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

2016-05-23梁小斐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

梁小斐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发展是国家兴旺的保证,民族的发展不仅指物质经济上的发展,还包括精神文化上的发展。民族歌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训练、基本功训练、民族舞学习以及戏曲身段训练这四个方面出发,就如何进行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进行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民族歌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民族歌剧演员;“形神劲律”;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32-02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

身韵,是一个优秀的古典舞演员必须具备的默示手段。身韵练习中要求演员们达到“形神兼有,内外合一”的标准,最终达到“用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身韵是我国古典舞的灵魂,它包括“形、神、劲、律”四大特征,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进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练习。

(一)“形”。“形”体现的不仅是舞蹈动作所带来的曲线美和舞蹈者自身的气质美,还有舞蹈动作由静到动,由动变静的变化美。舞蹈的生命力则在于这一个行为动作发生的过程。中国古典舞在形体上具有一定的要求,绝不是胡编乱造的审美尺度,而是自古以来传承不变的舞蹈形体审美。“形”是一种技法,舞蹈中的“倾、圆、曲、拧”是舞者的整体形象,在我国的古典舞形体训练中,这四个字是评价体态美的重点,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所经历的路线都着重强调“倾、圆、曲、拧”。

(二)“神”。“神”是舞者在舞蹈中的心态,是舞者支配舞蹈动作的意识,舞蹈不是简单地去完成动作,而是用自身的意识与艺术共呼吸的一种过程,舞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释放自身对于艺术的想象力。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舞蹈不仅仅是用舞姿去传递艺术,而是要利用意识去支配和利用眼球的“聚、放、凝、收、合”的眼球运用来表达艺术的“神”,这时传递出来的即是神韵支配的一切。形体还没有动,神就要先领会,形体动作停止了,但神却仍在传递,这就是“形”和“神”的联系。在古典舞身韵的练习中,舞者要注意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因为它们是神韵的重要体现。舞者的舞蹈动作所具有的“神韵”正是舞蹈艺术的灵魂。

(三)“劲”。在舞蹈动作中,“劲”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古典舞也特别重视舞蹈动作瞬间节奏的措置。它有以下几种典型的亮相绝顶:“寸劲”——舞者体态、角度、所处方位都已经准备好,利用一寸之间的绝顶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利用“反衬劲”能够使舞者体态造型具有一种很强的反侵染力,从而强化和陪衬最后的舞蹈造型,使“神”有延长于肢体的感觉,做到“形止而神未止”。此外,舞蹈动作中的“劲”有“柔中带刚”“急中有缓”的力道区别,这些“劲”的掌握,要通过教材的指导训练才能达到。

(四)“律”。“律”是指舞者在进行舞蹈动作时自身的律动性。这个时候所发生的舞蹈动作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顺,只有“顺”劲才能使整个舞蹈顺其自然,达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效果。但中国古典舞有一反常规的律动模式,即“不顺则顺”的反律。舞蹈动作峰回路转,以出其不意的效果来表达舞蹈的美感,一个舞蹈动作的走势分明往右,忽然急转为左,或是向前时突然向后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律动性。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是民族歌剧演员进行表演的前提,学好基本功是学习其他表演技能的基础。舞台上表演的东西,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达到,而这些内容是不能在舞台上展现的,我们称之为基本功。以下从“基本”和“功”两个方面出发,谈谈民族歌剧演员的基本功训练。

(一)“基本”。塑造舞者优美的身体形态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目标,训练正确的身体形态需要正确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找到身体重心的支撑方式。就我国古典舞而言,其舞动时正确的重心支撑方式根据需要会有一些差异。一是身体重心支撑形式要求前移,将身体重心的支撑点移置到前脚掌上,这时舞者处于站立形态或者静态的舞动过程中,这常见于基本功的“控制训练”。第二种情况是在一些幅度大的舞蹈动作当中,例如跳跃、翻身、站立等舞蹈动作的运行过程中,其身体的重心仍然要求前置,总体上是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此外,我国古典舞基本功中的“基本”,还应该包括训练舞者准确的舞姿位置,培养良好的舞蹈习惯,确立“起、行、止”的正确运行路线。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要从基本出发,培养舞蹈者舞姿动作的准确度和清晰度,使舞者的舞姿具有成熟魅力。

