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炮兽》为例谈“课眼”模式下的场景教学

2016-05-14邹其乐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侯爵大炮纳克

邹其乐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课文《炮兽》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九三年》。在风暴肆虐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在军舰上四处滚动,肆意破坏,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濒临险境的情形下,朗德纳克侯爵凭着指挥若定、威严果敢的领袖才能,制服了大炮,带领舰队暂时度过了难关。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场景描写。“场景”既是新的语文知识,也是本单元学习的核心要素。

一、场景的切分

场景就是我们常说的“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一篇小说,可以分解为一个又一个场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对于本文场景的切分,教学设计上可以这样处理:

场景一:炮兽肆虐,惊心动魄。(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

场景二:人兽大战,紧张激烈。(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

场景三:赏功罚罪,跌宕起伏。(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

从三个场景中,我们依次看到了炮兽血淋淋的“独舞”,炮兽和炮手险兮兮的“共舞”和以朗德纳克侯爵为主的阴森森的“慢舞”。这种切分法犹如电影的蒙太奇剪辑,体现了情节的连贯性,但它与场景的定义显然是不吻合的,无法体现“以人物为中心”的场景特征。

而《炮兽》中的场景描写,恰是为人物塑造服务的。作者虽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炮兽的庞大、凶猛、张狂、残忍,但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却是神秘老人——朗德纳克侯爵。据此,我们可以把《炮兽》全文切分为三个场景:

场景一:神秘老人现身。(从开头到“走到了楼梯底,这人停了下来”)

场景二:神秘老人出手。(从“大炮在中甲板里滚来滚去”到“老头儿又恢复了他的不动声色的态度,他没有回答”)

场景三:神秘老人发威。(从“人胜利了,但是还可以说大炮也胜利了”到文末)

二、场景的作用

1.导引人物出场

第一个场景:“挣断了铁链”的大炮“在甲板里面向四面八方疯狂地滚动”,肆意破坏,碾压人群。在这个全景式的场景描写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怯懦、恐慌、无能的人物群像;其次是被吓得六神无主的两个勇士: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随着场景描写的范围逐步缩小,我们的目光聚焦到了神情自若、挺身而出的神秘老人身上。

第二个场景:巨浪、狂风带来了可怕的力量,大炮仿佛被赋予了灵魂般在船上横冲直撞,把全船人逼到了生死边缘。此时,炮队队长和神秘老人相互配合,展开了一场灵巧与粗暴、智慧与野蛮的较量,成功制服了大炮,化险为夷。

第三个场景:面对船体受损、前途未卜的严峻形势,老人先是以圣路易十字勋章奖赏临危不惧、勇斗大炮的炮队队长,又下令以死刑来惩罚其玩忽职守之罪。通过对炮队队长截然相反的两次处置,老人在军人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成为众人眼中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最终,神秘老人的身份浮出了水面,大白于天下。

2.渲染紧张气氛

在小说惊心动魄的场景描写中,炮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甲板上“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做苍蝇似的压死”,带给人胆战心惊的深深恐惧,更营造出一种紧张万分、令人窒息的气氛,为展现中心人物朗德纳克侯爵沉着镇静的个性特征提供了空间。

3.揭示人物性格

朗德纳克侯爵虽是个反面人物,但雨果并没有把他写得委琐、怯懦、卑鄙,而是把他置于一个风呼浪啸、炮兽肆虐的险峻环境中,通过一场双方力量悬殊的人兽大战显露他的才干,彰显他的气度,构建起一幕险象环生、摄人心魄、张弛有度的精彩场景。以无生命的大炮衬托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从而使这个铁腕将帅的性格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

三、“课眼”模式下的场景教学

将问题进行到底,是阅读教学“课眼”模式的教学思路和走向,也是它的基本特征。这些“问题”由“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面组成。可以设计一组呈递进态势的问题。

1.《炮兽》标题为编者所拟,拟得好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往往会昭示文章内容,或点明文章主题,或具有象征意义,或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小说中,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一尊青铜的大炮,化为了一只有灵魂的猛兽,赋予其某种神性的力量。这必将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力,让读者对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而炮兽的凶猛、张狂、残忍,营造出残酷的、命运捉摸不定的气氛,为故事的发展定下了悲剧的调子,更衬托出了神秘老人机智果敢的个性特征。

2.集中描写炮的兽性的地方有几处?所运用的方法相同吗?

文中有两处场景集中描写了炮的兽性。在场景一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和排比来形容炮兽的张狂和威猛。这个没有生命的冰冷武器具有猛兽的凶狠和不可预测的能量,它越是凶暴、残忍,就越显出人的无能和怯懦。随着炮兽的疯狂肆虐不断拉近和局部放大,大大强化了场景的危急情势。在场景二中,大炮已然不是一个无生命的钢铁物体,“它的灵魂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它虽然看不见,仿佛它也有眼睛”。因而作者以当事人更多的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描写和旁观者的种种“即时神情”来做铺垫。在惊心动魄的对峙中,大炮的兽性和灵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3.写炮兽的文字多,写老人却很少,这样安排妥当吗?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在《炮兽》展现的残酷斗争中,对照法的运用淋漓尽致。炮兽的庞大、凶暴对比出人的渺小、怯懦;勇士的六神无主对比出神秘老人的刚毅坚定;炮队队长的英勇无畏对比出神秘老人的智勇双全;赏功与罚罪的隐形斗争映照出老人严酷无情的性格。在对照中,神秘老人从人物群像中脱颖而出,成为本章的核心人物。寥寥几笔便充分展现了人物的精神和性格。

4.小说多讲究客观叙述,而本文作者经常自己议论抒情,你怎么看?

叙述是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有的小说以“显示”为主,作者只作不动声色的描写,客观展示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判断,如海明威的许多短篇。有的小说以“讲述”为主,有大段的叙述,其中夹杂着叙述者的情感、判断。《炮兽》便采用了这种叙述方式,作者不但知道故事的全部,驾驭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之张弛有度,快慢相间;而且知道所有人物的一切隐秘,包括其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从而对人物和场景进行精心的描绘和刻画,营造出叙事的波澜。但这种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和创造,拉大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323000)

猜你喜欢

侯爵大炮纳克
苏纳克回忆童年称“我母亲很在意矫正口音”
我们正在续写新的篇章(天纳克(中国)有限公司)
苏纳克当选,印度人喜中带忧
我们正在续写新的篇章(天纳克(中国)有限公司)
鼻子
浅论《染血之室》中的意象
喂靴子吃饭
小兵对抗“大炮”
东汉列侯推恩分封问题辨正
——东汉侯爵继承制度研究之一
声波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