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白裤瑶舞蹈动作特征

2016-05-23孙亮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

孙亮

【摘 要】“白裤瑶”是广西瑶族的一个小支系,是一个直接由原始社会跨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生活形态。本文通过《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这部舞蹈作品来解析瑶族舞蹈的动作特点,为瑶族舞蹈的创新及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舞蹈的来源;瑶族舞蹈;动作特点;舞蹈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49-01

一、舞蹈的来源

《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由我院副教授韦金铃所编排,在2001年韦老师去河池南丹采风,看到了一个画面,这个画面非常的宁静、和谐、美好,一下子就触动到了她的心。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远处群山绵延,在葱绿的田埂边上,躺着一个身穿白裤的男子,他的面前,一位身穿黑衣的女子用她那纤纤细手撑着一把黑伞为男子遮阳。就是这个情意绵绵的画面一下就触动、震撼到了韦老师,让她对这个民族产生了浓郁的兴趣。经过无数次深入里湖瑶乡进行采风调查,反复构思编出了这个舞蹈。

二、舞蹈的创作

(一)《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结构分析

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中的主要结构特点是围绕“细话歌”为主题,兼有歌和舞蹈融合的特点,旋律线和调性稍模糊,急速的附点节奏,很密集地排列,节奏是比较自由的。随着浓重的鼻音短促而低沉,如泣中歌,又如泣中语,来展现男女在舞蹈中所呈现的悲情切切,情意绵绵,抚手耳语。细话歌在舞蹈的表现方式上非常的独特,悲情、鼻音、耳语、抚手是《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中最重要的舞蹈表现手段,充分显现出原始的舞蹈动作形态和舞蹈韵律。

(二)舞蹈特点

1.舞蹈的调度、构图特点。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利用队形与线条的变化进行舞蹈体态的完成,增加动作的造型性与流畅感,让动作更富有意义。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动作中队形的变化为:直线、弧线、曲折线调度。

2.力量的运用特点。编导在编创《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舞蹈动作时结合作品的主题,考虑动作力量的强弱关系。通过力量的运用,设计出刚柔结合、形象突出的动作语汇。如表现女演员对男演员的传情,根据女演员的体态特征和律动特点,动作的力度进行适当的加减,以形象地描述女演员的内心反应;或者在表现被阿哥们回应的信息时,多使用手臂和上肢的动作,力量不能强烈,否则就会破坏传情下的意境。

3.速度的运用特点。速度分为快、较快、匀速、较慢、慢,快速动作可以在相对短的节奏中表达更多的内容,慢速动作多表达抒情的内容。《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动作速度的快慢也就是动作节奏的长短。

4.舞蹈的体态动率特点。在动作上,矮、稳、颤是其特点。舞蹈动作中的“矮”起到了重要作用,舞蹈的开头、中间、结尾都出现了很多演员们排列队形半蹲着随着音乐的节奏头部与身体上下颤动。在舞蹈中,腿呈下蹲姿势,蹲得好不好,就在于舞蹈演员的舞步功底稳不稳。随着节奏的快慢,演员膝部做到颤而动,颤而有力,颤而有弹性感。

三、民间舞蹈的创新及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是保持民间舞独特个性的核心,它是该民族的传统积淀。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里阿哥阿妹们面对情感的归属时,克服困难,积极地面对生活。通过这个舞蹈我们就可以看出瑶族人民的信仰美。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来源于白裤瑶人民的生活以及相应的祭祀动作,他们通过欢快的舞蹈节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向往。

四、总结

综上所述,《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舞蹈是民俗生活的呈现,是人民内心深处对生活最天然、最完美的表达。舞之灵魂、舞之绽放,舞之审美,舞之艺术,都在《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人民热爱的艺术,更是情感最真实的流露。

参考文献:

[1]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察札记[M].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6).

[2]高双凤.浅谈民族舞蹈民间舞蹈的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范红艳.试论民族舞蹈的特性与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1(10).

[4]杜鹏.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J].文学教育(中),2011(12).

[5]杜鹏.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与发展[J].湘潮(下半月),2011(10).

[6]春昌,袁志敏.谈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向[J].辽宁高职学报,2010(01).

[7]李野迪.刍议民族舞蹈的创新教学[J].大众文艺,2010(02).

作者简介:

孙 亮(1982-),女,陕西西安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