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分析

2016-05-26孔祥艳张盛峰陈向军刘建明

高原地震 2016年1期
关键词:测震邻区编目

孔祥艳,张盛峰,陈向军,刘建明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山东省地震局,山东 济南 250014)



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分析

孔祥艳1,张盛峰2,陈向军1,刘建明1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2.山东省地震局,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多,新疆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大多数地震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新疆西南部。

关键词:地震编目;测震台网;新疆

0引言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我国西北边陲,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接壤,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6[1]。新疆地形呈现出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的特点,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2]。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地区,始新世晚期以来,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是我国的多震省(区)之一。近年来,每年记录到的地震达2万余次。

地震目录既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关键资料,也是用来研究岩石圈动力学过程的重要数据,在地震预测预报、工程抗震、地震减灾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利用新疆测震台网所产出的地震目录,分析研究新疆及邻区天然地震的分布情况,对于新疆测震台网日常地震编目工作及未来台站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并对新疆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4]。

1资料来源

“九五”以前,新疆测震台网一直使用模拟地震资料产出地震目录;“九五”期间,台网改造为数字化台网,共有21个地震台;“十五”期间,乌鲁木齐遥测台网新建、改建、扩建为新疆数字化遥测台网。“十五”项目完成后,新疆数字测震台网由15个国家数字地震台站、45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1个区域地震台阵和1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提高了新疆的地震监测能力,实现了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各省地震局测震台网地震波形数据的共享,实现了地震目录、震相数据的实时报送[5]。

目前新疆测震台网共有测震台站83个(台站分布见图1),另外还共享邻省台站17个,而全国共有1 014个测震台站[6],可见,新疆测震台站密度远低于全国水平。新疆测震台网使用JOPENS系统的人机交互软件MSDP进行大震速报和地震编目工作,MSDP提供多种地震定位方法,日常工作中,新疆测震台网常使用单纯型、LocSat和HypoSat定位方法[7]。

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产出的地震目录,共含有28 034(含单台定位)个地震,其中多台定位的地震共10 549个。该目录包括发生在新疆境内、省界线外50 km内、国界线外80 km内等符合新疆测震台网速报范围(50 km~100 km内4级以上、100 km~200 km内5级以上、200 km~300 km内6级以上)的所有地震。2014年,全国地震目录共165 522条,新疆及邻区发生地震个数占全国发生地震总数的17%,其中3级以上地震个数占全国的12.2%。由于单台定位的地震目录定位精度较差,且震级普遍较小,以下仅对多台定位的10 549条地震目录做分析。

图1 新疆测震台网地震台站分布

22014年地震目录分析

2.1与历史地震目录比较

1970年以来,新疆测震台网监测能力迅速提高,大致可分为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0~1977年快速发展阶段,台站由2个增加到17个,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附近和南天山中东段;第二阶段,1978~1987年加密阶段,台站由20个增加到31个,南、北天山地震带的台站得到了加密;第三阶段,1988~2000年台网优化阶段,天山中东段地震监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第四阶段,2001~2006年大规模数字化改造阶段;第五阶段,2007~2009年的数字地震台网优化阶段,由于“十五”期间数字化地震台网正式运行,新疆台网的布局方式得到优化,定位精度得到明显改善[8]。

图2给出了1970年至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地震编目分析处理的新疆及邻区地震的频度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台网建设,台站个数增加,地震监测能力逐步提高,使所记录的地震震级下限变小,记录地震个数增加。但图2中地震的年发生率存在波动,这与地震活动水平的变化有关,如1997年地震数目明显增多,这与当年伽师发生7次6级以上的强震群有关。

随着未来几年背景场项目的建设,新疆地震台站数量大幅度增加,记录地震个数也大幅度提高,这使得编目人员的工作量大量增加,因此,新疆测震台网编目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急需提高。

图2 新疆及邻区地震年频度(1970~2014)

