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经济改革探析

2016-05-16王金沈健

中国市场 2016年16期
关键词:措施影响

王金 沈健

[摘 要]印度的经济改革战略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印度经济的腾飞也离不开印度经济改革的有效进行。印度的经济改革是一场被迫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文章试图从印度经济改革的四个方面深入剖析印度的经济改革,在分析印度经济改革成功之处的同时也对印度经济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印度的经济改革。

[关键词]经济改革;改革背景;措施;影响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182

印度的经济改革是一场不得不进行的改革,从印度当时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来看,印度当局适时的进行经济改革是对经济局势的一种理性回应,也正是因为印度经济的改革才使得印度的经济得以发展,可以说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共同迫使印度进行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

1 印度经济改革的背景

1.1 国际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阶段,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发生了一系列国家大事件。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雅尔塔体系也随之分崩离析。印度也未能幸免于难,被迫卷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全球化运动中来,这是促使印度进行经济改革十分重要的因素。

首先,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处于南亚次大陆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整个世界处于冷战的大背景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极力拉拢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南亚次大陆上寻求自己的战略支撑点。因此,美国与巴基斯坦交好,苏联与印度交好。冷战的大气候与南亚地区印巴对抗相结合,形成了美巴—苏印相对抗的格局,这也为苏联解体对印度的冲击埋下了伏笔。

其次,印度在独立后国内经济很不理想,为了彻底摆脱殖民地性质和不理想的经济状况,印度积极的学习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希望能够尽快实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转变。因此,印度对于苏联的依赖程度较高。苏联的解体给印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一系列国际局势的转变给印度造成了巨大的震荡,印度的经济改革是对这一系列国际大事件的理性回应。

1.2 国内背景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印度国内的问题更为复杂与难以解决,尤其是在当时危机四起的国际背景的影响下,印度国内严峻的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首先,是人口问题。印度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由此造成了印度的人口迅速膨胀。人口膨胀问题成为了制约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消极因素之一。人口基数过大不利于有限资金的集中使用,大量资金在教育、卫生饮食以及其他基本需要上的支出严重影响到了对经济建设的投资,导致劳动力资源难以开发利用,这不仅表现为印度劳动力市场上的大量失业人口,还表现为劳动力的质量不高。人口的迅速膨胀使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改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印度的经济发展。

其次,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政党与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有十个大民族和若干个小民族,民族问题十分复杂,彼此之间不能和谐相处。印度政党之间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他们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相互争斗,互不妥协。除此之外,印度的宗教问题也十分复杂。印度是许多宗教的发源地,在宗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冲突,这都是印度国内十分复杂与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分析印度所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印度的经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印度经济通往长期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印度响应全球化过程的一种被动选择。

2 四个领域

2.1 产业领域改革

印度的产业政策是自印度经济改革后变化最大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对产业政策的许多管制已经在慢慢地废除。在改革初期,拉奥政府力图改变传统的产业保护机制,希望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更为自由的经营环境。首先,取消了绝大多数的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同时也取消了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管制。但是有五种特别规定的产业除外(包括军事工业、原子能工业、烟草工业、危险化学品工业和烈性酒酿制业)。其次,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将更多的自主权交与企业手中,政府仅仅起到一种平衡协调的作用。最后,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为私有资本的投入扩充了渠道。取消了曾经规定的禁止私有资本投资国家基础建设的规定,转而鼓励私有资本投入国家的基础建设,这样就在政策层面上扩大了私有资本的投入领域。

自瓦杰帕伊上台后,开始大力扶持印度的软件信息行业,将软件信息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政府开始全力扶持软件信息行业,在政策方面给予高度的支持。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废除了不利于印度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规定纳税优惠只适用于软件、信息、基本药物的生产、生物技术、农业和政府认可的研究中心的专利产品生产等行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方便条件。

2.2 贸易领域改革

在贸易政策方面,印度政府主要从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政策调整。取消进口许可证,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放松汇率管制,大力促进商品出口。由进口替代型转为出口导向型。放宽对商品进出口的限制,对于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为原材料和特殊货物的进口企业,提供特殊进口许可证,同时还免除进口关税许可证。降低关税,给予了外贸进出口企业以强大的扶持。

2.3 金融领域改革

印度政府对金融的改革,首先进行的就是放松利率管制,使利率市场化、自由化。这一措施使得银行的活力大大提升。此外,印度政府也逐渐地放宽了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的进入,在产业政策中政府积极鼓励私人资本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私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流入,这样的政策造就了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在资本经营的监管方面,印度政府取消了资本发行管理局,不再苛刻制约资本发行市场。

在之后的金融领域改革中,政府更加注重金融市场的自由化,逐渐取消了价格管制等一系列措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允许在资本项目下进行卢比的自由兑换,向外汇自由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4 农业领域改革

在改革初期,拉奥政府的改革中农业只是个兼顾的对象。对农业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大多数都取消了过去对农产品交换的限制,特别是取消了对粮食交换的限制,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交换市场。

而在瓦杰帕伊政府的改革举措中,农业方面逐步成为重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私营部门以合同形式经营现代农业,加速现代农业技术的转让,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提供可靠的农产品市场,使其摆脱官僚与政治的干预。这样的政策彻底打破了印度原有农业产业格局。

3 经济改革的负面影响

印度的经济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印度的经济改革使得印度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经济受到国际影响的因素加大。在开放型的经济发展中,国际经济的变动对一国经济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国际性的金融危机也会影响到印度经济的发展。经济改革使得印度国内的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加剧。经济改革以来,印度贫困率有所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与穷人之间收入和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在印度,至今仍有数亿人生活在官方公布的贫困线以下,而占有大量财富的少部分人却可花上十亿美元在繁华的孟买市中心修建拥有楼顶直升机场的大楼。

4 结 论

由此而看,印度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必要的改革运动,经济改革的几十年时间中印度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印度的经济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印度政府继续进行深入而有效的经济改革。

参考文献:

[1]林承节.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翻钧,华碧云.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吉尔伯特·艾蒂安.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M].许铁兵,刘军,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5]沈开艳.印度经济改革发展二十年:理论、实证与比较(1991—201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张坚,吴蕾.印度农村金融改革对我国的现实意义[J].中国市场,2014(4).

猜你喜欢

措施影响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