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制造”为什么牛

2016-05-25秦德君

决策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牌价值学徒制造业

秦德君

德国制造业强,不仅与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性有关,更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制度之果。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没有强大制造业是谈不上国家和民族的强盛的。在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这对中国来说,是个重要机遇。

世界上,“德国制造”是著名品牌,具有极高公信力,产品只要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售价立马上升。市场营销专家西蒙·安霍尔特前几年就在其研究结果中称:“德国制造”品牌价值约为45820亿美元,约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7%。价值最高的是“美国制造”,据安霍尔特计算,品牌价值178930亿美元。“日本制造”品牌价值62050亿美元左右。“德国”品牌虽居世界第三,但德国的制造业基础极为雄厚扎实,到德国去,几乎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上都能感受到“德国制造”的精神。

德国制造业强,不仅与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的习性有关,更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制度之果。如德国的“学徒制”从1919年开始就已经成为政府、工会和学校共同遵行的事情。虽然德国法律没有强制规定,但工会在450个行业中规定“必须有学徒经历”,才可被聘为企业正式员工。德国政府每年拨出巨款扶持这一制度。

“先当学徒”是德国就业群体的必由之路。德国大多数16岁青少年必须在可以选择的行业中做3年学徒。一周有4天留在工厂,第5天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训练。大学毕业生也是这样。德国人这3年学徒是相当扎实的。相较起来,中国大学生“实习”大多只为取得一个经历,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德国的学徒制度和政策,使就业者从一开始就进入严格的职业和技术训练,也为“德国制造”品牌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这种普及化的学徒制度不仅减少了青少年社会犯罪与社会失业,更培养了一代代新员工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为人们职业生涯夯实了基础。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无疑要从夯实最基础的制度政策做起。我国制造业产值目前占到全球比重20%以上。但“大而不强”是产能过剩带给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痼疾。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时说:中国制造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还处于中低端水平,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要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

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为26.23%,与美日德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l1.69个百分点。相较发达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业在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企业只可分配到极低利润,导致中上游企业拼命压榨下游企业利润空间,也抑制了下游供应企业的长足发展。

18世纪中叶工业文明以来的世界史一再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制造业是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业新突破,一是要认真学习德国经验,注重培养制造业技术工人,比如优化技工学校培养机制;比如建立和恢复学徒制度、鼓励更多就业群体进入学徒岗位等。二是要培养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世界知名制造企业,扩大国家制造业基地。三是要聚焦世界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重点领域重点攻关,在核心设备、核心技术上进行研发突破。四是要立足强化创新能力,建立制造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基地,重视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品牌价值学徒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品牌价值
周大生 | 品牌价值达572.26亿元
魔术师的学徒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37.39亿元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