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海洋生态文化 关注生态文化进校园

2016-05-19刘倩玮

绿色中国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海洋文明生态

文/刘倩玮

聚焦海洋生态文化 关注生态文化进校园

文/刘倩玮

Focus on Marine Ecological Culture Concern Ecological Culture Go into the Campus

8月26日,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生态文化高峰论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隆重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海洋生态变化。来自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北海市委市政府、教育部科技司等有关单位领导,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各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单位、各分会等相关负责人;2016年遴选命名的“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和“生态文化小标兵”的代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记者24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出席会议并作《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延展海上丝绸之路,培育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的主旨报告;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北海市市委副书记蔡中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长、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王延觉出席论坛并致辞。

江泽慧在主旨报告中说,海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承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海洋生态文化以“声教四海、和谐万邦”的向心力,“始终在释放一种跨越古今的开放、外向、合作、互利、共赢理念”。21世纪的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海洋强国必须守护好中国海蓝色国土并走向深海参与国际合作。立足国情、放眼国际、陆海统筹,确立中国海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将弘扬海洋生态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进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合作机制与平台,加快《中国海洋基本法》的立法进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生态安全,共建共享世界海洋和平。

江泽慧强调,各省(区、市)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及其各分会,要紧密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和精神,全面加强对《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的理解,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领域生态文化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落实生态文化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行动的具体措施,并将其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林业等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精心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编织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生态文化合作交流的纽带。

彭有冬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灵魂,在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弘扬生态文化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彭有冬强调,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把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印发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

彭有冬表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江会长的领导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为宗旨,做了大量开拓性、前瞻性、基础性工作,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江泽慧讲话

彭有冬讲话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孙书贤强调,国家海洋局非常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015年,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开展了《中国海洋生态文化》专著的撰写工作,积极创作海洋生态文化精品,鼓励与引导社会公众走向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在致辞中介绍了广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海洋资源状况以及广西如何树立生态立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李彬表示,广西近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2013年以来,全区上下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动村屯绿化、林水净化、道路绿化,使美丽广西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全区未来将牢牢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他指出,通过此次论坛深入、务实、有效地交流,将大力促进广西及北海海洋生态文化的发展。

北海市委副书记蔡中平介绍,北海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北海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他表示,生态是北海发展的最大潜力,未来北海将进一步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民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内海洋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研究领域的3位著名专家学者,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海洋生态文化。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我国水下考古开创者张威作了题为“探海寻踪—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水下考古”的专题报告;生物生产学博士、副研究员、广西北海市副市长刘翔作了题为“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题报告;海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周亚东博士作了题为“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的专题报告。

此次论坛上,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授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小瓦窑村”等122个行政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授予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授予潘雅菲等23名小学生“生态文化小标兵”称号。“全国生态文化村”代表重庆市酉阳县河湾村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文化小标兵”代表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8月2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来到广西北海市实验学校,出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举办的生态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及中国花卉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等相关领导一同参加了该活动。

江泽慧在活动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北海市实验学校坚持“有氧教育”的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生态德育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她指出,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要继续加大生态德育教育力度,创新生态文化办学方式,全力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在座谈会上,江泽慧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林业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心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要珍惜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

江泽慧说,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保障和推动。同学们是弘扬生态文化的生力军,老师们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引领者,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她指出了从小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活动中,小标兵代表黄禹涵同学介绍了学校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江泽慧一行为学校送上了科普教材和教学用品,全体来宾参观了校园橱窗学生作品、环保生态活动展板、学校办学概况展帘等。

据了解,“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继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和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的遴选命名活动及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活动之后主办的又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活动围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宗旨,采取寓教于乐、以帮促建的形式,通过赠送科普图书、教学器材,专家授课和“生态文化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向广大青少年儿童普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同学们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海洋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爱的海洋
对不文明说“不”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