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研究

2016-05-24邱敏佶郑希玲徐存鑫何宇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邱敏佶,郑希玲,徐存鑫,何宇龙,胡 牮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研究

邱敏佶,郑希玲,徐存鑫,何宇龙,胡 牮*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摘 要: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目前校园的主要植物种类,分析了入口区、教学办公区、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等主要功能分区的植物景观现状。并总结了校园植物景观特色,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文献著录格式:邱敏佶,郑希玲,徐存鑫,等.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4):549-55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的形态和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是现代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师生教学、生活、休憩的场所,更是学校历史、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1]。研究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建设,不仅是为了提升校园景观质量,塑造良好的师生教学与生活环境,更是为了发挥植物景观的教化价值,以起到树木树人、环境育人的目的[2-4]。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起源于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之后几经变迁,数易其名。2000年12月,原浙江林业学校和原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笔者对其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以期得出改进建议,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概况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享有“浙江绿谷、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美誉的丽水市,校园现总面积约为31 hm2,规划用地约8 hm2,校区位于丽水市莲都区中山街北段。丽水市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 568.4 mm,年日照时数1 676.6 h。

1.2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于2015年3—12月实地踏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各区块,统计其植物资源应用现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分析配置手法,归纳造景特色,对校园植物景观进行总体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校园植物种类分析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植物种类丰富,调查结果显示,校园内共计植物303种(不含野生种及棚内栽培种),84科,171属。

其中乔木158种。泡桐、黄山栾树、银杏、香樟、无患子、枫香、桂花、梧桐、翅荚香槐、水杉、柚、肥皂荚、乌桕、栓皮栎、乌冈栎、金钱松、梧桐、香椿、香叶树、小叶栎、小叶青冈、樟叶槭、浙江柿、复叶槭、紫果槭、珊瑚朴、构树、乐东拟单性木兰、黄檀、黄山木兰等。

灌木91种。海桐、紫荆、紫玉兰、红叶石楠、苏铁、茶梅、枸骨、博白大果油茶、山茶、珊瑚树、含笑、大叶黄杨、黄杨、檵木、连蕊茶、重瓣溲疏、红花油茶、台湾含笑、乌药、云南黄馨、迎春花、麂角杜鹃、刺毛杜鹃、八角金盘、鹅掌柴等。

草本40种。玉簪、鸢尾、紫娇花、紫叶鸭跖草、吉祥草、兰花三七、麦冬、万年青、萱草、沿阶草、一叶兰、玉簪、芭蕉、荷花、睡莲等。

藤本9种。紫藤、扶芳藤、金银花、络石、绿爬山虎、美洲凌霄、爬山虎、葛藤、花叶蔓长春花。

竹类5种。菲白竹、菲黄竹、凤尾竹、孝顺竹、紫竹。

2.2各主要功能区植物景观分析

2.2.1主入口区

主入口区景观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展示,同时也是人流、车流集散之地。所以,校园主入口区景观应力求简洁、大方,同时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拆围透绿”的城市建设要求,现已拆除多处围墙。校园主入口两侧围墙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木质围栏,并在其间打开侧门,方便师生出入(图1)。主入口内侧设置两列带状花坛,随季节变换,更换时令花卉。在校门设计上,采用对称式布局并运用大理石贴面,展现出端庄、大方、包容的气质。大门两侧分别悬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与“丽水农民学院”的牌匾。校门外两侧则是景墙、木质侧门和木质围墙。主入口区树木葱茏,显示出学校丰富的植物资源。校门内南侧孤植百年古木香樟,如今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已成为校园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记忆,体现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悠久历史。校门内北侧大量种植皂荚、翅荚香槐、苦楝、苦槠等高大乔木,下设座椅供师生、市民休憩。

