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同”的“场所”强化

2016-05-23刘鑫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认同场所校园文化

刘鑫

【摘 要】本文针对北信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讨北信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发展方向与思路,采用后现代视野,以“场所”为立足点,对校园文化进性系统性梳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对学院“场所”的“认同”深化角度作为切入点,从初步“认同”的实体“场所”、深化“认同”的行为“场所”及高度“认同”的精神“场所”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场所”强化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系统把握。

【关键词】“认同”;“场所”;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96-03

校园文化作为学院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学院的长远发展中意义重大,良好的校园文化既是学院优良学风的直观反映,也是学风建设的有机内容。北信学院建院十年,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其校园文化建设在顶层设计日臻完善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丰富与拓展,通过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推进,形成一以贯之的学院精神及整体形象。时代进步中,北信学院逐步形成了学风、文化、品牌多维互动的系统认识,将校园文化建设视为连接学风建设与品牌树立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对内依托于良好学风的养成,对外关系着学院的品牌建设与整体形象。在北信学院注重内涵、扩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全院取得了共识性理解。

“躬行致曲,和而不同”的校训,一定意义上构建了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文化的内在精神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在学院校训的方向性指引下过渡到对其意义外延的丰富阶段。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与时俱进是其发展特色的前提,鲜明的时代感突显了人才培养的应用特色,同时也成为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后现代视阈中进行时代考量势在必行。有别于注重以时间为轴线线性认识的现代思维,后现代思维注重空间维度下的场域理解。生长于后现代的“90后”在校学生,其日常生活更多地由一系列差异空间组成,以生活空间——“宿舍”与学习空间——“教室”为轴线,缝合“人”所在的相关场所。弱化了时间的线性流动,空间场所切换构成了后现代的主题。习惯于按空间场所组织生活的学生,“学院”的场所意义逐渐突出,后现代视角下的“北信学院”转化为某一特定“场所”,意味着学生活动的某一空间。

校园文化在学生对“学院”的场所体认中转化为主体意识“认同”下的“场所”存在,主体对于学院“场所”的“认同”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面对后现代的空间转向成为对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主体“学院场所”强化。“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从态度或行为方面对组织表现出的一致性倾向。”①北信学院作为一个有机组织,在校学生的“认同”意识意味着集体凝聚力的提升,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对“学院场所”的“认同”,有利于学生对学院产生归属感,自觉地与学院保持“一致”,北信学院外在的他者场所才能变成学生内心所认可的“学院场所”。“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具有个性化、矛盾性以及较强的精神追求。”②学生意识中的个性强调与学院整体的共性统一之间的矛盾成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个别学生较为鲜明的个性往往影响其对学院行为的正确判断,潜意识认为学院对其进行束缚,于是产生抵触情绪。而“在一个信息化或后现代的时代里,大学不再拥有知识传播的特权。”③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大学传承知识的垄断性,学院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一定意义上助长了学生的抵触心理。个别学生开始对学院场所进行自我意识中的解构,内在形成对学院建设的消极否定,外在表现为无区别地将“学院场所”变成娱乐场所,学生的学院场所意识减弱,逐步出现上课不听讲、考试作弊等厌学现象。

后现代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通过“场所”的强化提升学生的“认同”意识,在学院与学生的“认同”下化解学院的组织要求与学生的个性片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文化的作用下将他律有效地转化为自律。学院文化与学生内在意识在“认可”中完成统一,“场所”形成由外而内的意识影响。学生“认可”下的北信学院场所,其对学生的自律教育更加突出,减少了“人在曹营心在汉”的学习情况,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场所”建设顺应后现代转向的时代要求,对北信学院的校园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在后现代背景下的文化建设内涵集中于学院一系列“场所”的突出强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为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④在北信学院的“场所”强化中,围绕“学院”场所,校园文化良好的外部空间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而对校训的践行则构成学院的文化精神。内外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实体场所、行为场所以及精神场所三方面的整体强化推进、完善,在三重场所的积极建构中培养与树立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意识。

