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普通男生足球基础初评

2016-05-28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23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

1.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 210023

吴 瑾1,武文骏2,姜 虎1,周 乐1

Wu Jin1, Wu Wenjun2, Jiang Hu1, Zhou Le1



大学普通男生足球基础初评

引言

大学因其在师资、场馆等软硬件条件上的独特优势,成为了目前我国校园足球计划中的重要环节。然而作为大学校园足球参与的主要群体——大学普通男生,了解其现阶段足球基本能力的状况不仅可为各中、小学今后校园足球的开展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大学校园足球课程的设置与教授以及课外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荷兰足球专家Bert Van Lingen(2002)指出运动员参与足球比赛的基本能力可以概括为三个英文字母:T、I、C[1]。分别指运动员足球比赛中的技术(T)、洞察力(I)、以及交流(C)。作为这一基本能力体系中的首要因素便是技术(T)。技术不仅是构成足球比赛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个人在足球运动中获得乐趣程度高低的调节因素。而作为一种对抗性极强的项目,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技术水平是否能够长期稳定的发挥,运动员的体能则成为了重要的保障因素[2]。

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本文拟针对大学普通男生足球基础中的技术和体能这两个关键指标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了解目前我国大学普通男生足球基础的同时,为大学足球课程的教授和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抛砖引玉。

1测试程序

1.1测试依据

选取《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测试——足球项目测试内容、方法及标准》(后简称“标准”)中的传接球、运球绕杆射门、5米累进往返跑三项测试对学生足球基本能力水平进行评定。由于学生佩戴眼镜比例较高,头顶球测试未进行。

1.2测试人员

三项测试的评分及计时在严格按照“标准”所规范的计分、计时方法的基础上,分别由三名足球专任教师及三名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共同完成,以确保对“标准”中计分、计时方法理解及评定的准确性、规范性。

1.3测试样本

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选修足球课程的三个男生大一足球班,共105人。

1.4测试场地及基本要求

1.4.1传接球

两人一组,在各自8x8米的范围内(两片区域间隔22米)用脚背内侧传过顶球,球必须处于滚动运行状态,另一人用合理的动作方法接球,之后再用脚背内侧传球给对方,对方再接球。为确保两名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在测试前将足球水平相近的两名学生进行配对。

1.4.2运球绕杆射门

在距离大禁区线24米处设定一条宽2米的起点线,离开起点线4米开始每间隔2.5米设立一个标志物,共计8个。测试者在起点线上运球,球动开表计时。依次曲线运球绕标志物后,在大禁区线外射门,球到达球门线垂直面停表。球射进门有效,射门不进或击中门柱弹出为无效。每人运球绕标志物左、右脚射门各一次,成绩之和为一组。

1.4.35米累进往返跑

在距离起点处每隔5米放置一个标志物,共放置5个(起点至最后一个标志物总距离25米)。测试者从起点开始起跑计时,至第一标志物触摸后返回起点,再返回第二个标志物触摸后回起点,如此往返直至从最后标志物处返回起点停表。

1.5计分方式

传接球、运球绕标志物射门、5米累进往返跑在“标准中”分别占10、10、20的权重分,合计权重40(总权重100)。其中传接球为综合评定类项目由评分者对被测试者传接球动作的合理性、协调性、准确性以及连贯性等进行评分;运球绕杆射门主要为计时评分类项目,被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超时、射偏、或者未按规定绕完所有标志物,无分数;5米累进往返跑同为计时评分类项目,超时或未按要求往返标志物,无分数。

为了客观反映大学普通男生的足球基础,本次测试的评分结果未完全依据“标准”进行。区别主要在:(1)对各单项测试进行了“百分制”的简单转换,这样可较为直观的研究各项测试的得分情况;(2)传接球项目的评分未采用左右脚综合评定的方式,而是对左右脚的传接球情况分开加以计分并讨论,以探讨目前大学男生在左右脚足球传接技术上运用的差异。