图1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大门

2.2.2教学办公区

教学是高校的最主要职能之一,教学区往往分布于校园显著区域,因而成为学校形象的重要展示。高校办公多为教学服务,两者间互动紧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不少教室与办公室设于同一幢建筑物内。基于实际情况,将教学办公区单列为一个研究区域。教学办公区需宁静、优美的环境,在满足教学、办公之需的同时,也要为师生课余休息、交流交往提供良好条件。笔者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内各教学楼及图书馆—行政楼综合体所在范围归为教学办公区。该区植物景观样式丰富,兼具自然与规则的布局形式。

六号教学楼。六号楼与学校主入口隔东广场相望,视线通透,是校园视线聚焦中心之一。六号楼占地范围较广,建筑由东、南、北三面贯通组成开口向西的U字形。六号楼东接东广场,在植物景观上与东广场相呼应。建筑基础部位以龙柏环绕,宽广的草坪上点缀着紫薇、龙爪槐等株型优美的植物,并有题字置石与植物形成组团,传递着人文气息。六号楼东入口处对植苏铁,结合地形层级设计带状花坛,具韵律之美。六号楼北侧与校园主干道相邻,沿路列植桂花,植物景观强调空间开放性,所以多用茶梅、红花檵木、龟甲冬青等低矮灌木与地被草坪相配,创造良好的视线通透性。六号楼南侧是职工宿舍与停车场用地,离校园中心相对较远,空旷的草坪上配置银杏、池杉等高大乔木,以桂花、海桐为中层,下层配以小蜡、红花檵木等灌木,竖向景观较丰富。六号楼三面围合的内庭,植物配置简洁明快,篱植与散点状种植相结合,除城市园林中常用植物种类外,还植有特色树种,如博白大果油茶、紫楠、乌楣栲、秀丽槭等植物。

图书馆—行政楼综合体。学校图书馆与行政楼的功能综合于同一幢建筑的两端,南端为图书馆,北端为行政楼。该综合体建筑位于校园空间的核心位置,植物景观类型丰富。图书馆入口处对称设置带状花坛,狭叶罗汉松在下层时令花卉的衬托下独具风骨。入口两侧建筑物基础部位的绿地,靠近建筑物一侧种植桂花、银杏等乔木,外侧则散植海桐、红花檵木、茶梅等球形灌木,给人亲切愉悦之感。行政楼入口两侧绿地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运用一定的对称种植形式强化入口空间。建筑物东西两侧不设入口,有大面积连续的绿地空间,上层植物为香樟、红叶李、池杉等乔木,中层多用花灌木散植,建筑基部则用吉祥草、八角金盘等作镶边处理。该建筑附属绿地多用花相明显的植物,一年四季渐次花开,如茶梅、紫荆、二乔玉兰、含笑、木槿、紫薇、石榴、桂花、蜡梅等。

其他教学楼。学校其他教学楼都有各自的植物种类与造景样式,如十一号等学校东部的老教学楼周边有水杉、银杏、棕榈等植物营造的幽静廊道空间;十三号教学楼西侧以大雪松为视觉中心,以赤楠、水栀子等灌木形成模纹,具明显的规则式空间布局;机电楼北侧运用金森女贞等矮灌带状种植,间植少量乔木,形成通透疏朗的空间。十六号教学楼西南角隅植有丛生的大芭蕉,翠叶挺秀,柔化建筑边角同时为校园平添一份诗情画意。

2.2.3生活区

生活区是校园师生员工日常生活最亲近的场所,植物景观环境更追求宁静、舒适、安全、卫生,同时应有适当的停留、交往、遮阳、避雨等空间。笔者将各幢宿舍楼、食堂、商业街等区域作为生活区的划分范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区植物景观因地不同,但总体来说植物种类及植物景观样式均较少。如17和18幢学生宿舍之间有苏铁列植于花坛边缘,若干南天竹丛生于建筑基部,紫薇、龙爪槐、鸡爪槭、石榴、山茶零星散布,少有上层乔木。18和19幢学生宿舍之间为东西向校园道路,大面积篱植红花檵木和山茶,上层为沿路列植的行道树黄山栾树。19和20幢学生宿舍之间的花坛内下层篱植红花檵木和龟甲冬青,上层列植桂花与紫薇。商业街两侧的植物景观也是篱植与列植结合。生活区中数食堂南入口两侧的植物种类与景观样式最为丰富,选用季相特征丰富的多层次植物与水池、置石等组合营造景观。

