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旷恬静 空灵秀雅
——品读刘军的山水画

2016-05-20崔建平长沙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2期
关键词:刘军空灵国画

◆崔建平(长沙)



清旷恬静空灵秀雅
——品读刘军的山水画

◆崔建平(长沙)

画 家 刘 军

刘军,湖南常德人,中国致公党党员。曾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现为文化部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北京师范大学周逢俊工作室画家、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美协副主席。

先后参加1989年湖南省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1992年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美术作品展,1995年首届湖南省中国画大奖赛(获二等奖),1997年当代湖南青年10人艺术展,2001年全国铁路“长风杯”美术书法大奖赛,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湖南展区),2006年全国铁路书画精品展,2010年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展,2013年全国中国画扇面作品展,2014年全国铁路书画精品展(获优秀奖),2014年湖南省中国画学会作品展等。曾为湖南省汨罗高铁站、沪昆线建设指挥部等单位绘制大型山水画作品。出版有《刘军画集》。

我是被他的画吸引而认识画家刘军的。

传统的笔墨、灵秀的构图、幽邃的山水意境、禅意的诗意追求,仿佛把观者带入远古宁静、清旷与幽邃的世外桃源。

刘军在艺术上取得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着实是他勤奋努力、坚持传统研习、创新发展的结果。带着好奇,我走进他的山水画世界。

一、传统的笔墨追求

当下山水画或大面积墨块堆积,或荒诞山水构图,或另类媒材晕染,给人眼花缭乱、目色晕眩、了无笔墨、不知所踪感觉,我不敢苟同。而刘军的山水画秉承传统的山水笔墨和传统的丘壑构图,营造的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绘画模式。要坚守这一点,让我不得不佩服刘军心中的信念坚守和艺高人胆大的艺术追求。

刘军从小喜欢涂鸦绘画,大概是八九岁时,每每看到父亲在家里临帖习字,松软韧劲的毛笔、水墨交融的墨色让刘军产生莫名的冲动与好奇,他时常趁父亲不在时拿起毛笔在空中比划、飞舞,感受着舞文弄墨的快乐,从此与书画结缘,与笔墨相籍,对书画笔墨有了一份敬畏与兴趣。不久,他不知从何处得到一本《芥子园画谱》,这是他艺术生命里第一位看不见的老师,每天放学后刘军捧着它摩挲观看,阅读欣赏。后来美术小组的成立更增添了他对中国画无穷乐趣,冥冥中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中学毕业后,也正是这份心中对信念的坚守,他报考了湖南轻工业专科学校(现在的长沙理工大学)。入校之时,正逢八五艺术思潮时期,荒诞、艳俗、调侃、自嘲等各种反传统前卫艺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许多青年学子都不知所措,有的则跟潮流而走,干起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前卫艺术,也有的热衷广告设计、室内设计等,为的是毕业后找到好饭碗。此时刘军心中总放不下《芥子园画谱》中的枝枝叶叶,放不下对传统文化书画艺术的向往。他不以为然,不为左右,矢志不移坚持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钻研学习,依然对笔意、墨韵情有独钟。这期间他大量拜读临摹了石涛、弘仁、八大、任伯年的绘画作品,师法传统,师法自然,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山后那一片地》《妹妹送我到村口》《晨曲》等一批水墨中国画,或人物或山水,都是传统绘画的笔墨情趣,其中《晨曲》还获得湖南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一等奖。