一、初步认同:“场所”的实体强化

“人”的意识发展遵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因此校园文化在“认同”基础上的“场所”强化发生于主体实体场所的“认同”审视。实体“场所”主要指以校园建筑物为主划定出的实体校园地理空间,基本属于地理学意义上的“场所”概念,包含面积、方位等一系列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接触北信学院的第一印象往往以学院实体空间所构成的实体“场所”为主。学院的建筑风格及空间划分对外标志学院整体形象,树立鲜明品牌;对内彰显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意义。北信学院的实体“场所”作为学院校园文化的窗口,是学生认同学院的最初媒介,它既是校园文化的沉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强化北信学院的实体场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院的初步“认可”,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的“认可”发展奠定基础。学院的实体场所主要包含外部整体建筑与内部细节建筑两方面,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实体“场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展开。

首先,外部整体塑造。学院大门、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学生公寓等标志性建筑物既表现了北信学院“场所”教书育人的功能,又意味着实体“场所”的空间延展与空间界限。因此,外部主要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促进了学生对学院的清晰认识,学院建筑群在文化精神一以贯之的彼此辉映中向学生传递着深厚的人文气息,润物无声地在建筑空间与地理空间的交织中将有关学院的实体“场所”意识灌注给学生。学生在欣赏建筑物构成的空间“场所”体系的同时自觉完成了北信学院的初步“场所”认可。

其次,内部细节打磨。建构于学生完成对于学院外在建筑风格的体验感受基础之上,学生作为学院中具有行为能力的主体“人”,使用建筑的过程中将学院的“场所”认可转化为对建筑内部细节的观照之中。外部建筑群风格留给学生鲜明印象,获得初步“认可”之后,学生移动与“场所”空间之中,开始了主体在“场所”空间中的细节把握。主体视野由宏观切换为具体,主体意识自觉地将学院“场所”整体空间切割为各个具体的“场所”因子,进行了对“场所”的部分把握。此时,实体“场所”建构在完成外部建筑的整体和谐之后,需要聚焦于对建筑本身的细化梳理。学院建筑物中的设施保障、卫生保洁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场所”承载着学院本身的文化素养,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着学院的人文关怀。教室、宿舍、办公室的内部设计传递着学院的文化因子,学生在自身行动的耳濡目染中收集着对于学院“场所”的部分信息,以主体意识有机地统一外在整体与内部细节的“场所”认识,综合成为对于学院“场所”体认的初步“认同”。

二、深化认同:“场所”的行为强化

行为“场所”主要指活动于实体“场所”中的“人”凭借自身的意识行为所建构的人化“场所”。实体“场所”搭建了学生“认可”学院的外在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较为具体可感的学院“场所”,然而学生主体意识并未止步于对学院的具体实体“场所”感知,而是向纵深推进,开始观察空间中“人”的行动。实体“场所”勾勒了学院“场所”的外在轮廓,“人”在实体“场所”中的行为轨迹则构成学院“场所”的人文外延。“人”在宿舍、班级、学院三种维度的行为模式形成了舍风、班风、校风的主要意义,成为学院“场所”在实体空间显性存在基础上的隐性表现。学生对北信学院“场所”的“认可”体验由实体空间的相对静止转向行为空间的积极运动。学生初步“认可”了学院的实体“场所”,其感受开始进入由“物”向“人”的观照迁移,自身行为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人”群行为的惯性影响,出现学院“人”活动所形成的风气改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场所”中鲜活主体的行为,促进学生在行动上对学院“场所”的体认、对学院“场所”的深化“认可”。行为方式引导与行为习惯养成从“树立”与“巩固”两方面强化着北信学院的行为“场所”。

首先,行为方式的导引。大学作为学校全日制教育的最后阶段,其“场所”的运行方式与之前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差别较大,其对于学生主观自觉性的强调往往使得初入校门、失去师长“严格”管教的学生比较迷茫。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未完全养成,对师长管教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因此将学院认为是高中“场所”的后续延伸,加之入校时基础薄弱,几乎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日积月累,拉开了学习差距,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很多同学,奋斗得害怕和疲累,就对学校的影响单纯地麻木了;他们给自己做了一个保护壳,使自己对任何学业任务、学习练习以及项目都不会感觉太差,这些任务、练习和项目将会要求他们付出超出能力范围的努力。”⑤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终于从高中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大学可以轻松地“混”着度过,终于不必如此辛劳,在放任自我中荒废了学业。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行为“场所”的“大学”背景与身份时,需要引入正向导引的衔接阶段。通过典型示范与反面警示,整体宣传与部分沟通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学院“场所”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适应学院“场所”的自身特点,在适应中深化对“场所”的认可,完成人生的阶段性转变。