(二)“功”。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中国古典舞独具民族特色的跳跃、翻腾、旋转等技术,这些台上赢得阵阵掌声的表演,都来源于“功”的训练,而掌声则是在赞赏舞者所拥有的“功”。而“功”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中形成的。基本功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才能训练好,在训练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关节和韧带会被拉伸到我们无法想象和企及的幅度。首先通过压、搬、踢、耗等训练方式,加之弹力带的辅助,进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柔韧度训练,而柔韧度的松紧、成效的好坏,则是检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是否合格的标尺。和世界上很多民族的舞蹈相比,中国古典舞拥有高超的技艺和突出的精湛度。这些舞蹈动作集中体现在我国古典舞基本功的教材中,常见的有“云门大卷”“荷叶转”“白鹤展翅”等等,这些技巧性动作和完成这些动作所需要的巧劲都必须借助于基本功的训练。我国古典舞基本功的训练内容是身体平衡力、稳定性、灵活度、敏捷度和爆发力等,教师可以用以上内容来衡量学生在一堂基本功训练课中的“练功”是否到位,并且根据上述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训练强度,这样才能产生积极有效的训练效果。同时,训练内容也是检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民族舞的学习

众所周知,我国的古典舞集百家之所长,不仅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精髓,还吸取了武术、戏曲和古代雕塑等的舞蹈原型,因而,民族舞的学习就不得不提到对于古典舞的借鉴。

(一)跳、转、翻。跳、转、翻是舞蹈中较为常见的动作,同时这三个动作也是我国古典舞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技巧性的动作。跳跃是人体运动形式的一种,单纯的跳跃称不上舞蹈,但是它一旦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舞姿变化当中,就成为了舞蹈中的一部分,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所以,在民族舞蹈的学习中,跳跃是必不可少的,在民族舞技巧训练中,跳跃是较为基础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学习,跳跃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例如“斜身探海跳”等。转,给观众一种惊艳的感觉,通过转的练习,可以使舞者的平衡力、协调性和控制力得到提升,转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旋转中有直体旋转,还有各种民族特有的旋转舞姿,例如蒙族的蛊碗转等。翻,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所要练习的技巧,翻主要是运用腰部的力量进行的舞蹈动作,在民族舞的学习中,要将它与身韵结合,这样才能赋予“翻”以韵律感和形象感。例如侗族等民族舞中就有以生活为原型,在翻身的基础上形成的跨腿翻腾的技巧。

(二)把上和中间地面练习。民族舞的学习,必须吸收古典舞的一些经验,古典舞将把上练习和中间地面练习作为基本功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达到对身体各肢节的训练,从而使身体能够更好的施展一些动作幅度大的舞蹈姿势。这些练习是为了训练舞者肢体的软度和开度,这两个度在民族舞中也十分重要,此外,民族舞还要求舞者的肢体能够通过更宽的运动幅度来表现舞姿的伸、展、含等美感,做到真正的“形止而神不止”,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例如安徽的花鼓灯、蒙族舞蹈中的一些动作,就有些把上练习和中间地练习的味道。

参考文献:

[1]赵晶晶.中国古典舞“身韵”典型动作的审美文化探究[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4(04).

[2]曲诗蒙.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课程设置和应用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03).

[3]邱纳维琳.形体训练和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区别[J].金田,2014(01).

[4]胡蓉.古典舞身韵的作用及其重要性[J].艺术品鉴,2015(10).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浅析女大学生形体训练与气质培养的关系
形体舞蹈训练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