2测试结果及分析

2.1传接球

表1 左右脚传接球的描述性统计

表1为105名参加测试学生左右脚传接球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右脚传接球的均分为45.71分,标准差20.725;左脚传接球的均分为19.81分,标准差15.190。从均分情况分析:大学普通男生左右脚传接球的得分均偏低,左脚均分从数值上看要远低于右脚,但从标准差上看左脚的离散趋势要小于右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大学普通男生左脚传接球的熟练程度普遍较低。右脚和左脚传接球间是否存有显著差异,将在后面的t检验中进行分析。

图1为右脚传接球得分的分布。结合表1中偏度系数-0.017可以看出大学普通男生右脚传接球的得分呈轻微的负偏,但从图中的直方图和正态曲线来看,这一现象并不严重。

图2为左脚传接球得分的分布。同样结合表1中偏度系数的数值0.838可以看出大学普通男生左脚传接球的得分呈较为严重的正偏分布,结合之前均值和标准差的分析,印证了大学普通男生左脚传接球熟练程度普遍偏低这一结论。

对大学普通男生左右脚传接球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了相依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左右脚传接球的t值为16.137(p﹤0.05),说明左右脚传接球得分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右脚传接球得分显著高于左脚。

图1 右脚传接球得分的直方图

图2 左脚传接球得分的直方图

变量有效样本均值标准差t值配对变量右脚传接球10545.7120.72516.137***左脚传街球10519.8115.190

注:*** p ﹤0.001

2.2运球绕杆射门

表3 绕杆射门测试概况

绕杆射门考察的是球场上综合控球和射门得分的能力。此次测试的105名学生中,成绩有效的有17名,占总人数16.2%;成绩无效的有88名,占总人数的83.8%。

表4 运球绕杆射门的描述性统计(成绩有效学生)

在成绩有效的17名学生中:最低得分为11分,最高为82分,均分41.76分。偏度系数为0.231,结合直方图和正态曲线分析:在这17名成绩有效的学生中,运球绕杆射门得分

仍然呈现了较为明显的正偏态分布,普遍得分偏低(见 图3)

2.35米累进往返跑

5米累进往返跑考察的是足球场上球员体能储备的情况。此次测试中,105名学生成绩有效的有7名,占总人数的6.7%;成绩无效——主要是未达到评分最低时间标准的有92名,占总人数的87.6%;因身体不适途中放弃的有6名,占总人数的5.7%。

图3 运球绕杆射门的直方图

人数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成绩有效途中放弃成绩无效合计76921056.75.787.6100.06.712.4100.0

表6 5米累进往返跑的描述性统计(成绩有效学生)

在成绩有效的7名学生中:成绩最低为10分,最高为100分,均分31.79分。偏度系数为2.270,结合直方图和正态曲线分析:在这7名成绩有效的学生中,5米累进往返跑的得分呈现严重的正偏态分布,普遍得分偏低。

2.4往返跑成绩与其他长距离跑测试间的相关

表7 5米累进往返跑与1000米、2000米跑间的相关

注: n.s.p﹥0.05,* p﹤0.05

除了对学生各单项足球技能、体能进行测试分析外,我们进一步将105名普通男生5米累进往返跑的成绩与体质测试、课堂教学中的1000米成绩、2000米成绩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生5米累进往返跑成绩与1000米成绩显著相关(p﹤0.05),但是从关联强度上看两者仅为低度相关;而与2000米成绩间未达显著相关。

3讨论与建议

1.从本次测试的结果来看:学生在传接球上首先出现了明显“偏科”的情况——即右脚传接球的运用要显著优于左脚,且左脚的得分普遍不高。从测试过程观察:大多数学生对左脚的运用仅仅停留在能触及到球的阶段。左脚对足球的球感无论从力量、方向、精度等指标上都难以满足最基本的足球运动需要。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善使用非惯用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心理层面:一是主观上对非惯用脚技术的运用缺乏信心;二是担心在配合或比赛等练习中因为非惯用脚的频繁失误而受到同伴的指责。尽管即使职业球员惯用脚和非惯用脚间也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造成了包括对抗等接近实战的情境中,在技术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双脚之间的差距越小——技术的运用越能够合理和流畅。建议在足球课堂教学和课外自我练习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安排非惯用脚的练习;同时在配合或比赛练习中鼓励学生多使用自己的非惯用脚,以提高自信心水平,并坚决制止同伴之间互相埋怨、指责的行为。

