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可分三阶段

2016-05-28

环球时报 2016-05-28
关键词:粮食市场消费水平粮食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网站5月26日文章,原题:中国粮食安全——自给政策何去何从?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奉行粮食自给政策。为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就有必要制定全面的战略。新的粮食安全战略应首先确定在三个不同阶段,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威胁以及保障措施。

首先,正常条件或和平时期,中国的粮食需求将通过国内生产和进口满足。全国性的粮食安全不会是大问题。因此,政策重点应该是如何应对地区尤其是个体消费者的粮食安全挑战。

其次,世界粮食供应大波动或粮食危机不能排除。在这个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风险将是粮食进口成本大增,甚至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都可能暂时成问题。为降低这些风险,中国应采取全球性的农业政策,包括农产品进口多样化、国外农业投资、全球农业合作等。

第三,在战时,全球粮食市场可能彻底崩溃,中国就不能从国外进口粮食,从而必须自产粮食养活近14亿人口。正如一些粮食安全专家所指出的,在战时,普通公众将不能够维持肉类酒类的正常消费水平,大多数人所消费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土豆仅够维持生存。因此,维持生存的粮食消费,而非当前的国内消费水平,应该作为战时的粮食自给目标。

为应对最坏的情况,中国政府应采取两手策略:一是保持足够的战略粮食储备;二是保护关键性农业资源,以便在战时快速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作者张洪洲,乔恒译)

猜你喜欢

粮食市场消费水平粮食
本期导读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中国粮食增产为何未致丰收悖论发生?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