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电台新闻广播的困局与突围之路

2016-05-24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3期
关键词:突围

王 翰

(作者单位:巴中市广播电视台)



城市电台新闻广播的困局与突围之路

王 翰

(作者单位:巴中市广播电视台)

摘 要:由于经济形式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的经营出现滑坡,竞争力也逐渐被削弱。但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井喷上升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广播媒体逆势突围,经营收入反而持续增长,在这股“新生”力量中,交通广播发展势头强劲,新闻广播则稍显乏力。本文旨在研究当前新闻广播的现状,并分析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新闻广播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原创节目;城市电台;突围

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告预售工作圆满结束,全台广告预售较2015年增幅16.3%。相较来讲,传媒融合浪潮与市场河流的干枯,并未大幅影响到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不少市(州)级的广播电视台,广播越做越强,成为创收支柱。以泉州广播电视台为例,该台共有4个电视频道,4套广播频率,2015年全台收入在1.7亿元左右,其中广播收入就占了1/3,而交通频率的收入,又占到4个广播频率收入的1/2。

事实上,广播看似逆袭,实则更像是交通广播的异军突起。据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布的数据,2015年,四川交通广播和成都交通广播全年高居成都地区收听风云榜前两位,在四川省的其他二级城市中,泸州、宜宾、乐山等地也均是交通广播打头阵,唱主调。笔者所在的四川省巴中市广播电视台,有4个频道,2套频率。在全台收入下降的情况下,2套广播频率逆势发展,成为了新的增长极。从收听率来看,交通广播略微领先新闻广播,从创收效果来看,交通广播的广告承载量在60%左右,新闻广播在40%左右,差距在合理区间内,但存现逐渐拉大的趋势。如何办好新闻广播,特别是在城市广播电台,如何实现新闻广播与交通广播差异化发展,值得基层广播人认真思考。

1 面临的问题

根据蜻蜓网络收音机显示,川内达州、广元、德阳、眉山、遂宁、雅安等地,原本具有新闻属性的广播频率,都呼号为综合广播或者都市调频。对于广播来说,名称即为定位,既反映了各地广播电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透露了新闻广播的专业属性正在慢慢消退,究其缘由,不仅有主动调整的原因,也有被动改变的尴尬。总体说来,新闻广播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1 新闻采编缺乏原创

广播是碎片化的媒体,全天不间断直播,对新闻素材的吞吐量较大。在市级广播的新闻频率中,一般有时政新闻、民生新闻、新闻评论和整点新闻等形式的新闻栏目。然而,在操作层面上,一些市级台的新闻广播直接转播当地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民生新闻也是搜集当地晚报、网络等媒体的稿件;新闻评论没有评论团队支撑,难以为继;整点新闻只能做到信息播报,做不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可见,新闻广播没有了新闻采编能力,就已经是“自废武功”。在互联网时代,原本属于广播的听众早就能够通过APP、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解到身边的大小事情,如果新闻广播还是拾人牙慧,嚼着其他媒体的“剩菜残羹”,既吸引不了听众,也留不住听众,公信力和影响力都将大打折扣。

1.2 节目团队配置单薄

做节目需要一个团队。一档高品质的广播节目,应该是由制片人、记者、编辑、主播、导播和专家团分工合作完成,不少优秀的广播节目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操作,甚至一些节目成立工作室,形成了“节目+产业”的闭合链条。但是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广播电台,一档节目却是由一位主持人大包大揽,单独完成,这样的方式沿用到新闻节目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主持人因故缺席,节目就用音乐补白,更严重的是,频率难以对节目进行细化考核,主持人进步缓慢,节目的互动、创新、推广都处于停滞的状态,一些节目只是在“糊”时间,“凑”稿件,长期低水平循环,优不能胜,劣不能汰,既没有社会效益,也没有经济效益,既在浪费平台也在浪费资源。

1.3 频率定位趋向同质

在一些电台,因为人才和资源的掣肘,新闻广播和交通广播有很多相同类型的节目,名称相似,定位相似,且安排在相同的时间段播出,听众打开收音机,早高峰均是新闻节目,晚高峰是清一色的美食娱乐节目,夜幕降临也是一样的都市情感节目。笔者统计川内巴中、南充、乐山、德阳4个城市的广播节目设置和编排的“撞车”情况(见表1)。

1.4 听众服务不够精准

信息闭塞的时代,新闻媒体是刚需介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受众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多。媒体若缺乏常态的独家新闻、独家策划,只有通过服务才能保持受众黏性。在广播媒体中,交通广播为私家车听众提供路况信息、违章查询和汽车知识,把服务做成了刚需,深受私家车群体的喜爱,也开启了交通广播的黄金时代。地市级的新闻广播也在尝试为私家车群体提供服务,但总体来说,依然在路况、违章这两方面做文章,川内多家新闻广播就开设查询车辆违章的专题节目,但这又与交通广播形成同质内耗。新闻广播与交通广播都属于同一家广播媒体,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相得益彰,而不是恶性竞争。据2013年央视索福瑞数据统计,北京地区的广播市场中,男性占比多于女性,从集中程度看,45岁以上的中老年听众偏爱传统广播,偏好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北京地区的数据是很好的借鉴,新闻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应该特别重视男性群体及中老年群体的精准服务,方能够打开更大的市场。