2.2.4运动休闲区

运动休闲区是校内师生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运动休闲区主要包括运动场及其周边的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学校东广场。目前,东广场是校园植物景观的佳作:有疏影横斜的梅花,婀娜生姿的垂柳,苍翠劲挺的柏木,垂枝似伞的龙爪槐,植物姿态各具特色;春花、夏叶、秋色、冬姿,四季皆有可赏之景;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绿篱、花坛、花架,多种造景样式各显芳华;此外,植物与水系、凉亭、廊架、座椅等园林要素搭配相得益彰,近赏远观,均有心旷神怡的感受。相比之下运动场及周边场地的植物运用较简单,基本上为两层结构,上层是沿路边列植的珊瑚朴、秃瓣杜英,下层是成绿篱状栽植的红花檵木、红叶石楠等灌木。

2.2.5校园道路

道路是联系校园的纽带,是组织交通的关键。优美的道路植物景观不仅利于视线与路线的组织和引导,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整体校园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道路选择了树干挺直、枝叶繁茂、生长健壮的乔木配以模纹状或行列式栽植的灌木,营造出良好的植物景观。特别是近校园主入口北侧的林荫道植物景观,道路两边分别列植高大的柏木和水杉,下层沿路列植洒金桃叶珊瑚,平日里是悠长的绿色通道,时至深秋水杉叶色转为金黄,与叶色深绿的柏木形成鲜明对比,极具美感(图2)。

图2 林荫道植物景观

3 植物景观特色

3.1植物资源丰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农林特色的高职院校,是浙江省植物学会园林植物分会副会长单位,重视植物资源的收集、开发与利用。调查结果表明,校园内共计植物303种(不含野生种及棚内栽培种),分属于84科,171属,其中乔木158种,灌木91 种,草本40种,藤本9种,竹类5种。既有园林常见且应用良好的植物如香樟、桂花、水杉、银杏、红枫、杜鹃、鹅掌楸、睡莲等,也有目前园林应用较少但有开发前景的植物如薄壳山核桃、八角枫、灯台树、秀丽槭、蓝果树、南岭拷等;既有一二年生花卉时令造景,也有数百年参天古木亲证历史,这些都体现出校园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3.2季相特征明显

植物季相指植物外貌特征随季节呈现周期性变化,反映了自然界季节变化的时序之美[5-7]。校园植物拥有明显的季相特征,一年四季,景因时异。春天日本晚樱、云南黄馨、杜鹃、广玉兰、二乔木兰、紫藤竞相开放;夏季石榴、木槿、紫薇、栀子花、荷花、睡莲吐露芬芳;秋天银杏、乌桕、水杉、金钱松、鸡爪槭、马褂木叶色醉人,柚、构骨、火棘、南天竹硕果累累;冬季蜡梅、梅花、山茶、茶梅傲霜绽放。

3.3文化底蕴深厚

学校历史悠久,校园内植有百年古树,在岁月变迁中见证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其中,位于校园东侧围栏边原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作为国礼赠送给杭州植物园,1975年引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北美红杉生长良好,是一代珍贵历史记忆的传承。许多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植物,如梅、竹、松、荷等各显其姿、尽展其态。有的植物与题有“礼”“义”“智”“恕”“博”等字的置石形成组团,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无形中传扬着传统道德礼仪文化,对在校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正向感染(图3)。近年来学校陆续为常见及特色植物挂上附有二维码的植物铭牌,利于植物文化的推广普及(图4)。

