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大学生兼职对学业以及未来就业的影响

2016-05-14刘杨静翁如怡余梦洁李佳颖刘少倩鞠燕妮

商情 2016年41期

刘杨静 翁如怡 余梦洁 李佳颖 刘少倩 鞠燕妮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大学生本科学位的含金量远不如从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大学校园掀起一股“兼职风”。许多大学生意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希望在今后的岗位竞争中占得先机从而选择通过兼职来锻炼自身能力并积累社会经验使自己具备竞争优势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文,针对大学生兼职对未来就业以及学业的影响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 学业影响 就业影响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便于寻找兼职工作。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课远远少于中学生的课程,空闲时间也就相对增多,从而自身支配的时间就增多;在经济方面,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这样使得兼职更加商业化,大学生很容易融入兼职中。还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从众心理,一个人兼职能带动几个人,导致更多的人参加兼职。

大学生兼职的必然性。经济社会的今天,大学生兼职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大学生做兼职不仅可以增加收入,锻炼自身的能力,而且也是走向社会的起点,大学生在校兼职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通过兼职,他们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兼职是接触社会的最好的,最快的渠道。

一、大学生兼职动因以及兼职种类的调查分析

基于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近85.31%的大学生认为兼职非常有必要;14.69%的人认为兼职没有必要。从兼职的原因来看,55.94%学生认为兼职可以锻炼自己,培养个人能力;34.97%的人是为了补贴家用,减轻家庭负担;39.16%的同学是从中获得工作经验,为未来就业做准备;仅16.78%的同学是因为消磨时间。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已认识到兼职的必要性,且兼职动因也更多地表现在提升自我与为家庭着想方面,是调查者思想积极的表现。结合数据与社会现状分析得出,因为大学生的课程安排较少,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进入校园后开始独立生活,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同时通过兼职能够较快且容易提高经济收入。在经济社会的今天,兼职更具商业化,同时使得兼职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衔接点,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渠道。

对于兼职种类,我们发现选择家教、促销员、发传单、餐饮服务的人数分布较均匀,接近30%左右,而选择礼仪服务的占11.19%,仅2.1%的同学选择家政服务,另外还有30.07%的同学从事过其他种类的兼职工作。而寻找兼职的方式与途径也同样呈现多样化,45.45%的同学是通过熟人介绍或帮忙,也有约33.33%的同学是自己寻找的,其余同学则是通过海报广告、中介机构、网站、传单、学校介绍的方式获得兼职。由得出的数据中,可以明显的了解到兼职种类与途径的多样性,这不仅与个人兴趣爱好、所学专业相关,也和兼职的获得方式有很大关联。对于较易获得与需求量大的兼职,如发传单、促销员、家教等从事的同学较多,而选择其他种类的兼职,对专业技能等要求较高,且需求量较少。此外,大部分大学生获取兼职的方式都较为可靠,约50%的人会通过熟人介绍,可体现出当前大学生安全意识较高,并不是盲目寻找兼职。

二、大学生兼职对学业的影响

本次调查由于条件有限,大二大三学生较多,可能对最终结论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兼职时间与课程时间冲突时,据调查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人选择了以学业为重。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视课程情况而定而没有人选择逃课去兼职。此调查清晰表明,当学业与兼职两者之间产生冲突时,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生还是主要以学业为重,没有充足的知识积累,实践便没有现实意义;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是基础,但是实践是根本,理论必须为实践服务,因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在调查兼职是否影响学业中发现,只有13.99%的同学认为兼职会对学业产生影响,46.15%的同学认为没有影响,39.86%同学认为说不清楚。据多方了解调查,兼职的确会占用部分学习时间,但大学生活课余时间较多,对时间的支配还是十分灵活的。做兼职是否会对学习产生影响主要看个人时间分配的是否合理,只要能够正确的分配时间,且量力而为,就不会产生过多产生影响。此外,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兼职是大学生的第二个课堂,通过兼职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东西。

高等教育专家潘先生曾说:“适度打工。”在大学时期我们的思维和理解记忆能力等都处在人生最优越的阶段,又有丰富且難得的学习条件,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如果因为其他任何事情而耽误了学习,都会得不偿失。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兼职必须注意把握好这个“度”。

现在大学生兼职打工,除了做家教、网络的实习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兼职时从事发传单、商品促销、校园销售员、当餐厅服务员等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却与所学专业知识相去甚远。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也不能毫无目的地去打工,而要有所针对性,尽可能从事一些有助于增进知识积累经验的工作。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认清学习与赚钱的界限,他们把大学经历纯粹当成了找工作的资本。兼职与考证反而取代了学习与研究成了主要任务,这种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认识可能会使一些大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追悔莫及。

当然兼职与学习并非不可兼得,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罢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兼职的目的和意义。在校大学生兼职不只是为了报酬,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锻炼能力。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切不可将打工赚钱作为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明确兼职的目的和意义,找到学习和兼职的平衡点。其次要正确认识在校大学生兼职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校大学生兼职和学习之间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最重要的还是时间的分配,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两不误,才可以使学习和兼职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寻找适合自身的兼职。

在我们调查后提出的意见是,大学生应当更多地寻找与自身专业相关联的兼职工作。目前大学生兼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赚钱和积累社会经验的目的,但是没有最大意义地实现大学生做兼职的价值。

总而言之,大学生想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习得知识而又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是没错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符合自己专业趋势的工作,不是盲目得选择兼职。与此同时,还要量力而行,我以学业为主,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

