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后的调整方法探讨

2016-05-30鲍善常

同煤科技 2016年2期

鲍善常



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后的调整方法探讨

鲍善常

摘要针对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运输机出现窜动,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调整的难题,以同煤集团金庄煤业8202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后部刮板运输机发生下滑后的调整方法为例,通过对传统的调整方法进行改进,快速的解决了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后的问题。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后的调整方法

0 引言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布置前后两部可弯曲运输机,工作面生产能力大,运输任务重,只有工作面运输机保持正常运转,生产才能持续进行,否则工作面就会进入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综放工作面的运输机发生下滑现象时,会造成刮板运输机的机头与转载机搭接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如果不加以合理控制就会导致运煤不畅,安全出口小,端头支护大等一系列不理想结果。

同煤金庄煤业8202工作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开采的采煤方法,工作面采用Eickhoff SL-500型采煤机落煤装煤,配套CAT的PF6/1142型前部刮板运输、PF6/1342型后部刮板运输机和PF6/1542型转载机运煤。郑州煤机ZF15000/ 27.5/42型低位放顶煤支架支护顶煤、顶板,采高为3.9 m,放煤厚度平均11.4 m,采放比约为1:2.92。其生产工艺为:采煤机斜切进刀→割煤→移架→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此为一个正规循环,照此往复不断割煤。

1 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过程

8202工作面是金庄煤业北二盘区的第二个工作面,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当开采到采位300 m时,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运输巷2202巷比回风巷5202巷平均高出18 m,煤层倾角随着达到13°。虽然采用了工作面调斜、单向拉后溜、支架调整等方法[1],但后部刮板运输机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向运煤反方向移动,导致了后部刮运输机机头与转载机搭接的位置发生变动,即后部刮板运输机出现下滑,从而改变了运输机与转载机合理的搭接关系,在机头形成堆煤现象,特别是后部刮板运输机机头离开转载机距离,最大达到1.5 m,造成后部刮板运输机将转载机推至皮带运输巷外帮煤壁,运输机拉回煤。综放工作面不能正常放煤,严重影响产量和工作面推进的速度,导致8202工作面不能正常生产,甚至达到了半停产状态。

2 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影响

(1)造成工作面上下端头安全出口宽度不够,工作面一帮须扩帮才能保证安全出口畅通;

(2)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后,其与转载机搭接过少甚至脱节,影响转载机运输。后部刮板运输机机头堆煤,导致其底槽拉回煤,增加设备运行阻力,严重影响后部刮板运输机的正常运转;

(3)由于后部刮板运输机发生下滑,导致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变斜,加上支架尾端的作用,造成后部刮板运输机无法拖移到位,支架无法正常移动到位,不能正常支护顶板。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带动支架向下移动,导致上端头空顶面积加大,支护密度减小,很容易造成冒顶事故和支架挤架、垛架、倒架的后果。

3 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原因

3.1地质因素的影响

8202工作面采位300 m时,运输运回两巷高度落差为18 m,工作面平均倾角13°。因此支架和运输机会在沿斜面方向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分力[2]。由于支架、运输机自身重量较大,下滑分力会随着倾角增大而增大,再加上后部刮板运输机和支架的连接是采用链连接,是软连接,后部运输机就更不容易控制。

3.2受前部运输机和支架的影响

采煤机不断地割煤,前部运输机会被依次的推向采煤壁。这种往复循环过程中,前溜会相对于工作面发生相对滑动,这种相对滑动主要通过运输机来回弯曲体现,支架推移杆会发生一定量的左或右偏移,这种偏移会对前部运输机产生作用分力。如果这个力控制不好,会使前部运输机发生上窜,导致支架调向,后部运输机就会随着下滑。

3.3采煤过程中操作工艺不规范的影响

由于后部运输机和支架的连接方式是软链接,安设在支架底座前端左右侧。在工作面回拉后部刮板运输机时,由于采煤过程中操作工艺不规范,支架上方空顶或初撑力不足,收后部刮板运输机的反作用力会使支架发生调斜,支架将旋转一定量,从而导致后部运输机发生下滑。

