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初探

2016-05-24王鹏飞朱蓉蓉付瑞显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养生生态农业

王鹏飞,朱蓉蓉,付瑞显

(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 2.河南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初探

王鹏飞1,朱蓉蓉1,付瑞显2

(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 2.河南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摘 要:在“十三五”规划、中国老龄化的背景下,将养生养老概念引入传统的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中,提出以生态农业为本底、以休闲观光为带动、以养生养老为提升的新型农业园规划模式,并以禹州市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为实例,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和规划设计实践,提出新型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可从农业、观光、养生三方面入手,以期为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新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养生

文献著录格式:王鹏飞,朱蓉蓉,付瑞显.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 (4):545-548.

休闲观光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兴起的新型交叉产业,第1届为深圳的“荔枝节”,当时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和景区周边。“十一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期,从城市中心区周边向外延伸。如今,随着社会对三农问题的日趋关注,政府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上议事日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持续升温[1]。然而休闲观光农业的焦点仍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旅游、农家乐等方面,区域特色不明显,且模式过于单一,制约了其发展,需要注入新理念来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的整体水平。现以禹州市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为实例阐述新型的规划模式。

1 项目概况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位于禹州市朱阁镇以北,园区占地面积166 hm2,整体大致呈方形,地形呈现多样化,中央横贯谷地,落差最大处有15.7 m。园区中心有一间指挥所,在规划中可改造为高级会所;中南部大面积的迷迭香,南部的酸枣、桃树、石榴等果树在规划设计中予以保留;东北部的自然水体,可供植被生长,也可将其引入园区中心做滨水景观;东部为大面积的红薯生产地。另外,园区外的西南角有一所战备医院,将来可为园区内老年人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结合禹州“十三五”规划,打造休闲养生基地,形成农业养生综合产业体系。

2 盛田休闲养生农业园SWOT分析

2.1优势分析

2.1.1适宜的自然条件

禹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老年人居住生活;项目区内土壤多为沙质壤土,为农作物及果树植被的“南树北调”“东树西运”提供了良好的驯养条件。

2.1.2便利的交通条件

项目场地西部紧邻008县道,南部靠近永登高速公路,距离许昌市35 km,省会郑州市70 km,新郑国际机场39 km,形成了包含许昌、郑州、开封、平顶山、漯河、周口在内的一小时公路圈,交通十分便利。

2.1.3地域环境优势

场地面积较大,地貌丰富,易于营造景观。场地周围没有矿业及工业污染,适合农作物及植被的生长。项目场地紧邻村庄,在朱阁镇以北,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适合规划为银龄养生养老场地。

2.1.4社会经济条件

禹州市总人口125.96万人,常住人口112.75万人,巨大的人口基础,提供了园区得以发展的潜在市场; 2014年10月,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同时禹州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钧都”“药都”之称。禹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位列全国各项综合实力百强。

2.2劣势分析

2.2.1基础设施较差

园区现状属于生产用地,道路主要以生产道路为主,没有其他的硬质道路铺装;园区内部的生活用水、电路、灌溉、燃料等基础设施都没有到位,达不到开发旅游产业的标准。

2.2.2植被种质混杂

场地内现有的石榴、桃、迷迭香等植被种植随意,不能形成景观。

2.3机遇分析

2.3.1休闲观光农业市场机遇

现代观光农业是旅游业与传统农业相融合的一种新型交叉性产业,也是现代农业科技新兴产业之一[2]。20世纪中后期,观光农业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郊区大量涌现[3]。2013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4]。禹州市财政部门建立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并纳入了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旅游宣传推广、旅游的公共服务等。

2.3.2健康老龄化市场机遇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探讨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养老产业资源,推动老年服务产业化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和业内研讨的重心[5]。201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对这条建议进行说明时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老年人口比重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2.3.3城乡一体化建设机遇

禹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规划60个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大对新型社区的资金投入,引导城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社区延伸。

2.4挑战分析

由于旅游业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地区有数百家休闲观光产业,如洛阳春华秋实观光园、河南中陆福基农业生态观光园等[6]。禹州市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很多知名的4A级景区,如钧官窑遗址博物馆、白沙湖等,相互间客源竞争非常激烈。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农业资源及文化资源,建设出能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的园区,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娱乐。

3 项目定位与规划目标

结合园区的农业资源和地理优势,将园区定位为以农业产业、农业景观为本底,以休闲观光产业为带动,以养生养老产业为提升的综合型景区(图1)。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加大新奇农作物的种植,合理规划养老场所,使传统农业、现代高科技农业以及养老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园区打造为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服务销售等观赏、科教、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养生观光农业示范基地。

图1 规划理念图

项目规划目标。前期,项目结合场地特有的农业资源,融入禹州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如红薯文化、农耕文化、钧瓷文化等,将园区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参与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吸引人气,提高园区知名度;中期,建设设施农业及休闲地产,实行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合一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后期,通过养生度假打造生态和谐、具有品味的高端宜居社区。

4 总体规划

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占地166 hm2,围绕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养生度假三大主题展开园区的规划。总体空间布局概括为“一带、两轴、三区”。一带,即滨水景观带,充分利用园区唯一的河流,营造环境优美的亲水景观;两轴,即园区的景观轴,指的是贯穿全园东西方向的农业观光大道,及南北方向的农耕文化时光轴。“三区”指生态农业生产区、休闲旅游观光区、银龄养生养老区。园区规划动静结合,环境优美,是游客休闲旅游的胜地(图2)。

