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学习,自有好成绩

2016-05-16徐光

莫愁 2016年6期
关键词:晏子雪人儿子

徐光



快乐学习,自有好成绩

徐光

本文作者和儿子

徐光,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新华出版社编审。曾策划编辑 出版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等图书70余种。与儿子共同撰写的《教育无痕》一书,荣获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儿子嵇箫桐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经济学院攻读金融经济学硕士。

这些年来,许多读到我儿子嵇箫桐写的文章或诗歌的朋友,都会问我是怎样培养的,我笑笑说:“让孩子快乐。”教育孩子并不难,关键是父母对孩子要求不要太高,不要把学习成绩看得太重,不能忽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忽视孩子内在的潜质,否则就容易出现一系列教子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不要把学习当做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与自由,自然会收获知识和成长。父母首先要学会放松心情,为自己减压。当你拥有一个阳光乐观的心态时,孩子会获得爱的滋养和心智的开启,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喜悦。

给孩子爱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他提倡,要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

在儿子三年级的一个周末,北京连下两天大雪。孩子很想出门去玩,可是他下周一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让他复习,他不时地打开窗户,感慨地说:“我真的好羡慕那些在雪中玩耍的孩子,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看得出来,儿子虽然眼睛看着书,但心像长了脚一样,早已经溜出门去踏雪而飞了。

天渐渐地暗下来,路灯亮了。这时儿子又情不自禁地推开窗子说:“今天是玩不成雪了……”听到这,我突然也童心振奋,说:“怎么玩不成,咱们现在就下去!”

他兴奋极了,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妈妈就是懂得我的心”,说着说着,儿子往我脸上亲了一下。

这时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我们心情特别畅快,一出门就“开战”了。我把儿子打得头发上、衣领上都是白花花的雪,儿子那粉嫩嫩的小脸着实可爱。院子里的小狗看我们如此开心,也来凑热闹,跟着我们跑来跑去,像一个忠诚的啦啦队长。不过,它显得没有立场,不管谁被雪球击中,它都很开心。

当时,我感觉自己和儿子一样大。我们玩累了,儿子提议堆雪人。那天的雪,很黏,堆雪人很合适。儿子是学美术的,多少比我有些艺术细胞。我也有自知之明,懂得该做什么。于是我给他运雪,他负责设计、堆砌。儿子像个雕塑家般,把雪人的身子堆好后,又给雪人安上了胳膊、腿,又弄了许多的草做头发,还给雪人装上了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他在雪人的背后写上“嵇箫桐、徐光雕塑”。这个雪人看起来还真有些味道。

夜已深了,我俩依依不舍地与雪人说了再见,但他仍是一步三回头地看,似乎觉得让雪人自己站在那儿有些不放心。

这时,我突然捧起雪扬在儿子的身上,他惊叫起来,也抓起雪向我打来。我们在雪地上奔跑着,欢笑着,留下一串串不规则的脚印。

期末考试,儿子的语文得了99.5分,他很满意。往后的学习兴致大增,生活也充满乐趣。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父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心情,使他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自然会开启他的心智,会给他一种力量,一种向上生长、永不退缩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否则,孩子在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下念书,就会像小和尚念经,口是口,心是心。看上去老老实实、苦思冥想,实际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结果呢?虽然学习的时间长了,但学习效率低了,不但成绩上不去,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感情。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学习问题专家阿姆斯特朗认为:孩子的情感是学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情感被忽视或压抑的孩子无法取得好成绩。若孩子有机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成绩就会显著地提高。

有些父母虽然看上去是替孩子着想,事实上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缺乏对儿童当时心理状况的理解。爱之不适足以害之。你是否想到,当你逼迫孩子照着你的意志去做事的时候,孩子与你沟通的渠道在不知不觉中被阻塞了,他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还容易对许多事情都缺少激情和梦想。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子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反地,若是你能充分地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爱,满足他的基本需求,你会跟他相处得更融洽,他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同时,他也会更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你的真情实意。这样会产生一种良性的双向循环,你与孩子共同以快乐的情绪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欣赏孩子的独特个性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到灯饰城采购。一走进灯饰城,立刻被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灯饰品所陶醉,酷热和疲劳一扫而光。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许多父母惯于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比来比去,就对自己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因而使孩子内心受到严重伤害。其实,我们的孩子不就是一盏灯,而且是一盏别样的灯吗?

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各不相同,何必强求一致呢?如果我们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就没有千差万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且关注怎样去开发他的潜能和才智。就像怀抱着一盏别样的灯一样,充满爱心、耐心地呵护他,学会发现和欣赏他的独特魅力。

儿子是一个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的孩子。老师对他的评语是:“箫桐最大的优点是喜欢质疑,愿意发表不同的观点。”从他写作文就能看出这方面的特性来。他喜欢自己造词、造句,追求新奇,追求与众不同。他一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我还看一看,提出一些意见,但后来发现他并不是很认同我所谓的好词、好句。当我和他爸爸知道他是具有独特观点的孩子后,也不再随意对他的作文指手画脚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鼓励他、欣赏他,从而使他的作文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更有深度、更精彩。

儿子是一个比较喜欢动脑的孩子,他更喜欢在课堂上回答一些比较复杂或难回答的问题,例如分析课文。五年级上学期北京西城区在他们班举办语文公开课,老师讲《晏子使楚》一文,在总结课文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儿子答:“晏子是一个沉着、不慌张、爱国、才思敏捷、有才气、能言善辩的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晏子之所以能胜出,主要原因在于晏子会变换自己的位置。在第一回合中,晏子以把楚国贬低成狗国,来升高自己和齐国的位置,从而胜出;在第二回合中,晏子以贬低自己在朝中的位置来降低楚国的位置,从而胜出;在第三回合中,晏子以柑橘为实例,把他和楚王的位置完全调换了,还反映出楚国的社会风气很不好,最后逼得楚王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

11岁儿子的发言,令听课老师们惊讶和赞叹!我想他之所以有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与我们一直认同他、了解并欣赏他的独特性是分不开的。

教育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只有承认孩子认识的合理性,了解孩子认识的独特性时,才能因材施教,开发孩子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孩子才会更放开自己,更愿意与父母交流,并获得自信和快乐。

欣赏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欣赏孩子的独特性,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基础。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晏子雪人儿子
雪人伴童年
打儿子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雪中的雪人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晏子使楚
晏子辞退高缭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