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延教授自拟止咳汤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2016-05-14邬洪亮孙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葶苈子紫菀荆芥

邬洪亮 孙莹

李延教授自拟止咳汤组方分析

李延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自拟止咳汤治疗咳嗽,方南止嗽散加减化裁而来。具体组方如下:炙百部20g,前胡15g,桔梗15g,紫菀20g,杏仁10g,荆芥15g,蝉蜕15g,川贝5g,五味子15g,清半夏10g,葶苈子10g,黄芪20g,甘草10g。

方中百部为君药,其性味甘、苦,微温,归肺经,功效为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百部微温,润而不燥,能开泄降气,凡嗽无不宜之,而尤为久嗽虚嗽必需良药。程钟龄《医学心悟》止嗽散,颇有捷效,功力实在紫菀、百部二味,宣通肺气。石顽谓脾胃虚人弗用,以其味苦伤胃之故。颐谓专主上气,正其味苦之功,凡嗽皆肺气上逆,非此不治,若嫌其微伤胃土中和,以参、术补中之品相辅而行可也。

臣以前胡,以宣散风热,下气,消痰,前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肺经,善治痰热咳喘,胸膈满闷。臣以桔梗,以宣肺,利咽,祛痰,排脓,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经,善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臣以紫菀,以下气,消痰,止咳,臣以紫菀性味苦,温,治疗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臣以杏仁,杏仁性味苦,微温,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为主。臣以川贝,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川贝性味苦、甘、凉,入肺经,用于热证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

佐以荆芥,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为主,荆芥味辛,微苦,性微温,人肺、肝经,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佐以蝉蜕,以散风除热,利咽,本品性甘、寒,归肺、肝经,善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佐以五味子,以敛肺滋肾,生津,止汗,涩精,五味子治肺虚喘咳、口干渴、自汗、盗汗。佐以清半夏,以燥湿化痰,本品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佐以葶苈子,以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其性味辛、苦、寒,归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佐以黄芪,以健脾补中,益卫固表,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本品人肺又能补益肺气,可用于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者。

甘草为使药,以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甘草味甘性平,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纵观全方,上药合用,有宣利肺气止咳之效。如遇风热、风寒、痰湿等当随症加减。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患者,女,61岁,因间断性咳嗽、咳黄痰5年,加重10d,于2013年11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5年前因感寒后出现咳嗽、咳黄痰,遂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经系统检查后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收入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10d前因感寒后上述症状加重,自行应用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后上述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现症:咳嗽,咳黄痰,痰多而黏稠,喘促,咳时胸痛,口渴欲饮,食少纳呆,寐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滑。查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9.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0.2%。胸部正位片:双肺纹理增强紊乱。诊断:咳嗽(痰热壅肺)。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方药:止咳汤加减。炙百部20g,前胡15g,桔梗15g,紫菀20g,杏仁10g,荆芥25g,蝉蜕15g,川贝母5g,五味子15g,清半夏15g,葶苈子20g,黄芪20g,金银花20g,石膏20g,甘草10g。上药7剂,每剂去渣取汁300mL,150mL/次,2次/d口服。二诊于11月IO日就诊,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咳痰为白色泡沫,较稀,易咳出,上方去石膏,再服5剂后上述症状皆愈。

按语 患者年老体弱,平素脾肺气虚,气机运化不利,酿湿生痰,加之外感风寒之邪,引动夙邪而发病。上方为止咳汤加减,佐以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佐以石膏以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热解毒、泻火。上药合用,共奏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之功效。

案例2 患者,男,41岁,因间断性咳嗽、咳痰3年,加重5d,于2013年4月1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诉3年前因感寒后出现咳嗽、咳黄痰,遂就诊于长春市中心医院,经系统检查后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5d前因感寒后上症加重,自行应用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现症:咳嗽,咳声重浊,咳痰多而黏稠,胸闷,痞满,食少纳呆,寐差,二便调。舌淡,苔白腻,脉濡滑。查体:双肺听诊呼吸音粗,闻及干湿性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6×109/L,中性粒细胞8.56×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5.5%。胸部正位片:双肺纹理增强紊乱。诊断:咳嗽(痰湿蕴肺证)。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方药:止咳汤合二陈汤加减。具体组方如下:炙百部20g,前胡15g,桔梗15g,紫菀20g,杏仁10g,荆芥25g,蝉蜕15g,川贝母5g,五味子15g,清半夏15g,葶苈子20g,黄芪20g,陈皮15g,甘草10g。上药7剂,每剂去渣取汁300mL,150mL/次,2次/d口服。二诊于4月20日就诊,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无发热,咳痰为白色泡沫、较稀,易咳出,去葶苈子,加白术15g及苍术15g以益气健脾燥湿。再服5剂后痊愈。

按语 患者为中年男子,形体肥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平素脾虚,气机运化不利,酿湿生痰,患者上方止咳汤合二陈汤加减,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二诊时佐以白术15g及苍术15g以益气健脾燥湿。上药合用,共奏宣肺平喘,燥湿化疾之功效。

猜你喜欢

葶苈子紫菀荆芥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萎软紫菀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葶苈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夏日不忘荆芥香
止咳通便话紫菀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