正是由于这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本世纪初刘军北上北京,求学于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周逢俊门下,研习深造中国传统山水画。周逢俊老师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修为的画家,他不仅对传统的丹青技艺情有独钟,研习精湛,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譬如唐宋诗词,也有高深的造诣,他不仅使刘军笔墨、构图、技法方面的修养得到了提升与进步,还为刘军打开了一扇研习唐宋文化、明清笔墨的窗口,找到了绘画技艺的文化正脉。这期间是刘军对传统文化和绘画技艺学习钻研最深、接触面最广、学习知识最丰富的时期,他找来了唐寅、董源、巨然、黄公望、董其昌等笔墨大师的作品,逐一阅读研习、临摹学习,从构图、用笔、皴染、着色都一丝不苟地研读、临习,包括对绘画中的山石、瀑泉、水纹、云彩、松柏、屋宇、鸟虫等物象都描摹刻划,力求形似到神似,希翼掌握古代大师们精湛的修为、娴熟的笔意、高超的技法。刘军知道,中国的山水画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及儒、释、道之哲学理念最重要的画科,它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人与过往的牵连脉系。一个物象从抽象到具象到意象的表达都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思考,对天地的考量,对自然的感应,对命运的述说,都是作者内心情愫的表达,绝不是随笔赋形简单的再现,而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山水画家全面而深刻的学养才识,需要作者真实性情本真生命的体悟。

万壑飘浮银 国画 刘军

在北京学习期间,刘军懂得师法传统与师法自然的关系,花大量时间游历祖国的山山水水,走南闯北到各地写生,遵循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理念,寄情于山水,放眼于自然,与山水对话。

“天人合一”是古人倡导的人生观。刘军怀着对大自然的敬意,在笔端毫末展现心中的崇山峻岭、小桥流水,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顶礼膜拜,他反复临摹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等经典绘画,力求追寻“再续青绿山水的辉煌”,所以他的青绿山水是画得最多的,且在着色着墨方面又有小小创新,使自己的画更加空灵秀雅、清旷恬静,更新了自己青绿山水画的新面貌。《松风万壑图》是刘军用力最多的一幅小青绿山水画,它的墨线是坚韧挺拔的,墨色是淡雅娴静的,淡笔写出干裂秋风之致,构图成简淡空灵之境,松树有书法遒劲萧神之技,水波平静逸远,整幅画有老庄清净无为的人生哲学之意蕴,有佛学禅境幽寂之境界,拜读这幅画让人感到淳和静美、幽静深邃、净化心境、陶冶情操,仿佛步入了人世间的世外桃源。

二、旷达的诗意表达

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佛学、宗教影响很大,中国画中体现出“意”与“象”都是古代哲学《易经》中概念“‘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此处的“象”即卦象,“意”即卦象的念义,意也是作者为人为艺的思想感情,画家画画无不要立意在先,心中有勃郁之情,蕴块垒之意才挥毫于笔墨纸砚,这就是画家的诗意表达。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就是中国画最高的诗意表达。

为了这种旷达的诗意表达,用简淡的笔墨构筑空灵的玄妙山水画面,成为画家遣兴抒怀的重要表现手段。刘军的画作在营造空灵玄妙的意境、追求旷达的诗意抒发方面做出了不懈的探索。

空灵是其作品的第一特色。首先在构图上追求空灵的意境,刘军青绿山水画的构图很少高山大川式的营造,也没有矗崖断壁的构图,而每每以灵山秀水、疏淡萧散的景致呈现。溪水僻舟、山舍人家、幽径浅岸、秀松淡柏、仙鹤鱼鸟是其画作的主要构成,每每伴有神性的雾霭、浅浅的溪流,这些物象都是以淡笔闲墨写出,自有一种空灵的境界。如《桃花源烟云记事》逶迤曲折的山峦、汩汩流淌的山泉、疏淡灵秀的云雾、瘦劲淡墨的松柏、有仙人有屋宇,仿佛是隔世的世外桃源,这种空灵的意境让人归隐让人怀想让人萦怀,仿佛就是刘军心中时常涌动的田园诗情。

玄妙的诗意也是刘军山水画的又一特色,魏晋玄学的核心是“贵无”“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继承了老子的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思想。玄学又造成了士夫文人由形逐道、以道体悟的山水兴趣,士夫文人爱山水,游山水,咏山水,画山水成为时尚风气。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也。刘军创作的山水画都有这玄妙之意蕴含其中,如《桃花源里何处觅》,荒山瘦小、闲云野鹤、草亭茅舍、红衣僧人,谈玄论道,聊写心境,传递给人的正是古代士夫文人视天地为万无,化万有为一空的玄妙寄情,抒写了仁者乐水、智者乐山的士大夫精神,蕴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和文化韵味,其风格颇具文人画之意韵。