1.5 媒体融合有所滞后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少城市的广播电台也都通过APP、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不仅成为广播品牌宣传的窗口,也是经营创收的另一个增长极,但对比川内一些(地)市级电台新闻广播与交通广播的微信公众号,后者的阅读量、点赞数,都要高于前者(见表2)。

表1 巴中、南充、乐山、德阳4个城市广播节目的设置和编排情况

表2 频率微信公众号头条的阅读量和点赞量

2 转型的策略

城市电台的新闻广播与交通广播,存在竞合的关系,双方既有竞争,也是一个整体。对于新闻广播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带着问题导向,调整节目规划,改革落后机制,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不是与交通广播抢蛋糕,争零食。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好“四个思维”。

2.1 大编辑思维,搭建线上线下的供稿平台

新闻广播就是要以内容为王,为听众提供最及时、最权威、最全面的新闻资讯,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却陷入了稿件数量少,质量差,时效性不强的尴尬局面。要破解这样一个难题,就必须运用大编辑思维,实现突破。首先,新闻广播可以与电视、纸媒和新媒体打通供稿渠道,并制定科学的奖励措施,在广播中连线新闻现场的主流媒体记者,通过广播的声音,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其次,新闻广播要高度重视新媒体UGC(用户生产内容),要与微博大V、微信玩家和论坛版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共享机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将网友曝光、微友爆料、大小城事,编辑成短小的信息,在节目中播出;第三,新闻广播要组建优质的通讯员队伍,鼓励通讯员去发现身边的新闻,并定期对特聘通讯员给予培训和奖励,在新闻事件发生时,要求通讯员与直播间连线,丰富节目内容。

2.2 名主持思维,构建务实创新的发展机制

优秀的主持人是广播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不少交通广播的主持人通过幽默搞笑、和蔼可亲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粉丝,赢得了社会知名度和美誉,支撑起频率的品牌。2016年,巴中新闻综合广播制定了一套名主播成长方案。首先,主持人全员竞岗,为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设置节目方案,主持人竞聘成功后,签订目标任务协议,并可根据节目冠名情况、节目市场份额,获得高额绩效提成;其次,2016年1月开始,新闻早高峰主持人成为市中心血站的形象代言人,市中心血站在公交站台、户外LED和献血车上都将安装播放由频率主持人拍摄的宣传海报、公益视频,通过这样的合作,借船出海,把电台主持人的形象,从幕后推广到公众的视野中;第三,频率计划在2016年启动建设 “声音工作室”,主要以夜间情感节目主持人为班底,组建自己的工作团队,承接新闻发言人培训、广告制作和声音出售等业务,让主持人名片化、品牌化。

2.3 互联网思维,创建“两微一端”的传播矩阵

“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川内不少城市电台不仅可以在蜻蜓、喜马拉雅等软件上收听,还可以在自家APP上收听,2015年,巴中广播电视台也开发了新媒体产品“无线巴中”APP,目前下载量已经突破10万户,外地客商、在外务工人员、外地求学大学生都可以通过“无线巴中”APP随时随地收听巴中新闻综合广播。微博方面,巴中新闻综合广播有2.5万多名粉丝,主持人每天在微博上发布互动话题,鼓励微博网友参与讨论,节目播出时,主持人精选微博评论,丰富节目内容;微信方面,巴中新闻综合广播共有4万多名粉丝,推送了多篇“10万+”文章,编辑还根据广播节目单上三档品牌节目,在微信上开设了“寰宇帮帮忙”“评论赠影票”“互动抢红包”三个固定板块,既实现了听众的良性互动,还能够对节目进行预告、炒作和包装。2016年,计划以微信为抓手,继续做好新媒体,变听众为粉丝,变粉丝为用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突破。

2.4 大平台思维,开办好听多元的服务节目

传统媒体是党的喉舌,相比于交通广播,新闻广播承担了更多的宣传任务。,各级行政机构都在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保障,新闻广播完全可以利用平台优势,与职能部门展开合作,联合开办服务型节目。2015年,巴中新闻综合广播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开办了《我来当城管》节目,与市卫计委合作开办了《我是大医生》栏目。2016年,针对巴中市基层普法难,法治信仰低,法治意识弱的普遍性问题,巴中新闻综合广播将策划开办《法治村村通》节目,借力全市三县两区的村村通工程,为基层宣讲法律知识,提升基层法治信仰,让节目好听,让政府满意。

3 结语

对于传统广播媒体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地市台新闻广播只有主动求变,敢想敢为,做好原创,打造团队,强化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建立频率品牌,才能更好地开拓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守住阵地,赢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国权,吴长伟.如何拓展北京广播市场空间[J].中国记者,2005(8).

[2]霍黎敏.试析北京交通台的成功之道[J].新闻采编,2005(3).

猜你喜欢

突围
苏东坡突围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堵车“突围”记
学员团突围战(下)
学员团突围战(中)
学员团突围战(上)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看这家医院如何突围
从雾霾中突围
饿了么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