2.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原地且较为单一的足球技术运用上要好于运动中且复杂的足球技术。如此次测试中左右脚传接球的过程和结果要明显好于运球绕杆射门,这是因为左右脚传接球测试基本上属于原地技术,即使活动,范围也有限。而绕杆射门其中包含了足球运动中更为复杂的成分:学生除了对控制足球本身需要有较好的球感和技术,在身体的力量、灵敏、协调、速度等指标上也必须有较好的水平。建议在足球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安排学生多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战术练习,还应当将结合足球专项特点的协调性、灵敏性练习纳入课程的教授过程当中,以促进学生个人足球技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3.从学生5米累进往返跑成绩和平时参加1000米、2000米跑成绩间的相关可以发现:5米累进往返跑与1000米间虽达显著但是只有微弱的相关;而与2000米间无显著相关。这也提示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安排足球专项体能练习的重要性。足球专项体能的提高不仅可以保证技战术发挥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学生在足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4.就各项测试结果学生得分普遍偏低这一现象,与测试本身的定位也有关联。此次测试的内容所面向的对象是具有较好足球基础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因此对于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学生来说参加测试确实有不小难度。但是此次测试也较为客观的反映出了目前大学普通男生的基本足球技术、体能状况,对于改进大学足球教学的内容与手段有着很好的启示。同时,是否应当针对大学普通男生这一群体“量身定制”一套体能、技能上的评估体系,从而更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大学普通男生的足球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上如何通过足球普及课、提高课、课外足球活动等多样化的培养手段来提高大学普通男生的足球基础水平,应是广大校园足球工作者下一步研究的课题[3][4]。

参考文献:

[1]Bert Van Lingen,杨一民,李飞宇,李连胜(译).足球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

[2]刘丹.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3]武文骏.对培养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的经验性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5,(27):11-12.

[4]吴瑾.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10):489-490.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n Football Basis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1.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江苏 南京210023

吴瑾1,武文骏2,姜虎1,周乐1

Wu Jin1, Wu Wenjun2, Jiang Hu1, Zhou Le1

摘要:选取了南京邮电大学105名大一男生,采用标准化测试对学生传接球、运球绕杆射门和五米累进往返跑三项足球技术、体能指标进行数据收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普通男生足球技术、体能情况普遍不理想:其中(1)传接球技术中出现明显“偏科”:右脚得分显著高于左脚,左脚在传球、停球的精确性和连贯性上较右脚差距明显;(2)运球绕杆射门测试中有17名学生获得了有效成绩,其余未获有效成绩的学生主要在球感、协调性和射门精准度上均有所欠缺;(3)在5米累进往返跑中有7人获得了有效成绩,与在校1000米、2000米跑成绩间的相关提示了发展学生足球专项耐力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普通男生;足球基础

Abstract:The paper selects 105 freshme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and adopts standard test to conduct data collection of the 3 football techniques of passing and catching the ball, dribbling and shooting and 5-meter progressive back-and-forth running as well as physical fitness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otball technique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male college students are generally unsatisfactory: (1) passing and catching the ball shows obvious unbalanced results; score of shooting by right foo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eft foot,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passing and stopping the ball by left foot is apparently worse than that of right foot; (2) in dribbling and shooting tests, only 17 students obtain valid results, the rest who fail to achieve valid result fail to do well in the feeling towards football, coordination of body and shooting accuracy; (3) in the 5-meter progressive back-and-forth running, 7 students obtain valid results with the reference of 1000-meter and 2000-meter running results. The test shows it is urgent and necessary to develop football specific endurance of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male student; football basis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3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5-0079-3

第一作者简介:吴瑾(1986-),男,江苏南京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Nanjing 210023, Jiangsu, China.

2.南京市宁海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大学
大学枪击案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我的大学,我来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小筷子 大学问
我并不聪明,所以大学四年坚持了这些习惯
刚毕业的我,写给刚上大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