图2 总平面图

5 具体措施

5.1以农业生态景观为本底

5.1.1生产性植物设计

园区的生产性植物应该考虑当地的地域性,结合场地中现有的果树资源,观赏性与经济性相结合[7]。果树方面:果树生产区(占地14.3 hm2)位于园区的南部,利用该场地原有的酸枣树、桃树、石榴树等资源,结合先进的农业技术扩大面积种植樱桃、桑葚、杏、冬枣等优质的水果产品;农作物方面:主要以红薯为主,红薯是禹州盛产的主要作物,红薯生产区(占地44 hm2)位于园区中南部,根据不同的季节可以和不同的作物进行轮作,避免空地的浪费,另外该区域还有很多小的分区,在淡季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来吸引游客,如挖红薯大赛、红薯盆景雕刻、红薯节等。田园线以自然的曲线为主,避免使用僵硬的几何形状或直线,引起游客视觉上的闭塞和审美疲劳[8]。

5.1.2非生产性植物设计

在休闲观光农业园中,植物既是经济生产和休闲观光的主体,又是体现自然景观和提升园区整体品位的客体[9]。通过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建筑、道路、水体的周围营造出封闭性、半封闭性、开敞性的多样化空间。植物配置主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如女贞、枫杨、海桐、大叶黄杨、麦冬、葱兰等。

5.2以休闲旅游观光为带动

5.2.1香草园

该区域(占地15 hm2)位于园区中南部,保留原有场地种植的迷迭香(春夏开淡蓝色小花的常绿灌木)的同时加入薰衣草。区域内不同位置设置有大风车、花廊、亭台等设施,待到夏季迷迭香和薰衣草开放时,游客置身于花的海洋,可以追逐嬉闹,感受游乐场般的欢乐,或者与恋人一起许下爱的誓言,也可以与家人共享大自然的美好。另外,在大地艺术的依托中,花海的背景,可以成为婚纱拍摄基地,不仅增加了园区的人气,也于无形中对园区进行了宣传。

5.2.2桃花山景区

该区域(占地6.06 hm2)位于园区东南方向的制高地,利用场地原有的台地地形,营造登高远望之势。台地两侧以彩叶红薯为基础绿化,大面积种植桃树,每层台地设有林荫小广场,供游客休憩赏玩,顶端设有观景廊架,站在全园最高点,游客可以欣赏周边的果蔬香草、茂林修竹,又可眺望远方的大地景观,园区的所有景致尽收眼底,是游客观景的绝佳去处。

5.2.3农事体验区

该区域位于园区北部,游客可以在此体验传统的农耕文化。可以自行购买并制作禹州当地特色的钧瓷陶器,体验纺车、织布机等传统的手工作坊工具,还有赶牛车、摇轱辘打水、石磨磨面等农事活动,提炼当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借助诗、画、小品等艺术手法,使景观和情感融合,融知识于娱乐,体现景观的文化和地域特色[10]。另外,该区域还展示、售卖一些当地特产,如钧瓷陶器、手工艺品、中草药等,在满足游客观赏田园景观、感受乡村民俗风情、参与体验农事过程的同时,也可以引发游客产生购买副产品的意愿[11]。

5.3以养生养老为提升

5.3.1银龄养老A区

该区(占地3.69 hm2)位于园区西北角,规划有单独出入口,由1栋综合大楼、4栋公寓、教堂和门球场组成。综合大楼(4层)主要功能:医疗、康复、保健养生(1~2层);餐饮(3层);棋牌室、老年讲堂、书法绘画室等(4层)。养老公寓4栋×3层×28间,主要用于住宿,每栋一层设有护士站。4栋建筑物之间建有风雨走廊,为老年人遮风挡雨,也方便在风雨天气老年人之间进行交流。另外,老年公寓建筑外有2个门球场,东侧紧邻农事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垂钓区等,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室外空间活动,且有益身心。

5.3.2银龄养老B区

该区规划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老院形式,而是一种结合园区生态休闲观光和体验为一体的健康的新型居家式养老模式。银龄养老B区(占地10.8 hm2)位于园区北部,共38栋,依山傍水,东侧开辟有专门的蔬菜种植区,分配到每家每户,使老年人都能吃上自己种的有机蔬菜,南侧紧邻滨水景观,人们在茶余饭后或闲暇时分,可欣赏美景,或临河垂钓,在安全、健康、舒适的优美生态环境中养生养老。

6 小结

盛田休闲养生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是兼具农业生产、休闲旅游观光和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多元化功能组合的新型农业园规划模式。在规划设计中,因地制宜地将园区规划为生态农业生产区、休闲旅游观光区及银龄养生养老区,在景观上注重突出原始生态美,加入禹州当地民俗文化和特色产品,以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为灵魂,以养生养老为提升,解决了传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园区文化丢失、特色不明显、功能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休闲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新模式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璐,姜卫兵,魏家星,等.基于中国知网的我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4 (4):110-114.

[2]明琦翔,庞晓萌,吴晨.现代农业科技园与养老产业基地有机结合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 (2):85-87.

[3]INSKEEP E.Environmental planning for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 (1):118-13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杨博维,薛晓.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天府新论,2013 (1):77-81.

[6]王鹏飞,栗艳芳,赵丽凯,等.“五位一体”的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 (7):1596-1600.

[7]魏家星,姜卫兵,翁忙玲,等.观光农业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 (10):21-23.

[8]马庆斌.观光农业及其规划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2.

[9]刘卉,陈雅.都市型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6):1-3.

[10]刘嘉.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11]郭春华,马晓燕,冷平生.浅析观光农业类型和规划要点[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2,17 (2):23-27.

(责任编辑:侯春晓)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6)04-0545-04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429

收稿日期:2015-11-21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92102110104)

作者简介:王鹏飞(1964—),男,河南信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工作,E-mail:zrrmgz1990@163.com。

猜你喜欢

养生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有机循环农业 建设了四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看《论语》中的养生学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健康类APP现状分析与研究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