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干净,源自灵魂纯洁

2016-05-14曹化根

安徽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槐树诗人诗歌

曹化根

诗,是人性的确证。

敲出上面这个句子的同时,我的脑中便闪现了诗人石玉坤的形象。作为一个在大学期间就频频发表诗歌的早慧才子,作为一位长期坚守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作为一名无论在什么困境中都坚持艺术创作的草根诗人,石玉坤,以他的坚韧、执着和实绩,向我们展示了诗人清瘦外表下那颗纯洁而高贵的灵魂。在当代,在这个雾霾浓重的国度,找到一片风景干净的山水越来越难,发现一颗纯洁而高贵的诗魂更不容易。石玉坤的诗歌像他的名字一样,质地坚硬,纯粹透明,因为,这些诗歌生长在大地上,感受着地母的心跳,吸吮了土地的营养。

石玉坤的诗歌,无论什么题材,都遵从诗人内心的规则,不急不厉而又节奏分明。没有断崖瀑布般的气势豪情,却有山间溪流般的跳宕自由。诗人从内心的感动出发,想象的翅膀紧贴地面飞翔,山川纹理清晰可见,花草树木摇曳生长。生活其间的人和万物,秉自然之性,发物类之情,生死歌哭,山水间荡漾着朴素的而又灵动的声音。诗人特别善于把人的活动融于山水之间,寥寥几笔,就把人的精神状态凸现出来,而人和环境的关系又非常协调。人被环境塑造,人又在环境中建立自己的主体形象,并且,读者还能感受到诗中人物那呼之欲出的魂魄,仿佛精神能够挣脱身体的躯壳而独自游走。像《木》《与诗人杨益生登雨山》《环山暴走的人》等莫不如是。诗人关注人的命运,往往是几个简短镜头的拼接,就勾勒出一个人一生命运的起起伏伏。这种白描般的手法,计白当黑,以一当十,简洁高效,留下大量的人生空白供读者填充想象。像《驼婶》《寡妇李》《瞎婆婆》等,每一首都那样令人心酸。诗人写了大量的咏物诗。这些诗歌完全斩断了中国古典咏物诗形象描绘、象征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脐带,也没有所谓的哲理和寓意,它们凸显的是某一物体诗歌元素的本质,充满了一刹那间美妙的联想和想象,但绝不做惯常的引申和发挥。它们像油画中的静物,没有任何说明,只在光影中敞亮自己的存在,留下被时间冲刷后的真实。但它们多数不仅并不难懂,而且诗意盎然。我想,这是诗人并置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平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被诗人精神同构,让不在场的世界回到诗歌营造的现实中来。这些诗歌弥漫着“存在论”的气息,可以推想诗人早年接受西方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跃过朦胧诗阶段而直接进入当代诗歌腹地的创作历程。

石玉坤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诗人的教师职业是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是琐碎的。一般人看来,平淡琐碎是诗歌的大敌,但市场经济下的当代生活本质就是平淡琐碎。衡量当下真伪诗人的标志就是如何在平淡琐碎中表现出诗意的光芒。石玉坤的诗心敏感细腻,这倒并不是说他像林黛玉一样观花落泪、见月伤心,也不是说他像孩童那样睁开明亮的眼睛,惊奇地注视花园里的猫、花朵上的蝴蝶、小河里的涟漪,而是说他用成熟的心智灵活驾驭不泯的童心,打破日常生活平淡、琐碎、重复、庸俗、沉闷的外表,构筑起展现诗意生存的精神殿堂。诗人接受日常生活,但又超越日常生活。传统的说法叫心灵的超越,不过我总觉得少了一点物质基础和人格支撑。石玉坤的诗歌固然也可以称作心灵的超越,但这种超越有根有源,脉络分明,没有一点玄幻的气息和自怨自艾的忧伤,倒是到处充满着对于生活的感念、生存的感悟、生命的感怀。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带有泥土的味道、血肉的鲜活、生活的烟火和时代的创痕;但是提纯后的诗句又是那样简练、干净、饱满,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的抗拒与坚守、深入与超拔、痛苦与自在、泪水与目光。

石玉坤是从山野间走进大学走进城市的诗人,童年乡村生活的记忆刻骨铭心。三十年斗转星移,这个国家从自然环境到精神状态、从城乡面貌到体制规则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巨变之中,福祸相依,人性撕裂,不能不给生性正直的诗人创作带来潜移默化,然而又深远巨大的影响。对读《乡槐》和《农业夜》两首诗,就能看到时代变迁给诗人创作留下的灵魂的创伤。

村口的那棵槐树要移走了/绿叶翻动去年的鸟鸣/春风里阳光跳跃/洁白的槐花吐出笑容

一棵童年的槐树被挖走了/来不及回填的深坑/残根像裸断的骨头/揪痛人心/有人正把它搬运到车上/根紧抱一团乡土/绕缠着几圈草绳

一棵乡村的槐树已移栽到城里/进城打工的二蛋、三狗子/一眼就认得/浑身臭汗的兄弟俩/刚从公交车上撵下来/抱着槐树痛哭/就像抱着自己的亲人

——《乡槐》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有这样的夜晚/水稻站在稻田里/风缓缓拂过/它们谦虚的低垂的头颅/父亲们手持镰刀/站在雪亮的露水深处

