。

一、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等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认为高等数学是最难学习、最难及格的课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课时少,内容多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际操作技能为主,因此,教学课程大部分都被“两课”、专业课和实训课占据,致使大部分高等数学课时设置相对较少,多则一周4课时,少则一周2课时左右。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讲完函数的极限、导数和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和定积分及其应用等教学内容,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授课速度不能太慢,而且对于一个知识点不能重复讲解,这就致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上听不懂,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且教师不能将知识点拓展得更宽,尖子生又感到意犹未尽。

(二)学生基础差,认为学习枯燥无味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多样,高等数学的基础参差不齐,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及时得到消化,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越积累越多,久而久之,学生对高等数学逐渐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和恐惧的心理,最终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望而却步”。

(三)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带着学习资料(如教材、辅导书、练习本等)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如,图书馆、教室等)中学习,为此,教师要求学生安排一次1~2个小时的自学时间。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业余生活非常丰富,除去上课时间外,再挤出连续的1~2个小时的时间自主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四)学习缺乏自主性

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知识转变中,因为存有数学恐惧心理,加之从前学过的知识已经遗忘,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无法持积极主动态度,因此,即使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大都是抄抄应付了事,等到考试的时候再突击复习,确保考试能通过即可,其他时间,很少有學生主动学习高等数学。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全心投入,而使得课堂氛围不佳,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仅限于在课堂上被强行灌输,虽说还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愿望,但由于各种资源条件有限,其在自学中存在很大局限。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主动学习时,其自主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存在一定问题,普遍特征表现为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以及对所学知识点的重难点把握不准,从而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再学习的兴趣。

(五)考评机制古板

在传统的高等数学考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期末测验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及学生对于数学科目学习的成效,虽然在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时也会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表现等),但通常还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目前,在社会发展过快的情况下,素质教育不能仅仅凭一次测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的好坏,也不能因此评定教学质量,所以,这种考核方式的弊端日渐显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学。

二、微课的概念及特征

2008年,由美国的高级设计师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这个概念,它是集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新兴教学手段。自2010年,我国的胡铁生明确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后,微课就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众多教师尝试着将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总结相关经验,已有一定数量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论文等研究成果。

微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微单元、片段化教学的视频,它以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知识点为教学内容而展开。它内容虽然短小但很精悍,多个微课课件组成系列微课,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是浓缩的精华。

教育心理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研究发现,人的注意力有效时间在5分钟左右,5分钟之后,人的注意力将会减退。以此认知规律出发,录制微课应控制在3~8分钟为佳,不宜过长。

微课是短小精干的教学视频,其格式为网络支持的主流格式,如RM,FLV,WMV等,容量只有几十兆而已,方便师生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下载,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对网上、课前、课后学习都有帮助。

三、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运用微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导入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一节高等数学课的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在整个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本堂课的教学质量。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时事新闻、电视广告、身边的趣事等素材,通过简易加工制成微视频,能收到很好的课程导入效果。如,在讲授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排列组合一节时,教师可播放一个人正在路边给人们讲七星彩号码的走势规律、预测本期开奖的号码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此人预测了到本期开奖号码的第一位是6,如果一个彩民要中一等奖,至少应该打多少组号码?由于素材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就发生在身边,出现在课堂上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最大障碍就是高等数学的抽象性,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微课视频,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学习,如,在求二元函数的极值时,学生很难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如果使用微课展现出该二元函数的图形,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该二元函数是以原点为中心,半径为1的上半球面,这样一来就可以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枯燥变得生动,静与动相结合,数与形相结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同时,对于较难讲解、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播放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对该知识点录制的微课视频,这样就避免了年轻教师对该知识点讲解不够清晰的弊端,而且可使学生听到权威人士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三)在课后练习过程中运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将学生容易犯错的题目、反馈的求解难题、课后拓展等做成微课,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如,精品课程网站,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平台,上传到网络平台上的每一个微课视频一般都附有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外学习检测。将以习题为载体的微课应用于课堂,是教师讲解习题的方式交给微课讲解的一种创新应用。

学生在网络平台中通过观看微课教学视频,做相关练习题,参加讨论,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而且,教师将经验值转化为相应的平时成绩,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微课的应用,在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随新元素、新感观的导入起到了翻转课堂的作用。灵活运用微课,能够提高高职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为学生搭建一个科学的、能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的平台,达到了打造精彩高等数学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贺志辉.基于MOOC(慕课)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界,2014(12):146-147.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17-18.

[5]彭岩.“微课”在高职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及推广[J].职业,2015(1).

[6]張辉.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院校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