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真的正视过孩子的恐惧吗?

2016-05-14梁明明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5期
关键词:栈桥谜题恐惧

梁明明

周末,我带孩子在小区里玩,恰好看到这样一幕:有一种木头栈桥,中间的几块木板拼成了两米左右的通道,两边有粗麻绳编成的保护网。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站在栈桥一端踟蹰不前,父亲正在给孩子打气鼓劲儿:“不用怕,你看这里有保护网呀,一点都不危险,走过去吧!”小女孩还是害怕,父亲又说:“去年你都敢过去,现在怎么反而不敢了?有爸爸在边上保护你,没什么可怕的。”女孩不知所措地说:“我想坐下,我不想过去。”然而,父亲似乎坚信自己能给孩子勇气,再次鼓励说:“你看,这个小朋友比你小都走过去了,你也可以的!来吧,快来……”这样的对话持续了大概15分钟,期间小女孩多次努力地尝试,又怯生生地收回脚,最终还是没敢迈出步伐。这位爸爸后来放弃了坚持,但是,我离开时,他又引导小女孩去钻滑梯另一端的圆筒了。

孩子为何越大越胆小?

这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惑。一些孩子曾经并不害怕的东西,不知何时起却成为令他恐惧的事物。这真的是种“越大越没出息”的倒退吗?或者,是我们对孩子保护过度导致的吗?

并非如此。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孩子两岁左右进入“前运算阶段”,开始拥有象征性思维。随着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孩子的小脑袋里就开始从事“符号运动”啦!通俗点说,在这个阶段之前,孩子会认为“我不认识的东西就伤害不了我”,于是他们胆大包天;而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孩子会积极地为自己积累的经验和词汇寻找合适的对象,也会不自觉地把脑海中“令人恐惧”的符号与当前的类似情况联系在一起。伴随这种情况同时出现的,还有孩子的语言中开始出现比喻句,尝试用绘画来表达内心,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等。这些都是符号活动的萌芽,对孩子来说是飞跃式的思维发展。

开头写到的那座栈桥,在3岁小女孩的眼里已不仅仅是运动设施本身了,而可能是动画片里的“悬崖”,也可能是在幼儿园目睹过的小朋友跌落的 “陷阱”。小女孩曾经有勇气跨越栈桥,是因为在年幼的她眼里,栈桥就是栈桥,而且父母的陪伴足以提供安全感;而当她进入“前运算阶段”,脑中就会出现某种与栈桥联系在一起的符号,是超出她安全经验以外的,对她来说是全新的“挑战”。这时,她需要父母给予的不再只是身体上的扶助,更多是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援。

为孩子解开恐惧背后的谜题

小女孩的父亲也许非常疑惑,为什么他殷切的引导丝毫不起作用?他应当意识到,当他说出“你不应该害怕呀”“这没什么可怕的” “别人可以做到你也可以”这类话的时候,其实是在无视孩子真实的恐惧,而给孩子贴上了胆小鬼的标签。对这位父亲来说,放下大人的成见,把自己置身于和女儿同样的年龄和心理状态,才能够更好地体察孩子的恐惧感并非他眼中的怯懦、倒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孩子并肩面对“走过栈桥,跨越恐惧”的难题。

恐惧是人类的本能,它能告知我们有危险存在,教会我们在未知的事物面前做好准备。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过于弱小,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所以会向父母求援。如果孩子的求援不被理会,或被要求“不许害怕”,那么恐惧感就无法消除,甚至有可能长期积压而集中投射到对某一类事物的恐惧中。

孩子的知识量有限,他们的恐惧往往建立在不准确、不完整的想象上,家长需用耐心的讲解、细致的示范告知孩子,他所恐惧的事物其实并不是他想象的样子。剔除了令人不安的想象,恐惧自然也就消失了。你会发现,带孩子一步步解开恐惧背后的谜题,才是勇气的根基。当害怕爆竹声响的孩子偶然看到窗外绽放的烟花时,终于为脑海中对巨响的各种想象找到了“源头”,之后再听到这种声音,他就不再那么害怕了,还会主动说:放炮一点儿也不可怕。

孩子的恐惧和退却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给他一些时间,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面对。只有当孩子自己做出迈步向前的选择时,他们才能真正战胜恐惧。

猜你喜欢

栈桥谜题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理由要充分
在栈桥上
怪兽谜题
电影院谜题
再见
美丽的栈桥
教授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