其次,行为习惯的养成。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获得知识的“场所”变得更加多元,学院传授知识的功能性受到挑战,开始出现向“育人”层面的倾斜。北信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在包含传授技能的同时也涵盖“应用”技能的培养。“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⑥人才,首先要保证学生成“人”,然后才能成“才”,“才”的素质高低由“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所决定。典型学院行为“场所”的确立在引导学生适应特定“场所”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对正向行为方式进行有效巩固,使学生成“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是行为“场所”固化的直接产物。“普通教育应当既要关注道德行为的理论分析,又要涉及道德行为的习惯化,从而对学生进行包括理智和欲望两方面在内的全面教育。”⑦校园文化为学生树立正面学习的榜样之后,需要将文化建设深入至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学生的意识之中,将正向引导作为日常工作持续进行。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同学的积极带头等一定数量的正向劝诫,对学生进行行为刺激,将文明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自律规范,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自觉地维护学院“场所”形象,与学院共生共息。

三、高度认同:“场所”的精神强化

精神“场所”的意义主要包含学院在特定的实体划分与“人”的行为强化基础上所形成的学院人文精神空间。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在深化“认可”学院的意识下,在行为上与学院保持高度一致,将学院规则内化为自身需要,学生在行为文化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学院的行为“场所”。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自觉性逐渐提高,学院“场所”的强化由行为统一转变为精神上高度“认同”下的文化共鸣。学院“场所”在“人”行为中逐渐固化,通过主体意识精神的觉醒构成人文精神的集中融汇。

首先,文化精髓的确立。学院的实体“场所”赋予北信学院具体可感的“场所”概念,行为“场所”表现了“人”对学院“场所”的行为认知。以文化为勾连,“人”在对实体“场所”的行为适应与习惯中的逐步形成“场所”精神,“认同”在高度统一下走向精神召唤,产生依托于学院“场所”文化精髓的确立。“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内在支撑,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面,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⑧学院“场所”在学生渐次深化的“认同”中得到强化,“场所”自身的他律逐步转化为学生主体自律,最终表现为“场所”背后蕴含的精神文化信仰。校训的人文内涵在学院“场所”的精神强化中得到实践,形成属于北信学院“场所”的特有精神召唤力。学院“场所”在学生的高度“认可”下成为对校园文化解读的凝聚。

其次,人文精神的传递。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对学院“场所”的认同中形成学院的人文精神,随着北信学院办学的日臻完善,确立形成的人文精神伴随着学生的毕业开始由校园向社会迁移。学院“场所”走出校园限制,在历届师生中开始普遍传递。“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⑨学生高度认同的学院人文精神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在校求学阶段,甚至可以转化成伴随其一生的精神力量。成为学生鞭策自我,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校园文化建设在北信学院内涵发展中意义重大,是学院巩固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地适应后现代空间认知下的“场所”建设是文化建设在后现代背景下的具体发展方向。建构在学生“认同”基础上的学院“场所”强化将校园文化内化为学生意识中的人文精神,将文化渗透到学生的鲜明个体中,通过学生在学院“场所”中的活动传达校园文化信息、构成校园氛围,文化建设在学生“认同”之后的主观自觉中落到实处,走向具体。

注释:

①冯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②肖静主编:《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③[英]史密斯,[英]韦伯斯特主编,侯定凯、赵叶珠译:《后现代大学来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4页。

④孙俊超、孙丽娜主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7页。

⑤[美]奥尔森著,孙玫璐译:《学校会伤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4页。

⑥[美]爱因斯坦著,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10页。

⑦张学文:《大学理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0页。

⑧范明:《大学文化素质:理念与实践创新》,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⑨肖静主编:《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武汉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1][英]史密斯,[英]韦伯斯特主编,侯定凯、赵叶珠译.后现代大学来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马凤岐.变革时代大学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张学文.大学理性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美]奥尔森著,孙玫璐译.学校会伤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范明.大学文化素质:理念与实践创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6]肖静主编.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7]冯培.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张桂生.大学生成长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9]艾鸿主编.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与思考[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0]孙俊超,孙丽娜主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11]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为了未来的事业:首届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 鑫(1981-),陕西西安人,讲师,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教师。

猜你喜欢

认同场所校园文化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恋爱场所的变化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