4 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传统调整方法

(1)调斜工作面也叫大调工作面或者将工作面调成伪斜工作面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头长,多进机头;机尾长,多进机尾的办法。当工作面尾超前头距离过多时,将造成运输机上窜;当工作面尾超前头距离不足或尾滞后头时,将造成运输机下滑。在调刀过程中一定注意工作面的直线,煤机一定跑整刀。但是在调的过程中注意尾超前的尺寸,应根据工作面具体情况定这个距离。根据8202工作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多进尾的方法调斜工作面,尾比头多进最大12 m。

(2)采用小调工作面也就是多进尾,使工作面形成“肚”的方法。但是这样容易导致挤架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班班观察支架的状态,发现情况立刻把“肚”减了,使工作面成为直线。

(3)调支架的方向,使支架的推移杆与后部刮板运输机窜动的方向成锐角,并采用单向拉后部刮板运输机的方法,此方法一定要注意拨架。

(4)改变采煤工艺,变双向割煤为单向割煤,采煤机向尾部割煤、移架,不拉后部刮板运输机;向头采煤机跑空刀、从尾拉后部刮板运输机。使后部刮板运输机每循环都自尾逐架向上端头推移,一般改变采煤工艺的方法与调斜方式一并使用效果更好。

上述传统方法都是通过改变前部运输机和支架的上窜,进而带动后部刮板运输机的上窜。由于8202综放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条件复杂、设备多而重,单架支架达到43 t,工作面长,煤层倾角大等因素。再加上后运输机下滑太严重,后部刮板运输机最大时离开转载机达到1.5 m,虽然采取上述措施,但效果不太明显。

5 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调整方法改进

经过对工作面推进过程的研究,发现通过前部刮板运输机和支架的上窜带动后部刮板运输机的上窜,调整周期长,效果不明显。最终采用调换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在后部运输机溜槽上的位置实现其上窜。具体方法: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实际位置,如图1所示,从5号架开始,将每架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从原来对应的后部刮板运输机溜槽位置往后移一节槽,如图2所示。每个工作循环采用从尾部开始单向拉后溜,多组架同时拉的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后,金庄煤业8202工作面前进一刀煤的距离(0.8 m),后部运输机就上窜0.2 m。一个生产原班下来,后部运输机机头基本和转载机搭接,后部运输机就能够正常放煤出煤。根据金庄煤业8202工作面的实际操作,这个方法效果很好。

图1后部刮板运输机链正常的连接图

采用调换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在后部刮板运输机溜槽的位置的方法优点是速度快、周期短。采用传统的方法需要的周期长,效果不太明显,只适合微调。当后部运输机下窜严重时,传统方法就达不到效果。但采用改进后的方法,调整速度很快,而且效果明显。

图2调换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后的连接图

6 结束语

综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运输机下滑现象,直接影响正常的安全生产,采用传统的调整方法防止其下滑显得力不从心了;经过在现场不断地摸索、探讨,改进了调整方法即采用调换拉后部刮板运输机链在后部运输机溜槽上的位置,快速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值得在各类似综放工作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怀轩,史之印,蔡先锋等.综放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3(5):65-66.

[2]史守忠,王文忠,林万国.大倾角综放工作面运输机上窜下滑控制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25-26.

鲍善常,男,1988年2月出生,太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现在金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部工作,助理工程师。

Discussion on the Adjustment Method of Rear Scraper Conveyor after Sliding in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Bao Shanchang

Abstract: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is a mining form of more than ten million tons of coal production of mine,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craper conveyor is the foundation to ensure production of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 Once the large equipments appear movement,it is difficult to adjust effectively in a short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justment method of the rear scraper conveyor after sliding in the process of 8202 working face production of Jinzhuang Coal Company of Datong Coal Mine Group. Through discussing on the traditional adjustment method and the improved method,the sliding problem of the rear scraper conveyor is solved.

Keywords: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rear scraper conveyor;adjustment method after sliding

收稿日期:2015-10-25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TD5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866(2016)02-0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