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纽约地铁见闻

2016-05-18王冉

当代工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换乘乐队纽约

王冉

2015年夏秋之际,因工作需要,我来到了纽约,开启了55日的短居生活。工作性质需要我经常跑来跑去,纽约的各种交通工具被我体验了个遍,其中我最喜欢的是24小时运行的地铁。

纽约地铁并不赏心悦目,可以说是脏乱差,可一想到这地铁已经有百年历史,就不得不对这个城市产生敬意。据说,他们现在都还在用百年前的地铁调度系统,可见当初的设计有多牛。

作为百年老铁,纽约地铁无论是外貌还是内设,都很有沧桑感。地面的进出站口,没有国内这种醒目的小房子式的建筑,只是在路面上开了个洞口,周围一圈栅栏围起来,就算是地铁站口了。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地下通道或者是地下室通气口之类的设施。

进入洞口,陡峭的楼梯直通地下,那古朴的台阶会让你有种即将进入古老迷宫的错觉。事实上,纽约地铁被誉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地铁体系,很多旅游网站上都有乘坐攻略。一些旅游爱好者声称,如果你能在纽约地铁里穿梭自如,就有实力玩转全球地铁。

到纽约第二天,我就捏着一张又薄又软的磁卡,跟着一个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开启了勇闯地下迷宫之旅,从布鲁克林区到皇后区。

路程不短,全程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关键是中间要换乘,这对新手来说是件很有难度的事。因为纽约地铁并不是一条铁轨只走一条线路,而是一条铁轨多条线路,车站里面又完全没有广播播报线路之类的提示,也没有显示牌,稍不留神就会坐错。

后来我才知道,技巧就是要眼疾腿快。别看列车好像是长得一模一样的白铁皮罐子,其实车头圆圈里标识着线路符号,有的车身上也有标记,只是不醒目。

前面几站都是在高架桥上行驶,我就找了个靠窗的位子欣赏街景。不久之后,列车就驶入地下轨道,车厢的晃动很剧烈,噪音很大,跟国内的现代化地铁真是天壤之别。摇晃中迷迷糊糊想要打盹,心里还惦记着会不会坐过站,因为纽约的地铁列车是没有语音报站的,每到一站我就要很辛苦地找站台上的站名,而地铁站的墙壁,因为古老斑驳加上带有花纹,导致站名很不好辨认,真是越看越想睡。

同行的留学生已经在纽约生活了一年,上车之前我问他,你知道在哪里换乘吗?他信誓旦旦地说他知道,还晃了晃手里的手机,说“我这里有导航”。经验加现代“武器”想来应该没问题,谁知,遇到纽约地铁,导航也蒙。

列车停在某一站时,留学生猛然推我“快下车”,我从打盹中惊醒过来,一脸迷茫地跟着奔下了列车,又跑上站台另一侧的车,直到列车发动后,我都还不知道这是哪一站,换乘了哪一条线路。他说其实他也不熟悉路线,完全依靠手机地图导航来判断何时需要下车换乘,而在地下行驶时,手机有时没有信号,幸好他发现旁边铁轨上停着的正是要换乘的车,才拉我匆忙换乘。真是一身汗啊……

对地铁熟悉了半个多月后,我终于可以拿着谷歌地图放心大胆地四处行走了。我开始对地铁有了新的期待。早就听说纽约地铁是各种草根艺术家的汇集地,经常会有即兴展示,我很想和他们来个偶遇,没想到,还真是心想事成了。

有一次在站台长椅上等车,正百无聊赖,隔座的乘客递过来一张纸。我的第一反应是发广告的,在国内到处被塞传单,已经变得很敏感,下意识想躲闪,不过出于礼貌,还是接过来看了。

纸张是厚厚的,质量很好,上面用黑色马克笔勾勒了一个人物肖象,卷发、檐帽、帽衫,架着眼镜,面熟!仔细一想被自己给逗乐了,这不就是我的侧面像吗!转过头去看了一眼递画过来的人,是一位二十几岁的男士,棕色皮肤,一身休闲装,背着双肩包,手中还拿着白纸和一支马克笔。他见我转头,很礼貌地冲我笑了。是艺术学院的学生?还是绘画爱好者?我的英文不太好,这些问题在我心里盘旋,却没有问出口。我只问他可不可以留下这幅画,他说当然可以!我挺开心的,觉得美国人好可爱,等车的工夫还能提笔作画,看构图也只是寥寥几笔却展现得栩栩如生,在北京也是和这里一样快节奏的生活,可从没见过这么有雅兴的。

我就那样傻傻地盯着画看,欣赏着自己在他人笔下勾勒出的样子,却没有注意到画像旁边一行小字:“ Please tips if possible (如有可能,请付小费)”。我还没有适应随处付小费的生活方式,甚至看到了这行字,都没有马上反应过来,直到我旁边的女士也收到了画并且付了小费,我才意识到我也应该有所表示,毕竟人家付出了心血,我也应礼貌回应才好。可再转头过去,那位男士已经不知去向,我只好把画小心翼翼的收进背包里,算是个带着歉意的纪念吧。

其实,纽约政府对一些地铁卖艺行为是严厉禁止的,比如钢管舞、翻跟头等,担心有安全隐患,但乐队和演唱似乎不在此列,有些站点还有常驻乐队,表演者都具备一定艺术水平,不是普通卖艺者,他们的表演是地铁里一道特别的风景。我素来喜欢音乐,对这样的演出期待已久,可直到出差末期才碰上。

我是在曼哈顿的某个站点看到乐队的。那时已快入冬,我刚忙完工作,既累又冷,一心想赶紧回到住处,匆忙进了车站,远远地就听到了欢快的乐曲演奏,我心中一喜,赶忙循声过去。

这是一个三人乐队,一名大提琴手,两名小提琴手,很多人围在四周欣赏,还有人在用手机给他们拍摄视频。演奏者很专心,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身体随旋律的变化时而晃动、时而舒展,偶尔默契地相互对视,嘴角洋溢着笑容。地铁站厅内有天然的回音,听众就像置身于音乐厅,感受着弦乐的美妙,一天的疲惫都随之消失了。

同样吸引人的是在列车上的表演。我遇到的是三位黑人歌者,大约五六十岁,已经有了白发,身穿整洁的西装,脚踩光亮的皮鞋,如果不是在表演,他们的派头更像曼哈顿写字楼里的高管——或许真的是也说不定。他们采用和声唱法,每人一个声部,曲风欢快,节奏感很强,极具感染力,引得车上很多乘客跟着拍手。我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感受,这哪里是漫长无聊的地铁时光,在那浑厚的男声里,连空气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猜你喜欢

换乘乐队纽约
纽约地铁突发枪击案
花的乐队
地铁大空间地下多线换乘站建筑设计探究
花的乐队
对地铁换乘站对远期线路换乘条件预留影响与分析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纽约,纽约!
乐队指挥
乐队指挥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站布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