三、大学生兼职对就业的影响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60%的上海商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兼职,且有85.31%的大学生认为兼职是十分有必要的。可见,兼职已普遍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

(一)兼职对大学生社交能力有明显提升

现在的社会工作生活中和企业招聘过程中非常看重求职者的“情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隊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越来越看重。社交能力也成为了个人职场上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能力很难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毕竟在公司和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远远比学校人际交往更加复杂和广泛。所以,兼职成为了大学生满足个人发展、公司需求、提高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做兼职选择的职位有:24.48%为家教,30.07%为促销, 11.19%为礼仪,33.57%为发传单,2.1%为家政服务,26.57%是餐饮服务以及30.07%是其他兼职。不少受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做促销、发传单以及餐饮服务时需要频繁和他人交流。这就需要他们以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们会十分在意自己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更倾向站在客户角度来考虑他们的需求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顾客认同。

此外,大学生能在兼职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着去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据调查:有56.64%的学生能够积极想方设法解决兼职中遇到的问题;70.63%的学生会与当事人或其领导交涉;23.78%的学生会向相关部门投诉;还有11.89%的学生自认倒霉;有11.88%的学生不知所措或辞职不干了。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积极地解决问题。兼职不仅增加了工作经验还提升了社会阅历,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同时在兼职中,大学生必须要学着和同事合作,和上司相处。在和同事、上司的工作交流过程中大学生能体验职场中的社交活动。观察别人的社交行为,增强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并经验积累,把握各种技巧和方法,同时能够扩展了自身的人脉资源。数据显示,40.56%的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更加大胆地与他人交流,结识更多的人。

因此,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更加善于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也可以来佐证这一点,有65.73%的上海商学院同学在参加了兼职后觉得自己的社会能力有一般提高;22.38%的同学认为有很大的提高;有11.89%的同学觉得和原来差不多。

(二)兼职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现在社会中,在工作生活中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专业知识,更加强调人们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是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的人才。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往往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这也仅仅提高的是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有较大提升。但通过兼职,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更能满足就业需要。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兼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规划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校学习,但是兼职必定会占用他们一部分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合理规划安排兼职和学习时间,从而对他们的组织规划能力有了锻炼。

2.大学生兼职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生学校生活中主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而很少需要学生真正动手去完成一项任务。而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必须要实际操作,真正参与到工作中去。在参与和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时,更可以把专业知识进行运用,把理论转化为实践。

3.大学生兼职增强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身抗压能力和受挫能力。在兼职过程中大学生有时会完成不了规定工作任务,或者工作不被客户接受,结果不被上司认同。这时他们的情绪一定会受到这些事情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和情绪,转变改善它们。这就为大学生毕业后,也就是真正进入职场后,遇到问题和压力做了心理方面的过渡,为大学生能有力处理这些问题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看,兼职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许多益处。

(三)兼职对大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能还没有确切的感受,但在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关注求职者的社会实践经历,且已经成为重要的评价环节。由此看来,在校大学生的课外兼职对未来就业竞争能力是有一定提升的。

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也做了一些访谈。通过对不同年级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普遍是在大一刚入校、大二上学期的兼职比例呈递增趋势,而在大二下有的专业开课过多,导致兼职的时间减少;大三大四的同学有选择实习、也有选择考研的同学。主要因为随着大学生生活的适应和深入、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的不同所导致整个趋势为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但是弧度不大。

现如今,大学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可见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可以看到,社会兼职是为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不仅能在兼职中培养个人能力,还能获得工作经验,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在调查中,在问题“您做兼职的原因是什么”中就分别有55.94%认为能锻炼自己和39.16%的认为能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通过兼职,大学生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学生而言,对兼职的选择要有一定的规划性,兼职职业应尽量与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相关。有针对性的筛选自己感兴趣且对未来就业有帮助的兼职工作,利于自身发展的兼职。兼职是一项隐性投资,在兼职期间注意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与管理应变能力。并且在兼职过程中明确兼职的动机和目的,避免盲目兼职,最大限度发挥兼职的就业效应,从兼职经验中认清自己对什么样的工作感兴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样的就业环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对自己未来的工作进行合理规划。

同时应当准确把握兼职的尺度,合理安排兼职与学习时间的比例分配,切勿一味追求积累兼职经验而放弃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应当把兼职作为丰富校园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渠道。不应当占用学习时间、旷课去做兼职,要把握好重心,不要沦为“兼职学生”。

针对学校而言,一方面我们建议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双向沟通制度,发挥桥梁作用,帮助学生寻找到与专业对口并对自己以后就业有帮助的工作,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兼职需求,既能保证学生兼职的安全性,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一个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平台。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考虑将大学生兼职教育列入学生选修课中学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会他们如何寻找合适的兼职以及如何高效利用兼职发展自身能力,当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权益纠纷与心理等问题时,给与相应的指导与帮助,推动大学生兼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文.当代大学生兼职现象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10).

[2]徐悦王,军郭宏.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3]李炳亮.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佛山科技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曹建华,邵立群.在校大学生兼职调查研究.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5]张辉金,萧洪恩.当代大学生的兼职原因与青年社会化理论观察.

[6]黄奕.社会兼职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研究_基于十所在榕高校的实证分析.

[7]梁红静.浅谈大学生在校兼职经历对未来工作的影响.

注:本文指导老师董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