读刘军的尺幅青绿山水,多淡墨,重意趣,有玄机,都是画中有诗,诗意蕴画,如那组扇面小品《野趣图》《知天下事读万卷书》《一片江南雨后山》等尺幅虽小,诗意盎然,都是作者刻意营造的一张张诗意图,无论是泊舟远行、诗人苦吟,还是僧人问道,紫藤野趣,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意,画作也以其文化品质,让观者玄思邈远,心游,神思,心天契舍,天人合一,产生深深的文化共鸣。

三、幽邃的禅境呈现

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生发的,舞蹈、文学、绘画、音乐、书法,概莫能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诗学是精髓,哲学、宗教是认识表达的方式,山水画追求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使然。

禅境是意境的最高呈现,“禅”是梵文,为佛教禅定、修行的方法,即指安静而止息杂虑。佛家修行者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禅境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天然融浑、神妙无比的境界。中国画的禅境是画家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千锤百炼,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表现对象,通过纯熟的技法加以自然的揉和渗化,使其浑然一体,水到渠成,以至禅境。

观刘军的画,幽邃,沉静,敛心,畅神。如《桃花源烟云记事》《避世图》等,画面清悠,色墨娴雅,不堆砌,不浮夸,不做作,再细心品味,每幅绘画都透着一股股幽邃的情思,小桥、流水、溪涧、山峦,倒映其间的屋岩茅舍,间或有一二行人沉吟行走,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隔绝了人间的嘈杂,没有尘世的尔虞我诈,只有心中的真诚清纯,读这样的画,让人杂虑顿消,洗涤心府,沉缅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隔世情怀。

读刘军的画,还能感到他善于运用老庄哲学营造山水画的意境。山水画不是以真实的再现山水为目的,而是以山水作为绘画的审美符号,托物言情,表达自己的生命理想,抒发作者的生命情怀以庄子的“以形媚道”来感悟山水,歌颂山水,把他的“涤除”观、“坐忘”论、“庄周梦蝶”的情怀和“逍遥游”的人生态度作为画家的创作思路,来写意自己山水的“神韵”“气场”“风神”等境界,以期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通,道法自然”的生命之道。如《长郊烟淡月华清》,作者通过闲云野鹤、松涧闲月营造天之悠悠月色冥的幽邃境界,画面的主角是野鹤,是否可以视为作者自己,面对荒寒野岭、溪水潺潺、古老遒劲的松柏、嶙峋的岩石,天边弯月被一片乌云笼罩的萧疏荒寒的野境,作者沉湎其间,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吧,这幅画足见作者造境写性的能力。

近年来刘军创作了一批荒寒、浑厚、寒寂的雪景图画,让人感受到山水画静寂之美。巍峨的高山大川之上,白皑皑的雪原覆盖,山脚下的几处瘦山剩水也结上了厚厚的寒冰,不屈的松柏枝头也被层层冰雪掩压着,荒寒、冷寂,是画面的主宰,就是在这荒原雪景之中的古村落,依然生气勃勃,烟雾缭绕,仿佛并没有被大自然的淫威所屈服。生命的力量再一次通过刘军的画作得到彰显,作者热爱生命、感受自然的浪漫情怀也得以抒发。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画收藏》杂志副总编、《艺术中国》杂志特约记者。)

月是故乡明 国画 刘军

天高日暮寒山远 国画 刘军

清凉世界 国画 刘军

春天里 国画 刘军

长郊烟淡月华清 国画 刘军

闲钓江鱼不钓名 国画 刘军

故乡瑞雪 国画 刘军

猜你喜欢

刘军空灵国画
空灵清爽 蓝色仲夏
国画《鲦鱼》
国画《鲿》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complex networks by a new capacity allocation strategy
国画欣赏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hydrodynamics of flapping foils *
映像畜牧业
空灵、轻盈、秀雅的瞿利军
图说
中国传统的“虚静”观与文人园的空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