图3 题字置石与植物组团景观

图4 二维码植物铭牌

3.4景观效果优美

学校经长年培育形成多处优美的校园植物景观,它们已然成为学校的美丽符号。校门口的老樟树、近校门的林荫道、十一号教学楼南侧的池塘亭苑、行政楼前的方形花坛、爱心乐园中庭的假山盆景、盆景园的池畔造景以及东广场植物景观等,它们都是校园植物景观的优秀案例,对整体校园环境营造、学生良好品性培养、学校美誉度提升都有积极影响。

4 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根据实地调研分析,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效果整体良好,但仍有一些不足有待改进,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4.1部分植物疏于管理

植物景观后期管理与前期设计、种植同等重要,由于疏于管理,部分植物景观美感度降低。如篮球场东侧路旁灌木带有部分缺损,久未补植。六号楼北侧茶梅已大量落叶。17、18幢学生宿舍围合空间绿地的苏铁,因寄生害虫,许多叶子尖端发黄,叶面满布黄点,影响美观。建议重视对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使美景持续焕发生机。

4.2部分区域植物种类较少

校园植物丰富度分布以东西为界,东部区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以六幢、十一幢教学楼和东广场最为丰富,西部区域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以机电大楼和运动场最为单调。此外生活区植物种类也相对较少。建议在现状基础上,结合场地季相特征、层次结构、空间特性等增添适合的植物种类。

4.3教学功能有待完善

学校近年来为校园部分植物量身定制了铭牌,这有助于植物名称的认知及植物文化的传播,但植物铭牌的应用基本集中于东广场及十一号教学楼北侧,校园核心区域(图书馆—行政楼综合体)及学生生活最为亲近的生活区(宿舍楼、食堂、商业街一带)未有应用。建议在校园核心区、生活区增加植物二维码铭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植物知识、感受植物文化。

4.4景观类型可更丰富

纵观全校园,多数区域植物景观纵向层次较少且类型以列植、散植、模纹状种植为主,景观视觉效果较接近。建议结合场地特性,增加灵活布置的组团式种植类型,并在开阔处增添纵向植物层次,既可以丰富景观美景度,又可以提升单位绿量从而优化校园生态环境。

5 小结

总的来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长年经营中植物景观品质不断提升,具有如下特点:植物资源丰富、季相特征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景观效果优美,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善之处。近年来,学校积极落实“美丽校园建设”,校园植物景观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良好的校园植物景观环境,不仅应合理、美观、生态,更是在平凡中传递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在细微处体会其中的人文关怀。俞孔坚认为“一个社会越民主,对人的价值越尊重,景观也就越亲切宜人,越和谐美丽”[8],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营造正向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杨烁.杭州高职类院校新校区植物景观优化研究: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刘晓东,初锐.哈尔滨市六所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研究[J].北方园艺,2013 (5):77-81.

[3]王丹,吴仁武,饶显龙,等.浙江农林大学诸暨校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J].福建林业科技,2015 (1):188-193.

[4]魏家星,姜卫兵,方敏.南京市仙林大学城7所高校校园教学区植物景观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 (1):91-94.[5]胡牮,彭重华,高亚红.杭州植物园松柏园植物配置浅析[J].江苏林业科技,2011,38 (1):47-51.

[6]张明庆,杨小静.大学校园植物的季相特征与植物景观:以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教学区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49-53.

[7]BRIAN C.风景园林植物配置[M].陈自新,许慈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6-28.

[8]张如.重建和谐桃源与精神家园:访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J].中国勘察设计,2007 (3):10-11.

(责任编辑:侯春晓)

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4-0549-04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430

收稿日期:2016-01-25

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64002); 2015年度高校国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FG2015156)

作者简介:邱敏佶(1995—),男,浙江遂昌人,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技术,E-mail:729561386@qq.com。

通信作者:胡 牮(1985—),男,浙江丽水人,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造景研究工作,E-mail:hudainiu@163.com。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路径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