2.2地震的空间位置分布及强度特征

从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震中分布图(图3)可以看出,新疆地震发生频度高,地震分布不均匀,主要发生在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西昆仑地震带。其中,3级以上地震280个,5级以上地震9个,震级最大的是2014年2月12日的于田7.3级地震。结合历史地震,可以看出,新疆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这些地区都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此外,地震分布情况可能还与台站分布有关,如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测震台站稀疏,监测不到较小的地震,造成地震分布稀疏。这需要在监测能力弱的区域,尤其是西昆仑和阿尔金等监测能力较弱的强震活动区(见图3粗线标注的区域),架设更多的测震仪器,进一步提高新疆各地区的小震监测能力。

2.3地震震源深度的特征

震源深度是地震目录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地震的破坏程度,对相同震级的地震,震源越浅,破坏越大,波及范围越小。从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震中分布图(图3)可以看出,新疆地震大多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20 km以下,中深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100 km~200 km,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

新疆地区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对地震编目工作中地震定位方法的选取提供了经验指导,单纯型或Locsat定位法适用于浅源地震的定位,Hyposat定位法适用于中深源地震的定位[7]。

图3 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震中分布

3结语

通过对2014年新疆及邻区地震目录的分析及与1970年以来地震目录的比较,得到:

(1)地震台站数目的逐渐增多,新疆地区地震频次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随着未来地震台站数目的增加,新疆地区监测到地震数目的增加,新疆测震台网编目工作的自动化水平急需提高。

(2)新疆地区地震频度高,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阿尔泰、北天山、南天山西段、西昆仑和阿尔金等地震带,需在监测能力弱的强震活动区架设更多的测震仪器,提高新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

(3)新疆地震大多是浅源地震,中深源地震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南部。这为新疆测震台网日常编目工作中地震定位的选取提供了经验指导。

参考文献:

[1]朱令人.新疆通志(第十一卷·地震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1-10.

[2]冉慧敏,段天山,赵庆,等.新疆数字化近震记录特征[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34(3/4):195-201.

[3]王海涛,李莹甄,屠泓为.新疆历史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J].内陆地震,2006,20(1):10-17.

[4]狄秀玲,王平,刘伟.通过地震编目分析陕西省地震分布[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1,32(5):140-142.

[5]唐明帅,段天山.“十五”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建设[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28(6):58-62.

[6]杨陈,郭凯,张素灵,等.中国地震台网现状及预警能力分析[J].地震学报,2015,37(3):508-512.

[7]孔祥艳,彭笑梅,陈向军.新疆测震台网常用地震定位方法对比[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36(3):72-76.

[8]李志海,蒋长胜,黄瑜,等.新疆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和台网科学布局研究[J].地震学报,2011,33(6):763-775.

ANALYSIS ON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XINJIANG AND ADJACENT REGIONS KONG

Xiangyan1, ZHANG Shengfeng2, CHEN Xiangjun1, LIU Jianming1

(1.EarthquakeAdministration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11,China;2.EarthquakeAdministrationOfShandongProvince,Jinan250014,China)

Abstract: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in 2014 in Xinjiang and adjacent regions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arthquake catalogue since 197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frequency trend is gradually enhanced with the seismic stations increasing in Xinjiang; the strong earthquakes mainly occurred in Altai, North Tianshan Mountain, west segment of South Tianshan Mountain, West Kunlun fault and Alkin seismic belts. Most earthquakes are shallow sources, and the middle-deep focus earthquake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southwest of Xinjiang.

Key words:Earthquake catalogue; Seismic network; Xinjiang

中图分类号:P3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6X(2016)01-0001-03

作者简介:孔祥艳(1982—),女,山东日照人,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地震监测工作。E-mail:55276156@qq.com。

收稿日期:2015-09-23

猜你喜欢

测震邻区编目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基于信号精度分析的高速铁路沿线测震井地震动力反应研究
广西测震流动观测的发展与应用
钟祥台测震观测质量影响浅析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测震波形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TE邻区自优化算法研究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藏文图书编目中的比较研究——以ILASII和GDLIS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