这个时刻的田野/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一把柔软的椅子/农业夜端坐其上/母亲们跪在农事里/用耳朵贴住星光/农业的声音清晰极了/谷粒一样实在金黄

这种夜晚与生俱来/是一些幸福的手/从夕阳和泥土里摘取/此刻,正穿过家乡/白色的门廊/向我们缓缓逼近/眼含恩情的光芒

——《农业夜》

石玉坤创作时的心态应该是平静的,但情感十分浓烈。《乡槐》这里没有轻飘飘的浪漫和唯美,没有自我感伤,只有深入骨头的真实,它揭开了这个时代光鲜外表下血淋淋的伤口,再一次刺痛我们早已见怪不怪的麻木的神经,它像漆黑暗夜里突然射出的一道强光,逼迫我们的眼睛不敢直视。这是一代人的命运,像槐树一样被连根拔起,既脱离了乡土,又融不进城市,在陌生的城市无根地漂泊,茫然面对城市,面对未来。他们丧失了家园,也丧失了尊严,甚至丧失了语言,只有“抱着槐树痛哭”。而他们的上辈,就是《农业夜》里的父亲们母亲们。父母们在露水和星光下劳作,在夕阳和泥土里生活,清贫、辛苦、安然、恬静,对未来有实在的把握,“眼含恩情的光芒”。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解读,并不能简单理解成诗人想回到昔日田园牧歌般的生活,而是表现了诗人对当代体制性不公的深切感受和深入思考。石玉坤的这些诗歌,锋芒耀眼而又内敛沉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体现了介入现实的深度与强度。

形式服务内容。但就诗歌来说,形式往往大于内容,或者说形式就是内容。记不起哪一位先贤曾经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形式却经常隐遁无形。总体来看,石玉坤的诗歌介于传统与后现代之间,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玲珑,又摆脱了其渐已丧失活力和表现力的修辞格套;既吸收了中外现代诗的构思方式和语言表达,又摒弃了其高度自我、幽暗晦涩的诗风,逐渐形塑了自己明净、雅洁、清澈、意味隽永的诗歌品格。石玉坤诗歌的感人,首先在于形式美,即其诗歌语言的纯净精炼、联想想象的贴切新奇、意象选择的准确有力。但是对于石玉坤这样当代诗人的语言,我们又无法像对待古诗一样寻章摘句,用“炼字”的方式去分析其语言。因为,当代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是诗歌本身,语言像水银一样渗透在诗歌形式和内容的所有方面。不过,有眼力的读者能够清晰而深刻地体会到诗人语言的简洁明净,感受到语言那不可思议的魅力魔力。联想是诗歌构思的本质,联想能力决定了诗人的才华。诗人以同名诗歌《从清溪抽出丝绸》命名这本诗集,而这也是诗歌中的一句。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句子能够概括一切诗歌创作,即“从生活中提炼诗情”。因此,它几乎成为一种象征。不同的是,从清溪抽出丝绸,是那样的新奇质感,熨帖人心,它连接着形象与抽象,连接着实有与虚无,连接着观察与创造。这样的联想,集中所有的诗歌比比皆是。意象选择得是否恰当准确,不仅影响到诗歌表现力的强弱,也关系到诗歌深层精神意蕴的盈枯。还以《乡槐》为例。粗略看去,把移植的槐树改为樟树、柳树、银杏树、桂花树皆无不可,现实中也以城市移栽樟树最为普遍,但“槐树”在中国人传统观念和深层心理积淀中却拥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家住山西洪洞大槐树”“国槐”“宫槐”“官槐”“媒槐”以及民间大量关于槐树的神话传说,赋予了“槐树”安土重迁、乡情乡音等心理意义,但《乡槐》中所有这些涉及传统与心理的内容都没有在诗句中出现。因此,以当代新诗的形式表现中国风格、中国精神,需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对新诗理路有正确的把握,并做出艰辛的探索。在这一方面,石玉坤无疑已经找到一把有效的钥匙。在肯定石玉坤诗歌创作普遍高质量的同时,我也想指出他的少数诗歌没能一以贯之,个别诗作形象不够鲜明有力,意象突兀,给读者的想象造成一些障碍,这大约是他在兴奋时快速创作随后又无暇修改打磨的结果。

作为艺术家的诗人群体形象,在当代读者的心目中并不高大,有时甚至沦为贬义,被污名化。这与诗人群体的自身修为有关,也与大量诗歌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读者,而一味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自我标榜,圈子创作的鸵鸟心态有关。当然,还与当代文化转型,需要大众审美习惯改变、审美能力提高有关。在不太适合诗歌这株植物生长的工业城市,石玉坤工作生活了30年。他坚守诗歌这块阵地,坚守内心的诗歌原则,成果累累。我最看重的是他明澈干净的语言及其背后那颗晶莹透亮、没受污染的原初的诗心。保持这样一颗纯洁的诗心,好诗才能源源不断地从他的笔尖汩汩流出。诗歌带给他清贫、寂寞,也带给他内心的平静、自由、充盈和人性的纯粹、高贵、完整。

责任编辑 何冰凌

猜你喜欢

槐树诗人诗歌
我与槐树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槐树花开
诗人与花